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第2课时
同学们,你最近都读了什么书?有哪些有趣的情节?或者有哪些令你难忘的句子?更或者有哪些引起你思考的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哪些细节描写表现出我读书的感受?例如:“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提示:对书中内容迫切的向往,令“我”寝食难安。边读边画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听舅父给“我”讲《三国演义》,我听的入了迷。津津有味:形容兴味特别浓厚。读《三国演义》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因为年龄小,《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的字词都不能看懂,所以只能一知半解地读。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读《三国演义》
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因为读书深入,完全融入到《三国演义》中,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读《三国演义》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读《水浒》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读《水浒》如果不是真的深入读,了解人物的悲惨命运,怎能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气愤填胸?林冲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小时候,阅历少,所以觉得《红楼梦》里的人物令人厌烦。长大了,再读,尝到了兴亡盛衰滋味,加深了“我”对生活、对历史的认识。读《红楼梦》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因为读书让“我”“成长”,所以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总结
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1.作者认为“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读?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喜欢选择读书
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会挑选会比较选择读书
读书好——是说读书是个好习惯。好读书——是说读书时候要认真地用心地好好地读。读好书——是说读的书得是健康的有益的,读了之后对你有用有好处的书。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该如何理解?选择读书
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我们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课堂小结
忆读书第一部分(总说)第二部分——多读书、读书好(以时间为序)第三部分——读好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第四部分—概括全文结构梳理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C作者喜欢读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的书。C答案分析:A舅父给我们讲一段《三国演义》而不是指导读。B我哭是听故事而不能知下文,有对无限的悬念的向往而不得的难过。
2.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2)我决定咬了牙……作者很想知道下面的情节那种急切、期盼、不舍。作者暗自下定了自己去读书的决心时毅然决然的内心感受。
3.根据作者的本意回答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读《水浒传》?作者喜欢读《水浒》,因为它的人物栩栩如生(或有极其生动的人物个性)
《鲁滨逊漂流记》简介小说生动记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宾逊,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地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好书推荐
有一次风暴将船只打翻,鲁宾逊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除了精彩离奇的故事外,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宾逊的性格。他敢于冒险,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