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出生书香门第,受父亲陆宰的影响,从小就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年十二能诗文”,还学剑术,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爱国诗人曾几学诗,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陆游作品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有130首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陆游还有大量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书愤》)______________,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临安春雨初霁》)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冬夜读书示子聿》)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示儿》)柳暗花明又一村楼船夜雪瓜洲渡千载谁堪伯仲间位卑未敢忘忧国深巷明朝卖杏花绝知此事要躬行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写作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大孤山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烽火矶烽燧窦穴丹藤翠蔓秋深潦缩巉然上干云霄楼观亭榭栖鹘抟水禽彭蠡葭苇汲用以杏仁澄之岸如赪首读要读准jīsuìdòulǎochángānxièguànqīhútuánlǐjiājídèngchēngmàn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描写烽火矶舟中望山——轮廓抛江过下——近景特起大石——特写点面结合突出特点↓↑|高峻怪奇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为何说明这个?对比:突出小孤山的峭拔秀丽。对比: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对比:衬托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
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引用:体现山的灵秀之美,充满了诗情画意,也增加了神秘感。
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重点描写:小孤山和澎浪矶峭拔秀丽无风浪涌烘托:突出空濛之美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引用:说明彭蠡口江面宽阔,四望无际对比:突出“四际渺弥皆大江”的特点类比:概写大孤山形状
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写彭蠡口到湓浦口的沿途所见重点描写:大孤山的景色。四际渺弥皆江江水清浊分明
作者行舟的线索: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晚泊沙夹→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轮廓、近景、特写——点面结合——峭拔、巉然、荒残——对比——烟雨空濛,鸥鹭灭没——烘托——四际渺弥,江水清浊——对比移步换景变换角度议论抒情对比引用→晚抵江州,泊湓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