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的“长生果”1.认识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多媒体课件。一课时
一、揭题。1.有一种果子叫长生果,你们见过吗?(板书:长生果)2.说实话,老师也没有见过,不过听说在神话故事中这种果子吃了能让人长生不老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我的“长生果”(完成课题板书)。3.齐读课题。4.课题中的长生果打上了引号,可见它并不是指真的长生果,那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题中“长生果”指的是什么?明确:指的是书。2.自主学习和研究。3.交流自学情况。(1)认读字音。朗读时要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恰似”“如饥似渴”中的“似”读“sì”,“似的”中的“似”读“shì”,“美差”中的“差”读“chāi”,“差不多”中的“差”读“chà”,“奔向那里”中的“奔”读“bèn”,“沉甸甸”中的叠词要读一声,“全班之冠”中的“冠”读“ɡuàn”,“分外”中“分”读“fèn”,“禁不住”中的“禁”读“jīn”。(2)理解词语。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文中指看画片时非常有兴趣。天长日久:形容长久。浮想联翩: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悲欢离合: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牵肠挂肚: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三、深入课文,自读自悟。1.作者写了关于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明确:作者写了这几件事:(1)最早的读物是“香烟人”的小画片;(2)后来看连环画;(3)看小镇文化站的几百册图书;(4)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5)命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受到好评。2.作者从读书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从书中找到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做批注。3.从作者所读的书籍中你看出了什么?明确:读书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从中得到的知识越来越多。4.作者是怎样读书的呢?她对书倾注了哪些情感?仔细阅读写她读书的段落,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完成如下表格。
四、全班交流,教师点拨。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这里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2.“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不求甚解”引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彻。这里指作者水平有限,并没有掌握好读书的要领,读不懂就放过去,一味地追求多和快。3.“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鲜味”,即新鲜的味道。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课外阅读有益于作文。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4.“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课外阅读的积累,为这次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厚积”是“薄发”的基础。此句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5.“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这是作者在又一次成功习作后悟出的道理。作文应该表达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以情动人;开始时必须要进行模仿和借鉴,习得一些方法。但只有浸透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创造,才能打动人心,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五、总结、升华。1.读书使作者一生受益,她成功了,成了一位响当当的作家,有着精彩的人生,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阅读,生命因你而精彩。”
2.我们再来看看课题,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是因为作者喜欢读书,它使人一生受益,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出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学生齐读),所以课文一开篇就说(出示课文第一句话,学生齐读)。3.总结: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它就像长生果,带给我们一辈子的营养,让我们一生受用!1.这个学段的孩子都看过《西游记》,说到“长生果”,学生多半会想起《西游记》里面神奇、可爱的人参果。《我的“长生果”》一文中的“长生果”是指什么,为什么要把书比作“长生果”呢?这样导入新课,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2.用两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学生交流后得出应该是“读”和“写”两方面内容。围绕“读”和“写”讲了哪些事,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用形象的树状图等表示,树状图形象直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然后借助树状图把最能解释作者描写的阅读情趣和关于作文的方法和道理的词句添加在树状图上,领悟作者的精美语言和写作方法,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