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市一中电子教案《苏幕遮》教学设计方案案例名称《苏幕遮》科目语文教学对象高二提供者李莹莹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材分析周邦彦的《苏幕遮》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第三首词,这个单元要求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鉴赏诗歌。诗一首将思乡情绪和荷花胡的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其分明。可以让学生通过画面,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诵读体验诗歌景与情的关系,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学生分析作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了大量的古诗词,也掌握了一些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已经能初步感悟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而且本词“思乡”主题也较为容易理解。但高二阶段学生已经不习惯于高声朗诵,学习的自主性也比较差,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胡有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揣摩文中的精妙语言尤为重要。教学目标1.因声求气,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词的意境美;吟咏诗韵,体会诗词的情感美。2.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进一步掌握吟诵诗词的方法。 3.理解词人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浓郁深切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指导,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难点:体会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10
额市一中电子教案一、导入:(由关于荷花的古诗名句填空导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周敦颐历代文人中吟咏荷花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咏荷佳作——《苏幕遮》。[设计说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和情绪准备。(板书:苏幕遮周邦彦)二、作者及作品风格简介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是继柳永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著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周邦彦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地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咏物也是周词的重要题材,荷花、新月、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设计目的]“知人论世”,让学生对作者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三、诵读词作,初步感知1、教师有感情范读(教师诵读时PPT展示,注意字音和停顿)燎(liáo)溽(rù)侵(qīn)窥(kuī)檐(yán)宿(sù)楫(jí)浦(pǔ)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3、学生自由诵读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生根据所学联想回答是哪位诗人生回答杜甫生介绍杜甫补充: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10
额市一中电子教案2、学生自由朗诵:读准字音以及停顿,感受作者情感(用时2分钟)3、请同学示范朗读。(纠正字音,教师点评)同学们的字音以及停顿都掌握的非常好但缺少语调节奏的变化。看来是没有掌握词中的情感和韵味所致。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吟咏诠释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本词的内容。[设计说明]在反复诵读过程中体会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突出了教学重点。四、整体感知1、接下来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探究(结合注释,理解作品内容)并思考: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内容?本词主要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教师走下讲台询问指导,并答疑:“五月渔郎相忆否?”相:动作偏指一方,在这里相当于代词“我”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接着来看刚才布置的任务: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内容?本词主要写了哪些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词主要写的景是荷塘美景。这样的景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清新淡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板书)[设计说明]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词的结构和内容,积极酝酿感情进入词的赏析。五、内容赏析(一)赏析上片上片由几幅画面构成?三幅,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三幅画面。1、“燎沉香,消溽暑”。梅雨季节,一场连阴雨过后的清晨,房间里又潮又闷,词人点起沉香,驱赶室内的暑气。词人的心情应该是沉闷的,读起来声音要低沉,语速应稍慢。(四)整体感知:1.通过朗读我们对本诗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感知,现在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疏通文意,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我们来共同解决。师解释个别疑难词语:作客渚清登台猿啸哀2.读了本诗后你有怎样的感知?悲凉悲愤忧愁(五)品味赏析:鉴赏诗歌一定要细细品味,下面我们就具体研读一下本诗。本首诗的题目为《登高》,这首诗是作者寄居夔州期间所作,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远亲吴郎来登高,可是吴郎突然有事没能赴约。诗人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即景伤怀,写下了这首“古今第一七律”。《登高》,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⑴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⑵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3、学生自由诵读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生小组合作共同疏通诗意对不懂得词语进行标注生思考回答生回答1.作客:作为客居他乡之人2.做客:动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可见,同样是“客”,但“作客”与“做客”享受的待遇不同,内心感受也不一样。3.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燎香消暑(板书)10
额市一中电子教案—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词人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叽叽喳喳,非常欢快,快天亮之时,在檐下偷偷往屋内看,好像在告诉词人天气转晴的消息。词人此时心情转为欢快,诵读时声音要清脆,语速应稍快。——鸟雀呼晴(板书)问题:此句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结合“炼字”分析方法回答)学生回答:“呼”和“窥”两个字。明确:呼:“呼唤”,容易让人想起“呼朋引伴”“欢呼雀跃”,窥:“偷偷地看”,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探头探脑的神态。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尽显鸟儿的活泼灵动,调皮可爱。(鸟雀的叫声仿佛为这个潮湿闷热的早晨带来了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于是,词人信步走到户外。)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接着,词人的视线推向整片荷塘。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有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词人转为欣喜之情。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应重读,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风荷出水(板书)[设计说明]疏通句意,对上片内容进行赏析4、问题探究(语言品味)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最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句评价?(学生讨论交流,从构图和炼字这两个角度分析。)3、学生自由诵读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生思考回答生诵读“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10
额市一中电子教案【明确】:这两句词不事雕饰,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人过目不忘,似乎有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第二,精于炼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教师强调让学生记录到书上,课后整理到笔记本上)[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对词的语言进行赏析,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5、上片小结上阕所写的景中词人选取了沉香、鸟雀、风荷等意象描绘出了: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出水三幅画面,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6、诵读指导:(展示PPT诗句配以相应语调语速的变化)词的上阕写景,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绪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心情沉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语速稍快。“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转为欣喜之情。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应重读,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生小组合作生思考回答(生试读,很沉郁)生回答朗诵指导: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这两句,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感情要沉郁10
额市一中电子教案(学生根据速度提示齐诵)[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指导诵读,“吟咏诗韵”。(二)赏析下阕1、欣赏完上阙清新的景致,我们再来品味下阕思乡之情。从哪几句可以看出思乡之情?“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① 词人在问谁?问自己(因此这两句我们要读出喃喃自语的感觉。)② 你认为哪个字能较好地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遥”——,从杭州到开封距离这么远,在古代确实要走几十天才能到。所以“遥”这个字读的时候要悠长,好像能感觉到路途迢递,山水阻隔的感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慨叹:何日去?有家不能回的感觉怎么样?——难过。(所以读的时候要突出一种心痛、无奈的感觉,语速要慢)“久”——作者离开家乡时间太长了,所以乡愁很浓。在这里“久”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感觉。当你对一个地方厌倦了,即使时间不太长,也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所以这个字在这里要重读。(2)家乡真有这么美好吗,我们看作者家乡到底有什么令人难以割舍?五月的渔郎这里是谁想谁了?五月渔郎相忆否?(看一下“相”这个字的意思。它一般有两个意思:互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属于哪一种?——偏指一方,代指“我”。)中国人表达感情向来比较含蓄。看下面这两例。(PPT展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生思考回答选一名同学回答,进行小结生回答补充: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补充:杜甫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10
额市一中电子教案《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学生讨论:这两首诗和“五月渔郎相亿否”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王维的诗,遥想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也会感叹只是少了“我”一个亲人罢了。写兄弟思念自己,以此表达诗人对兄弟的思念。白居易这首诗,想到家里的人深夜还没有入睡,应该是在说着远行的我呀,其实是表明远行人对家人的思念。【小结】:这种写对方表达自己某种感情的写法,叫对写法,(也叫做悬想或曲笔。)作用:细腻真切,不落俗套。3、最后词人以“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的梦境结束全词。大家联系书上的插图,体会一下词人梦中回到家乡和儿时的玩伴一起荡舟芙蓉浦的情景。梦回故乡,这一句要充满深情,读出如梦似幻的感觉。5、下片小结下片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全词以如梦似幻的乡愁乡梦结束,余韵袅袅。(看情况灵活掌握环节)6、诵读指导:词的下阕抒发思乡之情,格调轻柔,语速要慢,“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作者思乡的伤感与愁绪。“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7、根据朗读指导,找一名同学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下阕。[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指导诵读,“吟咏诗韵”。七、全词总结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周词中少数的例外。本词写景清远明快,抒情含蓄柔婉,能够将羁旅之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真可谓独步词坛的经典。生齐诵六、思考探究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情与景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风荷(板书)那为什么“风荷”就能引发诗人的这种情愫呢?原来诗人的家乡是钱塘(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杭州便以荷花著称,因此可以说是“荷引乡思”,情与景的关系是见景生情(触景生情)。(板书)[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体会词中作者情感,整体把握词的内容,突出教学难点。10
额市一中电子教案八、齐诵本词让我们一起根据诵读提示饱含深情地齐诵本词。(师生配乐齐诵,也可背诵)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苏幕遮》2、尝试用散文化的语言,发挥想象,扩写本词。(100字左右)生齐诵10
额市一中电子教案(七)板书设计:苏幕遮周邦彦燎香消暑风荷上片鸟雀呼晴下片思乡写景(见景生情)抒情风荷出水10
额市一中电子教案(十)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思路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各环节衔接较为顺畅。但这节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处理引发了我的一些反思,归纳如下:反思一:板书设计不到位。由于过于紧张导致内有书写本堂课的题目和作者。板书的字迹和布局也没有带到最佳效果。板书设计一定要与教学紧密结合,所以,以后的每一堂课我都要更加的认真构思板书,并尝试自己在纸上演示书写一遍板书顺序,争取做到与教学各环节配合默契,并做到美观大方。反思二:没有充分信任学生。在品读诗歌语言时,我让任思荠同学回答“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分析炼字,我因为担心她回答得不到位打断了她的回答,加以提示。没有做到耐心倾听,这可能会使学生有挫败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设置适合的问题,并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耐心地倾听学生,适时地点拨学生,争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问题的回答。反思三: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在课堂讨论“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赏析时,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探究,但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少,学生没有充分思考,以致于分析的不够全面透彻。其实这是由于经验不足导致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思考时间预设也不够准确,急于求成。以后的教学中,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发现,深入探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反思四:多媒体使用与讲课配合不够好,缺少灵活应变能力。临时又设置了两个超级链接,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班级提前播放,在超链接没有点开成功播放时,应变能力不足,导致更加紧张,教师的状态没有达到最佳,所以也就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要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以最佳状态站在讲台之上,所以,我必须多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每堂课都展现自己最佳的风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