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本来只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寺,自从张继此诗流传之后,成为一处名胜古迹。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盐铁判官。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人26家的诗132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他的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余首,其中可能还混入了别人的诗。但宋人叶梦得说:“张继诗三十余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的诗,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余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这首《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这首诗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他中了进士后,倒没有写出什么好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后来被收入《唐诗三百首》,才使这首诗传诵于众口。我们知道,《全唐诗》收录2300多位诗人的42000多首诗歌!诗作能被收入《唐诗三百首》着实不易。
对《枫桥夜泊》诗,曾有诸多疑问。关于这首诗的诗题,就有人产生了怀疑。有人说,如果张继的船就停泊在寒山寺外枫桥下,那么他听到的半夜钟声,一定就从岸上寺中发出,为什么他的诗句说是“姑苏城外寒山寺”,而且这钟声是“到”客船呢?《中兴间气集》选此诗,题为《夜泊松江》,应是此诗的原题。诗中第一句“乌啼”,有人以为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此句中的“霜满天”,有人说,“霜,不可能满天。”但庾信《和裴仪同秋日诗》曰:“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杜甫《季秋江村》诗曰“渭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看来,“霜满天”似可理解为“满地是霜的深秋天气”。对第二句的“江枫”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江,指寒山寺大门西侧的江树桥;枫,即枫桥。喻守真编著《唐诗三百首详析》谓,“霜满”、“江枫”,隐指时令为秋。陈新注《唐人绝句选》则谓,“江枫”,水边的枫树,枫叶经霜变红,和渔船上的灯火都是鲜明的色彩。“江枫”或是双关语。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作“江村渔火”,“江枫”已成“江村”。诗句中的“愁眠”,有人说是苏州的山名,但清人毛先舒说,“后人因张继之诗,始改山名愁眠。另外,对最后一句中“夜半钟声”,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他以为三更半夜,不是打钟的时候,故诗句虽佳,却不符合现实。对于欧阳修的看法,许多人都不同意。且看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皇甫冉诗:“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温庭筠诗:“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宋代范元实又从《南史》找到半夜钟的典故。《石林诗话》又证明南宋时苏州佛寺还在夜半打钟。清初孙枝蔚《枫桥》:“依旧钟声夜过半,谁知张继善吟哦?老夫独少诗中画,始觉平生怨愤多。”说明直到清代,寒山寺仍半夜鸣钟。看来,大家欧阳修也有疏忽的时候。 张继借寒山寺使他的诗作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寒山寺因《枫桥夜泊》诗而驰名。可谓“诗以寺传,寺以诗名”。寒山寺内还珍藏着宋代、明代、清代、民国年间以及现代文人学者写的枫桥夜泊诗碑。由清代经学家俞樾(曲园)写刻了一块诗碑,保存完好。俞曲园这块碑正面写张继诗,后附跋语三行。这块诗碑极为中外人士所珍视,拓本流传甚广。日本旅游者,来到中国,必去寒山寺观光,顺便买一张俞曲园写的诗碑拓本回去作纪念。诗碑中还有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30岁时用行草书写的《枫桥夜泊》诗。2005年11月苏州著名书画家与寒山寺僧众共同举行弘法联谊活动。活动中,寒山寺法祖和尚性空长老为大家作了开示,书画家们为寒山寺题字、作画。这是颇具品位的活动,但是似乎并未留下令世人注目的佳作。
寒山寺位于苏州阊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后来在唐代贞观年间,这里来了两位天台山的高僧寒山和拾得,才改名为“寒山寺”。传说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后来被人识破,两人就双双乘鹤而去。又传说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钟,飘洋过海东渡日本,到了一个名叫萨堤的地方,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 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古寺即寒山寺。古桥指寒山寺两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和枫桥,即张继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这两座桥。古关指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建于1557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现设抗倭史迹陈列室。铁铃关、浒墅关、白虎关是历史上有名的"苏州三关"。古镇就是枫桥镇,粉墙黛瓦,一派姑苏水乡风光。古运河即开凿于隋炀帝时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从寺前流过。 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也增加了寒山寺的知名度。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1978-1982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从事歌曲创作,至今已在大陆、台湾、香港等数十个唱片公司录制出版歌曲作品约两千首,其中作曲约两百首。《涛声依旧》是陈小奇最好的作品。好处并不在他化用了唐诗《枫桥夜泊》,而在于他注入的现代质问:“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在当今泛滥“爱得死去活来”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其语言的品位显得格外脱俗而淡雅。 寒山寺的钟,历来受到诗人们的题咏,这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相传张继诗中所涉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友人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在日本明治38年由小林诚等一批工匠精心铸成一对青铜钟,一口留在日本观山寺,一口送来苏州寒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在日本,苏州寒山寺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除夕寒山寺聆听108响迎新年钟声活动是苏州经久不衰的活动。唐代大智禅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佛教典仪中规定在晨昏二时鸣大钟108声,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
“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根据我国佛教经典和风俗,108响钟声有3种含意:第一种含意是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五天为一候”),把12、24、72相加正好是108,既代表一年,又符合108种烦恼之数。所以要听108下钟声,表示回顾旧岁,迎接新春的意思。第二种含意是表示对佛门108位长老的怀念。第三种是说人生祸福相依,沉浮无常,一年中有108个烦恼,佛经上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所以敲一下钟声能除去一个烦恼,敲108下,就除尽所有烦恼。每年除夕夜半,寒山寺僧敲钟108响,最后一个钟声正好是新年零点开始。除夕钟声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人士。 我虽无缘聆听寒山寺除夕钟响,但心中回荡着神圣而悠扬的钟声,诚心祝愿普天下苍生新岁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