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平凹散文《月迹》独特的抒情视角本文系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人本视域下的现代文学教改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连慧英(1968-),女,山西忻州人,忻州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连慧英(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忻州034000)【摘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写月亮的作品数不胜数,而贾平凹的散文《月迹》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数不清的写月名篇中显得那样独特,正是因为它全新的抒情视角。具体表现为:新奇、纯真的儿童视角、无私、柔软的母爱视角和超脱、睿智的全知视角。《月迹》中独特的抒情视角使得《月迹》一文在追寻月迹的行踪中始终弥漫着淡雅恬静的、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古诗意境。【关键词】月迹抒情视角陌生化OntheUniqueLyricPerspectivesintheJiaPingwa'sProse"MonthTrace"LianHui-YingFanQing-Mei(ChineseDepartmentofXinzhouTeachersCollege,Xinzhou,034000)Abstract:InthehistoryofChinaoreventheworldliterature,therearecountlessworksdescribingthemoon.Jia'sprose"monthtrace"seemssounique,preciselybecauseitusesnewlyricalperspectivesasfollowed.Novelty,innocentchildperspective;Selfless,softmotherlyperspective;Detached,wiseomniscientpointofview.Theuniquelyricperspectivesmaketheprose"monthtrace"diffusetheelegantquiet,financialphilosophyasoneofthepoemspoeticmoodinthepursuitofmonthtracewhereabouts.Keywords:monthtrace;thelyricperspectives;defamiliarization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写月亮的作品数不胜数,可见月亮是文人们多么钟爱的一个意象,文学家们用它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景和感情。月在古代诗词意境的构造上广泛多样,其象征意蕴也丰富多彩,真可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1]
仰望的是同一轮明月,心中涌起的却是不一样的情愫;描写的是一样的月亮,寄托的却是不同的心境。正如高尔泰所说:“美是人对事物自发的评价,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主观,就没有美,美的规律也只有到主观中寻找。”[2]朱光潜给美下了如下定义:“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3]他把美看成是“物的形象”,即艺术形象的一种特性。因此,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如眼光、心态等不同,即使面对同一轮月亮也会发现不同的美。而贾平凹的散文《月迹》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数不清的写月名篇中显得那样独特,正是因为它全新的抒情视角。这篇散文另辟蹊径,以孩童的心态、孩童的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视角也叫聚焦,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经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抒情视角也就是抒情角色,是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与中国文学史上写月亮的其他作品相比,贾平凹在《月迹》中既没有采用羁旅行役之人的视角抒发相思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峨眉山月歌》;也没有从思妇和游子的视角抒发相思之情,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商隐《无题》,而是采用多视角转换对比的手法,通过我和弟弟妹妹们的“盼月”、“等月”、“争月”和“寻月”艺术场面意象的定向聚合,形成了一个优美亮丽的艺术境界。抒情角色新颖独特,其意境透明而润朗,静谧而安详,给人以独特的没的享受。一、新奇、纯真的儿童视角《月迹》一文写了一家几个海孩童在奶奶的指引下中秋夜追寻月亮的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件具有诗情画意的事情,只有天真烂漫的“儿童”,只有对未来充满幻想和追求的“儿童”,才有此兴味。作品以“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开篇,用“新鲜”“满足”来串起全文:“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我们“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4]——只有孩童才具有如此奇妙的想象力。文章通过叙述中
秋夜盼月之急切——镜中月之惊喜与失望——空中月之神奇与迷人——酒中月之可爱与可怜——水中月之幽静与欢呼——“眼中月”之喜悦与满足,酣畅淋漓的表达了由新鲜到满足的孩童的真切心情,实现了对儿童的赞美。此外,贾平凹在文中巧借儿童的视角,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竹窗帘儿、穿衣镜、葡萄叶儿、瓷盆儿、锨刃儿、小河、眼睛等意象追寻到月的踪迹,月的形态变化则是“一个白道儿——半圆——尘影儿——满圆——缺了——消失”[5],这样的形态变化描写把月亮人性化了,它“长了脚”,“悄没声地溜进来”,如孩子般活泼,月亮的轻盈衬托出孩子们愉快的心情,他们天真烂漫的形象、奇妙的想象力、敏锐的发现力和高超的创造力都跃然纸上。月亮在那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眼里是那样美好而遥不可及,充满神秘感,与月亮有关的一切都使孩子们感到新奇。正如鲁迅曾说:“凡一个人,即使到了中年以至暮年,倘一和孩子接近,便会踏进久经忘却的孩子世界的边疆去,想到月亮怎么会跟人走,星星究竟是怎么会嵌在天空中。”[6]同时,作品为衬托孩子追月的神奇,巧妙的与月宫嫦娥的神话传说糅合起来。先写院中的桂树,再引出月宫中的仙桂,虚实结合,融为一体,理想与现实交融,让人浮想联翩。睿智的奶奶引导他们去探索月亮,“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7]奶奶告诉他们月亮上有月桂树时,他们“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当奶奶又说月亮上有嫦娥,并且“嫦娥和三妹一样漂亮”时,月亮在孩子们的心中成了美的化身,引起孩子们对月亮的遐想及对美的向往。新奇、纯真的儿童视角让我们看到孩子对人事的初觉、珍贵的童心以及作者对天真无邪、美好纯洁的童心的赞美。二、无私、柔软的母爱视角文中的第二个视角是奶奶,她是母爱的化身,就是她引导孩子们一步一步追寻月亮的踪迹:“月亮进来了!”、“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8]她循循善诱、温柔慈爱,告诉孩子们月亮上有月桂树、有嫦娥,并且“嫦娥和三妹一样漂亮”
,她是多么了解童心、又是多么会呵护童心。她通过讲月亮的故事,使月亮在孩子们的心中成了美的化身,引起孩子们对月亮的遐想及对美的向往。作者似乎在赞美童心的同时又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正是无私的母爱才呵护了童心的健康成长。月亮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作者在描写过程中适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孩子的眼睛把月亮比作白道儿、尘影儿、满圆、把桂花的骨朵儿比作繁星,形象生动,这是作者通过象征意义为读者营造一种温馨空灵又充满童趣的月夜氛围。再加上奶奶充满母爱的讲述让读者仿佛跟着孩子们进入到了一个美好静谧的童话世界,让我们感觉到唯有爱,世界才变得美好而生动起来。如果说贾平凹的这篇散文本身就是一篇童话,那文章中的“奶奶”便是一位能够有效引导教育孩子的高人。虽然在整篇文章中她的语言动作非常有限,但是她慈眉善目、关爱孩子,不断把孩子引向新的更高的境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奶奶”,这群孩子才这么富有生气,心灵也最终获得升华。这对我们这样的父母来说,自然是深受启发。三、超脱、睿智的全知视角以上两个视角使得《月迹》一文在追寻月迹的行踪中,始终弥漫着淡雅恬静的古诗意境,对比与作者写作时动荡的十年文革,这样宁静温馨的环境真是作者理想的生活环境。奶奶既是母爱的象征又是智者的化身,她洞察孩子们的心理、开心地与孩子们对话、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努力地去寻月:从中堂寻到院内、从院内寻到院外、找到了水中之月进而又发现了瞳中之月,从现实生活中的月亮发现美。“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9]这是全文最富有哲理的句子,让所有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最终才能取得成功,获得自己想要的
东西。“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10]月亮映在每个人的眼睛里,美也留在每个人的心里,人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孩子有了这样的心灵领悟,人生境界的升华,全在智者的启迪。最后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月亮而甜甜地知足地睡着了,因为他们天真无邪的童心此时进入到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一个诗情、画意、哲理交融的美妙境界。孩童对月亮的热切的盼望、寻找、争执的过程也正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探寻、追求、领悟的过程。全文将哲理的思考与对月的形象描绘通过孩子明净的眼睛有机地结合并高度地统一、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全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主题发轫于情感,净化于审美,升华于哲思,构成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它们不仅给读者以精美的艺术审美享受与感染,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情感陶冶,恰似“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令人“回味无穷”、遐想连篇。在全文当中,三种视角交叉出现,构思新颖,在写月亮的名篇中显得那样独特。写月高手李白《把酒问月》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同的作者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但《月迹》中独特的抒情视角让我们看到的那个被明月见证的融童心、母爱、人生的领悟于一体的美好世界却是人类共同向往和追求的。时光飞逝,不变的是那一轮被寄予丰富情感的月亮,而变化的是人们看待月亮不同视角,可以说,《月迹》恰恰开创了写月文学作品独特的全新抒情视角。注释:[1]雷庵正受.宋代《嘉泰普灯灵》卷十八.转自蒋祖霞.《月迹》有禅意.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12期(pp36)[2]高尔泰.论美[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p1)[3]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哲学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57年版第四期(pp25)[4][5][7][8][9][10]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七课.贾平凹.月迹[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6]鲁迅.看图识字.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M],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p19)
参考文献[1]伍超辉.《月迹》自觉审美的升华》[J].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四期(pp45)[2]陈怡然.论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质[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pp25-26)[3]李晖旭.论贾平凹散文集《月迹》中的禅意[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2期(pp32-38)[4]张忻云.童年——读《月迹》有感[J],美文,2009年12期(pp75)[5]于为苍.贾平凹《月迹》与散文意境:心诚·情真·境美[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4期(pp86-88)[6]于为苍.贾平凹散文写作的美学思想[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pp93-95)[7]李晖旭.妙悟的禅意——浅论贾平凹散文集《月迹》[J],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02期(pp94-96)[8]宫艳丽.满船空载月明归——贾平凹散文审美解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pp59-60)作者联系方式:电话:18234028251邮箱:1393424688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