《枫桥夜泊》听课有感丁老师的《枫桥夜泊》,让我久久沉浸在那个钟声悠悠不绝的夜晚,让我体会到诗意语文的魅力,原来站在文化之巅看风景,所演绎出来的诗意语文是这般景象!宋陆游的《宿枫桥》为开端,时间不断的往前推,最后自然而然的引出今天要学的诗《枫桥夜泊》。而课的结尾,又顺时间而下,再次呈现了陆游、高启、王士祯、陈晓奇的诗句。让学生明白原来“钟声”已经深深的印刻在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心中,这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能流传至今的原因,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课的最后再次进行提升,其中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对于古代经典的传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在学生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课虽已上完,但每一个人还是沉浸在那个孤独、秋风瑟瑟的夜晚。课上,听丁老师朗读真是一种享受,有一句话不是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学生都是聪明的,老师怎么读,都会模仿,看!在课上学生读得多好啊!不但读出了诗的节奏、韵律,更读出了自己在诗中切切实实体会到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特别是课堂上朗读时配合的音乐,这充满禅意的音乐,让人离那个夜晚更近了。通过朗读,学生对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是孤寂、忧愁的情绪。在“愁眠”的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
,这一连串的意象就在张继的神来之笔下一一引出。先从看到的,再到听到的,我们也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对”,从汉语词典中摘录一些义项,让学生选择,选择集中在“面向”和“配合”,不同的选择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景象则是完全不同的。张继开创了“钟声文化”,流连的钟声寄托着诗人的愁绪,而师傅又通过呈现一连串的“明月”诗句,让学生理解了在张继之前,以明月寄托某一种心情的人大有人在,而张继却开创了钟声文化,从此,文人的笔下多了一种意象——钟声,之后的文人也就模仿张继写钟声,但没有一个写得这么感人肺腑!这就是该诗能流传千古的原因吧。《枫桥夜泊》已留在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心中,那空灵的钟声在脑海中连绵不绝,仿佛我就与张继同在一个时空,感受着他的一切,此时,钟声又回响在我的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