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
加入VIP免费下载

过小孤山大孤山

ID:931336

大小:5.82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背景资料陆游幼年时经历过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战祸,对故土沦丧、人民涂炭极感痛心。曾参加科举考试,因喜论恢复中原而被罢官。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被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到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他一路上观秀丽山水,探幽奇绝境,访先贤遗迹,采民俗风情。且行且记所见所闻,感慨万千,精于抒情的他写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本文是他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篇日记。 二、相关知识小孤山位于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山高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素有“海门天柱”“海门第一关”之称。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由于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而与之相对的长江南岸的澎浪矶,不知何时起,也改名为彭郎矶。由此,宋代大文豪苏轼便在其诗中写道:“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小孤山山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千百年来,以其秀、奇、险、独而著称。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大孤山大孤山,其状如鞋,俗称鞋山。它高出水面约90米,周长千余米,大孤山三面绝壁,耸立湖中。山上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明代建有普陀寺、宝塔、天后宫和梳妆台等建筑。自宋到清,大孤山文人估客荟萃,游山逛景,山下游船,桨声灯影,喧闹若市,山上暮鼓晨钟,梵乐悠扬。现在已成为鄱阳湖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 水光山色辉映,衬托长江的西路 四、一词多义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类型并翻译1.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判断句)译文:2.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判断句)译文: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长江西路一带的水域。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状语后置句)译文:4.复以小艇游庙中(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译文:如果再用楼台亭榭稍微装饰一下(小孤山)。(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游览。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描绘了任职路上经过的小孤山和大孤山的景色,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旷达的心态,对国家破败、故园风雨如磐的痛绝,也流露了自己因正要走上渴望已久的军幕生活而满怀希望、意气风发。 1.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游记,作者依次记叙了哪些主要景点?记叙的重点是什么?明确:这篇散文,作者依经历的景色逐渐展开,顺次写烽火矶、孤石、澎浪矶、小孤山、大孤山。重点写峭拔秀丽的小孤山。写大孤山,则突出它四周江水的浩渺无际,重点写湖口分开的两江水浑浊与清澈的不同。 2.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的特点的?明确: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些天下名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峭拔秀丽”的特点;又用它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的特点;用山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对比,衬托了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更是为了说明小孤山若是以“楼观亭榭”稍加装饰,则会“高出金山之上矣”。 3.本文在行文方面重点写了小孤山,而对大孤山则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明确:陆游的这篇游记散文主要写了两天的游赏经历,在处理材料上作者主要写小孤山,紧紧抓住小孤山雄奇秀丽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展示小孤山的风姿。同时,作者从史料方面极力考订小孤山上的庙宇,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厚度,同时也使本文有了很强的文献价值。而写到大孤山,因其没有小孤山“秀丽”,所以作者也就没有重点描写,而且从全文材料的详略得当方面考虑,也没有作重点描写。 4.本文的景物描写有哪些特点?试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明确:(1)多角度写景。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山水风景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写镜头。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外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晴夏雨”不同时刻的变化。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2)写景物重点突出。写小孤山着墨最多,作者借登临览胜的机会,较详细地描写景物,而且还写庙宇传说,前人诗咏,近人事迹,内容丰富。(3)运用对比法、比较法,如写小孤山,则以金山、焦山、落星山比较,写大孤山则以小孤山比较,写水,则动静、缓急、清浊,对比鲜明,写出江与山的特色。(4)语言洗练,用字恰切,风格清丽,给读者很好的艺术享受。 1.笔致简洁而又宛然如绘善于巧妙地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动态,把自然景物写得新颖、活泼,富有情趣。作者船行于长江小孤山至大孤山一段,所见所游,不止一处,为避免重复单调,需要用精彩、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 2.融合抒情和议论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信手拈来,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游记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照,更为引人入胜。 3.情景结合,洋溢着爱国情致坚持抗金,收复失地,始终是陆游作品的中心内容,本文也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由自然景色转向庙宇,破败景象让作者联想到江河破碎。国家的破败,故园的风雨如磐,令作者痛心。在描绘欣赏美景的时候,郡县沿革的情况、地形防戍也没逃过作者的眼睛,这是爱国之心的自然流露。这次踏上的征程是报国之路,他正要走上渴望已久的军幕生活,虽然已经45岁,但是陆游的心中充满希望,可谓意气风发。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有120个,应掌握其常见的意义,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要学会必要的推断方法,要利用联系前后文、联系旧知、利用结构、利用语法、利用成语等练习推断实词的意义。 解析:“劫”有三种解释:①劫持,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语,天地一成一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答案:C 参考译文:有品行,即使非常贫贱,仍是可以交往的人;没有品行,即使大富大贵,也不值得亲近。为什么呢?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从不曾超越法理违背本分,放纵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君子,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他们(追求)“忠孝仁义”,与家人和睦,对乡人和蔼,不把祸害留给他人,断然不会有后患。 没有品行的人,心胸间充满诡诈、献媚、凶残、嫉妒;一心所想到都是触犯法理的事,这类人贪婪的口水流满了嘴角,并吞据有的心思强烈如炽烈的火焰。这种人一旦得到机会,就会倚仗权势威逼强夺(他们想要的事物)。这样的人很有心计,即使死了,他们的残余势力仍然对世人有害,必然难以善终。百姓有品行,可以保全自身、守护家业、保护子孙,遗留的善行也将被同乡人流传;公卿丞相没有品行,也会使自身灭亡,使家业败亡,使国家衰亡,甚而至于丢掉整个天下,遗臭万年,被后世人耻笑。不妨做个判断:无品行的卿相,尚不如有品行的百姓。 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的名声),实在是对我有好处。但是如果有个这样的人在我面前,他却想要拒绝我,怎么样去得到这样的人(的认可)来和他交往呢?与其担心他人拒绝我,不如把他人拒绝我的理由反过来被我自身拒绝,大概就可以(结交到他们)了。随意地用话语来议论他人,就接近于是小人了;能够反省自身,就不失为君子了。我终其一生都应该实践这句话啊。我年少无知,只希望沿着父亲所走过的路行走,小心谨慎,唯恐有所违背,玷辱了父母(的名声)。但愿自己能坚定地走入正道,期待着最终成为真正的君子,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作为对自己的警诫。 理解文言实词常用的推断方法(一)1.字形推断法(利用汉字字形)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刂(刀)、弓、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其他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隹(zhuī)——鸟雀、歹——死亡、月——肉、页——首、目——眼、尸——身体等。 2.传统常识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曾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以官职的任免为例:①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②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③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④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⑤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⑥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⑦表恢复的:复、还。⑧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⑩表主管的:知、典、主。 3.历史常识法文言文阅读常常涉及历史知识,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也能帮助理解文章。比如历史人物及其生平事迹等。4.代入检验法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看其是否恰当,为推断词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简单易行,是推断文言实词常用的方法之一,不再举例。 5.识别、推断通假法首先,当遇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虑。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如“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中的“信”就只能解释为“伸张”,文意才畅通,所以可推断为“信”通“伸”。再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取”字,解释为“拿取、夺取”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 6.课文迁移法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在所学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例如,高考题中“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都可联系起来。 过小孤山大孤山 谢谢观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