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人谈读书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由《论语》中的三句话和两则文言文组成,围绕读书方法进行阐述,给学生以启示。本方案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懂内容。然后抓住“古人如何读书”这一主题,借助自主阅读、讨论互动、总结拓展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古人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初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导入: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走进书就走进了一个丰富的世界。那么,如何读书,才能与这位朋友心灵相通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感受古人带来的启示。2.教师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 明确主题,直接入课,让课堂教学变得简明而高效。二、初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或者读不准的生字,再读一读生字上面的音节。2.大声读一读圈出的生字,再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遇到不会断句的情况,向同伴求教。3.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会认字的认读情况,要注意“耻”
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三声。(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仔细观察9个要求会写的字的字形,针对识记困难的字商讨识记方法。4.集体汇报交流自己小组遇到了哪个识记困难的字,是怎样解决的。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总结:比一比识记:缺——缸 诲——悔形声字识记:谓——胃 窥——规字谜识记:岂——大山压倒自己。恒——太阳留在天地间,竖心留在左半边。皆——比一比谁更白。5.自由读文,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每一个生字的音都读正确,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2)与组内同伴合作,轮读部分内容,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3)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语句,大声朗读,正确断句。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点,让识字教学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三、学习《论语》1.教师指名朗读《论语》中的三个句子。2.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自学。3.汇报交流:你读懂了哪一个句子?把你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学生回答时,不必逐字逐句翻译,意思对即可。预设:第一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指“聪敏”。“好”是“喜好”。“耻”是“以……为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全句的意思是:勤勉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第二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读四声zhì,同“智”,是“智慧”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是智慧。第三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在这里也读zhì,是“记住”的意思。“厌”指“满足”。“诲”指“教诲”。全句的意思是: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倦怠。4.讨论交流:这三个句子带给你怎样的读书启示?(不懂就要多问;不要不懂装懂;记住知识,从不满足。)5.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三个句子,背诵这三个句子。设计意图 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互动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四、指导书写1.学生观察生字表,找出书写有难度的生字。2.小组同学交流,怎样书写这些书写有难度的生字。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窥、皆、缺”三个生字的动态书写过程,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笔画的占位,确定主笔的写法。然后自主练写。4.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学生书写成果,请书写好的同学分享自己的书写经验。设计意图 立足五年级学生书写能力的发展程度,引导学生在自主观察的基础上,发挥小组共研、直观演示的作用,让学生的书写更注重实效。第二课时一、背诵引入1.指名背诵三句论语,并说一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得到的读书启示。2.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和古人谈读书。设计意图 背诵中进一步理解三句话的意思,并从中得到启迪。再积累《论语》中的名句。
二、理解体会(一)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朗读第二部分,要求读得正确、流畅,准确断句。2.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学这一部分,遇到问题可以标注出来。3.组织学生交流:第二部分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内容?4.汇报:第二部分一共有4句话,每句话的意思如下:第一句: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第二句: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重点说一说“急”的古义和今义不同,在这里是“重要”的意思。第三句: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第四句: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5.齐声诵读这一部分,一边诵读一边感知其中的意思。6.讨论交流: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读书时怎样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二)学习第三部分1.指名朗读第三部分。2.小组展开合作学习。(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想一想每一句话的意思。(2)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以相互询问,也可以请老师帮助。(3)小组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的大意。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一定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一定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4.讨论交流:曾国藩的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读书启示?(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设计意图 借助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体会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的互动交流,将学生对读书方法的理解引向深入。三、拓展延伸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两部分,一边读一边体会给我们的启示,再背诵积累下来。2.教师总结:掌握读书方法,才能更好地走进书的世界,更多地体会书籍带来的益处。3.布置作业:(1)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读书方法开展读书活动,随时记录自己的读书感受。(2)查找其他古人对待读书的见解,积累在本子上,和同学进行交流。设计意图 感悟读书方法的目的,就是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学以致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已经不陌生。因此,可以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结合书中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文的大意,获得初步感知之后进行互动交流,促使个人认知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2.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本课的重点是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并从中得到启示,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读书体会,让他们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启发。古人的经验和个人体会相结合,就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开展读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