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上语文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
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诗人简介**纳兰性德(1654—1685),字容若,康熙时宰相明珠之子,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不久晋升一等侍卫,文武双全,尤长于词,为清初词坛巨擘,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宋后第一真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词风接近李煜,清新自然,隽永超逸。有《通志堂集》《饮水词》。
纳兰词风:纳兰性德的老师徐乾学说他的词“清新隽秀,自然超逸”,况周颐说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蕙风词话》),这都指出了纳兰词的一个鲜明的特征:真——情真景真,意境天成。这首小令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它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造语朴素,自然真切。
我们读一读要求:1.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2.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3.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轻重缓急。
榆畔帐(yú)(榆关)(zhàng)(千帐)(pàn)(那畔)读准字音
自由朗诵诗歌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gēngguō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字词理解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故园:故乡。此声:
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诗句理解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梳理内容1.身: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1.山海关2.山海关那边3.山上4.船上5.营帐里6.前往山海关的路上身在征途
2.心: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心系故园
3.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①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②很久没回家乡③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
3.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①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②很久没回家乡③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
细读课文情感品析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1.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画面2.辗转反侧的画面3.抬头仰望的画面4.孤独沉思的画面朗读感悟展开联想
联想拓展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乡村乐居图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返回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词文延伸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我们想一想长相思长相思长相思
练一练: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