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同步导学)3-苏幕遮概要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名师(同步导学)3-苏幕遮概要

ID:929112

大小:4.96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苏幕遮 考点梳理自测感悟自主高效预习 探疑解惑思本究源课堂合作探究 一、作家作品周邦彦(1057~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其词音律和谐,富艳精工,典丽缜密,自成一家,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周邦彦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羁旅愁思成为其词作的重要主题。周词还擅长咏物,新月、荷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他能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苏幕遮》即为一例。作品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二、背景资料周邦彦年轻时因献《汴都赋》而被破格由太学诸生提拔为太学正,并长期任学官。由于长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官,词人自然格外思念故乡。在一个雨后初晴的夏日,词人看到象征江南池塘风光的荷花,很自然地触发了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苏幕遮》。 句段分析首句写静景,焚香消暑,取心静自然凉之意,景静心也静。五至七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动人。炼一“举”字,使全词站立了起来。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1.善用烘托手法。本词以荷花为焦点,并从这一点上散射开来,最后又集中在这一点上加以收束。全词可分四层。上阕前四句是一层,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后三句又是一层,侧重刻画荷花的风采。下阕前四句是一层,分别道出“吴门”与“长安”两个不同的地点;后三句是一层,以“梦入芙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归结、收束。 2.炼字炼句,精妙传神。这首词上阕写景,一起笔写静景,焚香消暑,取心静自然凉之意,另外,景物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意味。“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这首词的极妙之处当在“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荷叶青青,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吹来,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作者十分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活泼清远的意境。一个“举”字,使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顿生。 3.质朴的语言。下片直抒胸怀,语词质朴,不加雕饰。 1.有人认为这首词中“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两句生动而有风致,你是如何理解的?“鸟雀”句着一“呼”字,运用拟人手法,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这句既活现晨鸟初出的情态,又传达出鸟鸣叫的脆亮。“侵晓窥檐语”,更是表现鸟雀多情,它们窥檐而告诉人们以新晴之欢,描写得生动而有风致。 2.有人认为,“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全词的神来之笔。你有何看法?请作简要赏析。这三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到户外之所见。“初阳”接上文的“晴”,“宿雨”承“溽暑”。荷叶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进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体化了。“宿雨”的被蒸发、被晒干,不仅在点染“晴”字,同时还紧扣“溽暑”这一季节特点。这句很像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水面清圆”是“叶上”一句的扩大。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 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生动地写出荷叶的情态,具有动感,尤见精神。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描绘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3.上片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对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鸟雀呼晴”是从听觉等方面来写的。“侵晓窥檐语”,是从视觉等方面来写的。“语”,在这里不光写鸣声,而且刻画鸟在鸣唱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叶上初阳干宿雨”以下三句是词中的重点,是作者来到户外之所见。 4.词的下片,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下片,抒写对故乡的怀念。词人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由实转虚。“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五月”以下三句写梦游,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吴门”对应“渔郎”,“长安”对应词人自己。“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词人的梦境。“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词人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词人不言自己思念家乡和朋友,却问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种写法别具一番韵味。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二)——诗歌鉴赏的方法:知人论世、抓住意象、把握手法类别方法指津1.知人论世,关注作者关注作者、了解作者的人生际遇、态度观点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除了平时积累的知识,还要抓住注释,注意注释中暗示的信息。 2.抓住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所以必须注意分析诗中的意象来揣摩诗人感情。如“古道”“落日”“冷雨”等多抒发凄凉、惆怅的感情,“清风”“明月”“花草”等多抒发闲情雅致,“登高”“凭栏”等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或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 3.把握手法类别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就要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用典、托古讽今、象征、对比、衬托、铺垫、以小见大”等都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如《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句,“春风十里”写出了昔日的繁华,“荠麦青青”写今日的萧条景色,两句既是用典,又构成对比,暗示出战争带来的灾难。把握诗歌的类别也有助于准确理解诗歌的感情。如:“忧国伤时”类、“建功报国”类、“思乡怀人”类、“边塞征战”类、“山水田园”类等。 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初见嵩山张耒【注】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作者初出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点拨:一是结合诗题“初见”,窥见作者惊喜的心情;二是从具体诗句中“赖有青山豁我怀”,“豁”使动用法,“豁我怀”即使我心胸开阔,此句表达出对青山的依恋;三是从结构上来看,本诗为“咏山”之作,却未开门见“山”,而是为“山”的出场作了层层铺垫。从这三点入手体会就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青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2.(2014·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点拨:环境特色应用形容词来概括。概括时一要抓住重点意象和写景时用到的形容词,二要想象其意境,此诗中重点意象有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用到的形容词有“静”“闲”等。然后进行恰当想象,即可归纳出其特色。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3.(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诗的三、四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点拨: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土沦丧,年少的陆游便有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诏书”的戎马向往,一心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秦桧执政,陆游仕途坎坷,人到中年才有机会到抗金前线,曾在大散关前与金军发生遭遇战。这短暂的军旅生活便成了他一生珍贵的回忆。了解诗人的经历就能把握住这首诗的感情了。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word部分:请做:课后强化演练学而勤习夯基提能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