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安定城楼》及登高诗专题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感知诗歌情感。 2.对比鉴赏,比较不同诗人作品内容情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缘景明情、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3.体会唐代不同时期作品的不同风格。【学习过程】一、诗歌列举第4页共4页滕王阁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第4页共4页
庾楼晓望白居易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注】①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庾楼,楼名,在江州,传说是东晋名臣庾亮任江荆豫州刺史时所建,不足信。②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③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第4页共4页二、诵读、思考、归纳从题材上看,这些诗有什么相同点?你对这些诗歌还有什么认识?三、学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教材P36)1.诗人的悲愁具体指什么?2.诗人是怎样将满腹悲愁表达出来的?3.鉴赏小结㈠四、学习《安定城楼》(教材P46)1.与前一首诗相比,这首诗是如何抒发诗人的情怀的?2.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思考1:李商隐是怎么卷入朋党之争的呢?简单地说说诗人的遭遇。第4页共4页
思考2:请再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谈一谈,他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思考3:诗人登高望远之际,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4.鉴赏小结㈡五、再读《与诸子登岘山》(教材P11)1.请比较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前面的两首诗有什么不同。2.鉴赏小结㈢六、比较阅读阅读唐代不同时期的诗作,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初唐:《滕王阁》《登幽州台歌》盛唐:《登鹳雀楼》《登高》中唐:《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庾楼晓望》晚唐:《九日齐山登高》《安定城楼》第4页共4页
七、课堂总结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韩诗外传》卷七)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登高诗)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是视野的广阔,而且有诗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浑厚之感。在登高的场景中,诗人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八、训练与作业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1.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