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庖丁解牛答案

ID:931703

大小:10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    1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2.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3.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4.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蜀相》答案一、.预习学案: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主义诗人。他的诗集众家之长,兼古今之体,又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显得沉厚雄浑,博大精深。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蜀相》是诗人经历了坎坷后,弃官入蜀,寓居成都,游诸葛武侯祠时所作。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缅怀,抒发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钦敬和对他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全诗情景交融,深挚悲壮。杜甫的诗歌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二、赏析学案: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1)“诗眼”分别“自”、“空”。(2)“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2、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形象。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为国效力;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感慨。          三.演练学案——阅读《杂诗十二首(其二)》1、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讨论明确: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1.生死之悲,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归去来兮辞》答案:1、B.A出岫(xiù);C眄庭柯(miǎn);D载欣载奔(zài)2、C.景,太阳。3、C.前一“以”表修饰关系。4、①胡:为什么;②奚:为什么③焉:什么④曷:何不⑤胡:哪里5、A.世称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6、路上→居室→庭院→郊野7、“问征夫以前路”是暗自计算行程,“恨晨光之熹微”嫌天亮太迟,这两句写出了急盼归家的心情。10 8、松菊犹存,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出岫之云”“倦飞之鸟”,象征自己无心做官本,表现了自己对官场确的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9、(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10、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11、A.过:造访。12、D.而:连词,前表承接,译为“就”,后表因果,译为“因而”;于:介词,前表比较,译为“比”,后表地点,译为“在”;焉:前为代词,译为“他”,后为兼词,相当于“于之”。13、B.“时”句表现他对百姓仁爱,“至”句反映他仁途被排挤、打击的命运。14、A.B项中“指使心腹抓住《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是《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谋在自己,并非赵挺之所指使;C项中“诗比杜甫”错,黄庭坚只是作诗向杜甫学习,并不是诗歌成就可与杜甫相提并论了;D项中“按时间的顺序”错,前三段按时间的顺序记叙其生平经历,第四段概述其文学成就。15、略。参考译文: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中了他的诗文。留他再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筴,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灵》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灵》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诗、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因而自号为山谷道人。题号123456789答案BCBDBDCDC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DCAACD(5)C《项脊轩志》1.【答案】:B(bǐ))2答案:C(A呱gūB垣yuánD葺qì)3答案:A(B妪,年老的女人;C制,形式,规制;D志,记,指这篇文章)4【答案】.A(有时)5【答案】C(借,教参解作“借来”,有人说是通假字“积”(摆满)或“籍”(书籍);“或凭几学书”的“书”是写字)6【答案】B7【答案】C8【答案】B(文书,案卷)9【答案】D(没有议论)10【答案】按教参:①借来的图书放满了书架,我生活在这里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音都能清晰地听到。②每月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11[答案]:D(我A、B、C“你”)12[答案]:C(对待)13[答案]:C(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养”。A、B、D名词作状语)14【答案】C15答案:.(1)jī满一年10 (2)rèn怀孕(3)shuòpín cù多次皱眉(4)yīn哑(5)pù晒(6)chuí同“棰”,用棍子打(7)jǔ yǔ牙齿上下对不上差错16答案:17B答案: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孺人。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单元检测题1解析: A项中“扬溢”应为“洋溢”,“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B项全都正确;C项中“怃然”应为“wǔ”,“纭纭众生”应为“芸芸众生”,“慰籍”应为“慰藉”,“应运而生”应为“yìnɡ”;D项中“热忱”应为“chén”,“溘然长逝”应为“kè”答案: C2解析: “敦促”是恳切的催促“敦”有诚恳的意思督促是监督催促“窜改”是动词,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动词,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尔后”指从此以后,强调一个点;“而后”就是然后,强调前提或前后顺序答案: A3解析: A项中“光风霁月”指形容清新明净的气候和景象也比喻人胸怀坦荡,品德高尚;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光风”就是雨过初晴的风,“霁月”就是雨雪止后的明月B项中“改弦更张”多指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改头换面”是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含贬义C项中“首鼠两端”指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而这里说的是意见不一致D项“一挥而就”指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就”是完成;此处应为“一蹴而就”,踏一步就可以获得成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蹴”就是踏答案: A4解析: A项搭配不当,应去掉“的回归”;B项逻辑混乱,三个短语顺序由轻到重应为“羡慕、崇敬、膜拜”;D项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改为“商人们对其推波助澜”答案: C5解析: B.分号用错,应改成逗号;C.“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是对前面部分分说的总括,应将破折号改为冒号;D.陈述句末应用句号答案: A6答案: B解析: B项句中用的是“养料”的比喻义;A项误无疑;C、D项均误在片面7解析: D项之说法是有关我国诗歌艺术传承的一个基本规律,放在我国任何时代均可,故它不能说明唐朝出现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是必然且原文中是说,“经过八代先驱者的努力,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绝诗也基本上跨越了它们的试验阶段,足供唐代诗人自由采用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使得他们易于借鉴昔贤……”这才是出现这个高峰的必要条件答案: D8解析: B.原文确实说了“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但“文化”与“诗歌艺术”两个概念不等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诗歌仅是其一,整体上的“文化繁荣”可能是其他形式繁荣而诗歌衰落从本文明显看出,某个时代的诗歌艺术的繁荣取决于诸多因素,唐诗即是如此答案: B9解析: B.护:此处应作“注意”讲答案: B10解析: A.都是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B.①人称代词,他;②指示代词,这C.①介词,向;②表被动D.①动词,可译为“感到”;②介词,替、给答案: A11答案: C12答案: D13答案: (1)延之幼年丧父,很贫穷,住在城外,住房十分简陋(2)高祖亲自驾临,朝中有才学的人都来了,延之的官位还比较低下,被领到上席【参考译文】颜延之,字延年,是琅邪临沂人延之幼年丧父,很贫穷,住在城外,住房十分简陋喜好读书,没有什么书不看的,(所写)文章优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人喜欢饮酒,不注意生活上的小节,三十岁了还没有结婚义熙十二年,延之与同府王参军一起接受使命到洛阳,途中他作诗二首,文辞华丽,被谢晦、傅亮赏识高祖接受天命登上帝位,增补颜延之为太子舍人雁门人周续之在庐山隐居,以儒学著称,永初年间,他被征召到京城,设置馆舍来让他居住高祖亲自驾临,朝中有才学的人都来了,延之的官位还比较低下,被领到上席皇上派人询问周续之三义,周续之凭借能言善辩进行回答,延之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驳斥对方延之连续挫败了周续之,皇上又让他返回来铺陈阐述,他言辞简约,说理通畅,没有人不说好的当时尚书令傅亮认为自己的文章文义兼美,当时没有人能赶得上,延之倚仗自己的才学和文辞,不在傅亮之下,傅亮对他很厌恶庐陵王刘义真很喜欢诗词文章,对待接洽颜延之非常好10 延之喜欢喝酒,性格疏狂放任,不能权衡顺应时事,他看到刘湛、殷景仁独断专行,把持重要职位,内心很不平,常常说:“天下的事务,应当与天下人共同讨论,岂能凭一人的智谋就能独自了断!”言辞非常激昂,常常触犯权贵要人他对刘湛说:“我的官职不得提升,应当是由于做了你的小吏”刘湛对他非常憎恨,就把他的话向彭城王刘义康说了,颜延之被调出京城,担任永嘉太守当时有一个和尚慧琳,凭借才学被太祖赏识喜爱,每次被召见,和尚慧琳常常坐在独榻上,延之对此很痛恨(有一次)借着酒醉禀报皇上说:“过去同子与君王一块坐车,袁丝改变了脸色这是三台长官的座位,怎么能让和尚来坐呢?”皇上改变了脸色延之一方面是气量狭隘,性情急躁,再加上有酒后的过失,肆意直说,从来不加隐瞒,所以评价他的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处身清廉简约,不谋求财产利益,穿的是布衣,吃的是蔬食,经常一个人到郊野喝酒,当他感到满意的时候,身旁就像没有人14解析: (1)回答“不同意”者,再看其分析角度,如果抓住“虽有所袭”展开,可给1分(2)回答“清”,给1分,回答“清我心”的“清”,给2分分析思路正确,表达合理,再给2分回答“悲”,又言之成理,最多给2分答案: (1)同意李白化用了前人诗句,却显得更工整流畅诗人以“鸟度”对“人行”,对仗工稳;以“明镜”喻清溪,以群山比“屏风”,比喻清新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倒映在清溪之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2)“清我心”的“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诗,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因为诗人在朝廷屡遭排挤和打击,实感官场污浊,今见清溪潺潺流水,认为可以“清心”,洁白自律,精神愉悦15答案: (1)风乎舞雩 咏而归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3)桂影斑驳 珊珊可爱16答案: (1)风乎舞雩 咏而归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3)桂影斑驳 珊珊可爱17答案: 美中东反恐斗争遭遇思想领域挑战(“美在沙特及巴基斯坦反恐遭遇思想领域挑战”亦可)18仿写:答案: (示例一)老是把自己当做骏马/就时时有担心失蹄的危险/把自己当做耕牛吧/为农人默默承受着辛苦(示例二)老是把自己当做太阳/就时时有担心燃烧尽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流星吧/让世人记住你瞬间的永恒《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答案【自主学习】1.病瘘(lòu)郭橐(tuó)驼孳(zī)勖(xù)缫(sāo)丝飧(sūn)饔(yōng)2.①名,起名,作动词。②业,以……为业,作动词。③实,结果实,作动词④筑,捣土用的杵,文中用作动词,捣土。 ⑤爪,用指甲划破,作动词。3.①性:性质.方法  ②易:更换 ③长:治理④字:养育  ⑤病:穷困【合作探究】1.他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2.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他的态度是: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气置也若弃。”他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本性栽种,收到了“天者全而其性得”的效果。就像他说的“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第二课时答案【合作探究】1.本节文字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验。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在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事。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2、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要顺应民众生活的要求,不要妨碍他们的生长,使他们得以“蕃生”,“安性”。习题答案【巩固提高一】1.A(佝偻,苟且偷生)2.A(A为结构助词“的”,余为代词)3.C(C与题干中“且”均为“而且”义,A.将要;B.姑且;D.尚且)4.C(C为转折连词,虽然;其他均表假设,即使)5.C(“已”通“矣”)6.C(A它的果实,今为转折副词;B敲梆,今为击打木头;D已经这样,今为连词)【巩固提高二】1.抑制损耗;不是这样;爱之太深;松紧2.不是过了头就是没达到要求;所以(他们种树的效益)比不上我。3.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其实害之。其实仇之。10 4.育人也和种树一样,不可过多地束缚人才的成长。语言运用【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间的“愁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主人之间的惨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看冷落清秋节”,这是柳永与恋人之间的伤别。导学案答案1、参考: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要及时行乐,连夜间都不肯放过。2、参考:①《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日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②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这个典故的运用在行文上的巧妙之处在于,作者不去说明自己为什么在“夜宴”,却说明“古人秉烛夜游”的原因,实际上自己“夜宴”的原因就蕴藏在此。3、参考:第一,语言简洁明了,作者只用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特别是“阳”字,把春天形象化了,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还有“烟”字,把春天独特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春天地气上升,弥漫在空气中的是袅袅轻烟,各种自然景物都好像披上了一层纱。这些都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美景的无限联想。第二,这两个句子还把审美客体拟人化了。在诗人笔下,“阳春”和“大块”都是有情的,它们用美丽的“烟景”召唤我,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在这里,主客体已完全融合在了一起。4、参考;作者连用两典,说明人物是俊秀的,谈吐是不凡的,都是些文人雅士。5、参考:他们在一花月交相辉映,幽雅的环境里喝酒、高谈阔论。一个“飞”字,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参考答案1.D【解析】D.豚tún。2.B【解析】B.置:放在一边不管。过:过多。3.A【解析】A.于是,趁机;B.一个为“并且,而且”,一个为“将要”;C.一个为“因为”,一个为“所以”;D.一个为“但是”,一个为“这样”。4.D【解析】“其实”古义指“它的果实”;“既然”古义指“已经这样”;“疏密”古义指“疏松还是结实”。5.【解析】A.介词“把”;B.表因果连词“因而”;C.表目的连词“来”;D.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6.D【解析】D.怠:懈怠。7.B【解析】A.副词,虽然/连词,即使;B.副词,于是,就;C.连词,而且/连词,尚且;D.介词,把,用/介词,凭借。8.D【解析】D.“以德治国”错,应为“养民治国”(原文“养人术”中“人”即“民”的讳说)。9.(1)然而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治民的官吏喜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终于给他们造成了灾祸。10.C【解析】C.“直”通“值”,工钱。11.B【解析】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B.均为连词,表转折,但是、却;C.兼词,“于之”/代词,代指“老师”;D.代词,代“工匠”/代词,代指“他”。12.C【解析】①是说他使用的工具简单,间接说明其才能;②③直接表明其手艺高明;④⑤是讲众工匠的行为;⑥是说那里堆了很多材料,汇聚了很多工匠。13.C【解析】A.这是作者在不了解他的情况下得出的;B.文中无依据;D.这个“骇”字写出了梓人技艺的高明非凡。14. (1)一会儿众工匠刀砍斧削地动起手来,一个个都看他的眼色。(2)有些不能胜任的工匠,被他怒喝到一旁,也不敢恼恨抱怨。《逍遥游》导学案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B项 点拨:A项,蜩tiáo;C项,坳āo;D项,角jiǎo;恶wū。2.B项 A沉鱼落雁 螳臂当车C.贻笑大方D扶摇直上 心如槁木3.D项A辩---变   B,已—矣   C,反---返4.D项代词, 其他,消除句子独立性5.B,D均为凭借6.B表选择,D项难道7B项是-----还是8.C项9.C到,往 A,就   这   B,打算    地图     D,区别     变化10.项A B南,名作动   C,苍茫形作名  D上,下名作动11.A项判断句  其他,宾语前置12.A项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13.A项 B,树,树立C特,独自 D.去,离开14.C.项息,气息10 15.C项 解析:C项中的“其”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还是……”。A、B、D三项中的“其”均是代词“它”,代指“鹏”。16.(1)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2)(鹏鸟)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的了,然后才计划向南飞去。17.项A.“谋”的意思应为“图谋(进攻)”。18.C项解析:C项两个“而”都表修饰关系;A项两个“于”的意思分别是“在”和“到”;B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赵文王喜欢让剑客日夜相击一事,第二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第一个“为”是“认为”第二个是语气词,无实义。19.D项①不属于直接描写,而是间接描写;②表现的不是机智,而是处事的冷静,看问题的透彻、长远;⑥表现的是他的自信和沉着。20.B项A项错在庄子并非真的剑术如此高明,是庄子为了劝谏赵文王而夸张的,以引起赵文王的谈话兴趣。C项正确的说法应是庄子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的是庶人之剑而非天子之剑。D项从原文可看出庄子劝谏赵文王要有天子气魄,使天下臣服,而非无为思想。21.译(1)听说太子想要用我,意欲断绝赵王对剑术的爱好。译(2)在赵国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译(3)答案:先生休息一下,暂回馆舍等待通知。附参考译文: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    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见太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意欲断绝赵王对剑术的爱好。假如我对上游说赵王却违拗了赵王的心意,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也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去,我还哪里用得着这些赠礼呢?假如我对上能说服赵王,对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太子说:“是这样的。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我也善于运用剑术。”太子说:   “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赵王,事情一定会弄槽。”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裁制完毕,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一道拜见赵王。   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王说:“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赵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王说:“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武。”    赵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死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进行比试。”赵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豁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这种剑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      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这种剑,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鬓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第六单元素质升级检测试题答案1.【答案】 D(D项,“杷”应读“pá”)2.【答案】 D(A项,邃—隧;B项,揠—偃;C项,疱—庖)3.【答案】 C(假:借)4.【答案】 D(D项,刘基是元末明初人)5.【答案】 A(例句和BCD是名词作状语,A是动词活用作名词)6.【答案】 C(ABD是宾语前置,C不是)7.【答案】 D(是刘基为章溢的书斋写的记)8.【答案】 D(肆:处死刑后陈尸于市)9.【答案】 C(①属于无奈,而非僭逆;③不属于张邦昌行事;⑥是李纲向宋高宗赵构讲明张邦昌僭逆的危害)10.【答案】 A(“金人要求推举张邦昌为新君主”与文意不符)10 11.【答案】 (1)人心归向你,是因为被金人的威势胁迫,金人已经离开了,还能(应该)再有今天的样子吗?(2)尽力顺从金人推举拥护的原因,是想要暂且适应一时来解除国难,岂敢有其他呢?12.【答案】 (1)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从实景角度看,写了夜晚看到的云之洁白和枫叶之红艳;从虚的角度看,具有象征意义,写出了“白云”的浮游和“红叶”的飘逸,借助景物,表现了诗人悠闲清静的心境。(2)同意。前两句写清亮的溪水绕着翠绿的青山,澄碧的天空倒映于水中,两者澄鲜一色,正是因为有皎洁的月光,诗人才在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感受到山之碧。诗的第三、四句写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而生的超尘脱俗、心旷神怡之感。全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所有景物和感受都是受到月光的笼罩,而全诗不着一月字,“尽得风流”。(如果答“不同意”,理由充分即可。)13.【答案】 见课本。14.【答案】 B(以:以……身份。)15.【答案】 D16.【答案】 C(焚琴子只是预知军中有警,并未预见军队在海澄覆灭;只是预知“少而慧者”可以忽绝,但并未预见死的是金兰。)17.【答案】 (1)我通晓万卷书籍,而你只懂得在马背上使用剑槊,我怎么能做你门下之人呢?怎么不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却让我委屈地坐在旁边,我不能弹琴了!(2)有客人拜访焚琴子没有遇见,金兰就代替他接待客人,把焚琴子惊人的诗句拿给客人看。参考译文:焚琴子,姓章,是闽地生员。为人襟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容易动情痛哭,与古代的唐衢、谢翱类似,但是才情超过了他们。焚琴子作诗文,下笔千言,文思敏捷,都能深深打动人。庚子年乡试,焚琴子的文章已经被主考官赏识。等到审阅五策时,他指责陈述时事过重,以至斥责耿氏,认为耿氏包藏反叛之心。主考官于是害怕而不敢录取,焚琴子就落第了。他登临鼓山上所谓的“天风海涛亭”,向北眺望京都,痛哭失声说:“当今天下将有变故,能得到像我这样的几个人,把兵农财赋等各种大政托付给我们,还是可以镇定的。然而郁闷的是以书生身份而使英雄受困,让那些嘴巴发臭的儿辈上朝堂做高官,实在是为什么呢!实在是为什么呢!我将要烧掉自己的诗书,停笔不再作文!”不久,三藩相继叛乱,闽地疲于战火,都像焚琴子所预料的。焚琴子不得志后,出游到了潮州,访问潮州刺史韩文公庙,读他的《逐鳄文》,为其而哭。又游历了韶、惠、广、雷各个州郡,为岭海烟瘴而悲,想到寇莱公(寇准)贬谪雷州之时,枯竹生出新笋,蜡泪成堆,风流犹在,于是又悲哀痛哭。听闻鹧鸪“行不得哥哥”的啼鸣之声,就抗声痛哭,扰乱了鹧鸪的鸣叫声。多时以后,焚琴子向惠州僧人上振学琴,得到僧人琴艺的妙处,于是归闽,改变了姓名,凭着琴艺游历闽地各方。王公大人争着延请他来听他鼓琴。有愿意跟从他学习琴艺的人,虽然好,但终究不能比上他。多时以后,有一个驻防闽地的将军,酷爱琴音,用丰厚的礼物邀请他,让他在帐下鼓琴。将军占据了上座,却在旁侧安放一位子,叫他坐。焚琴子对将军怒目而视,说:“我通晓万卷书籍,而你只懂得在马背上使用剑槊,我怎么能做你门下之人呢?怎么不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却让我委屈地坐在旁边,我不能弹琴了!”拂袖径自出帐,不回头看。将军感到惭怍,下座向他行平等礼道歉,尽力挽留他。焚琴子于是坐上位给将军鼓一回琴。将军称好,左右无不伸长脖子、踮起脚尖站着听琴。然而那琴声凄怆而促,有秦音的风格。焚琴子说:“琴音,是天下极为和谐安顺的声音。我的琴音雝雝,好似鸾凤和鸣。今天枝上并无螳螂捕蝉之势,但琴弦中忽然变调为西北方肃杀的声音,为什么呢?难道是军队中大概将有预警吗?”抚琴完毕,三军将士都为之嗟叹,有的还流下眼泪。焚琴子大醉一场,痛哭着上马离开了。将军赠送他金子,他也不接受。后来这支军队在海澄覆灭了。焚琴子最喜爱的童子叫金兰,也擅长琴艺,独得他的真传,金兰常背着行囊跟随焚琴子游历数千里之外。焚琴子诗歌做成,金兰就誊写下来装满了布袋。有客人拜访焚琴子没有遇见,金兰就代替他接待客人,拿焚琴子惊人的诗给客人看。焚琴子对夫妻感情忠贞深厚,妻子陈氏,小他十岁,也非常懂得书、喜爱琴。焚琴子曾经给妻子鼓琴,茶香飘入窗户,鬓发影子清丽洒脱,看了便快乐,认为是闺房中清雅的功课,是人生情韵之事。忽然一天对妻子说:“我一向听说红颜薄命。你才情如此,算命的人多说行运则卯年应死。难道你是天上的人,不久也应当离开吗?”于是就感慨悲伤,为妻子弹《别鹄离鸾》之曲,说:“琴音和谐,我与你尚且无忧,然而第七弦无故忽然断绝,年少而聪慧的人要承担这个。”停留数日,金兰死了。焚琴子抚尸痛哭,不能经受自己的悲伤,吐几斗血,说:“我死后,《广陵散》就断绝了。”于是焚烧了自己的琴,不再弹奏。因此自己起别号为“焚琴子”。焚琴子到康熙丁巳年,四十九岁,最后死了。听说他的妻子先死一年。18.【答案】 (示例)⑴捍卫人类尊严 维护世界和平(2)铭记历史爱和平缅怀英烈求强盛(3)勿忘国耻怀英烈知往鉴今警后人(4)维护正义,勿让历史翻案 牢记国耻,避免悲剧重演19.【答案】 (1)面对家长所给的压力,男孩倾向于忍耐和反抗,较少和父母沟通寻求理解,不善与人交流。(着眼规律性,结论全面得满分;得出部分结论酌情给分。)10 (2)家长应该更多地了解男孩的兴趣爱好、理想愿望等日常生活方面的情况和最真实的内心想法,走进男孩的日常和内心,而不应该只关注男孩的学习情况。(建议合情合理即可得分。)20.【答案】 ①无非是为了增强作品的娱乐性 ②电影真正的生命力还在于原创性 ③娱乐性和原创性并不是对立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B(A“玷”读diàn“搠”读shuò;C“庇”读bìD“供”读gòng)2A(B“绵衣”应为“棉衣”;C“胳嚓”应为“咯嚓”;D“时晨”应为“时辰”。)3B【解析】B项“体无完肤”,①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文章被改得面目全非;③观点被驳得一无是处。A项“矮人看戏”,比喻随声附和。望文生义。C项“附骥尾”,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词。D项“阴沟里翻船”,在有把握的地方出现失误。与语境矛盾。4B(交汇: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会合。交会:会合、相交。"交汇"适用对象多指水流、气流等事物,而"交会"适用范围较广,不限于此。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湮没:(逐渐)埋没。"淹没"适用对象多为具体事物,而"湮没"适用对象多为"名声""才华"等抽象事物。期间;某个时间里面。其间:一指那中间;二指某一段时间。"期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时间段,一般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特指该段时间,如"鸦片战争期间""辛亥革命期间""九五规划期间"等,但它不能单独使用,而"其间"则可以作为插入语,单独使用。"而后"与"尔后":相同点:都属于同音异形词,词性相近,连接两个句子,表示事情的先后发生,意为"以后、然后"。此时,两者可通用。不同点:"而后"不能单用,即不可作独立语,其后必须紧跟句子成分,而"尔后"可作独立语,可用逗号与其他成分隔开单独使用;另外,"尔后"还可作定语或状语,分别修饰名词或动词,表示"从此以后、今后、后来","而后"没有这一用法。)5B(A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句末补充“的途径”等;C“杜绝…不再……”,双重否定不当;D“多年以来的夙愿”语意重复)6C【解析】A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B后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因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D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7A、C两处成分赘余,应删去。D处增加"内容"一词,表意才清晰。E处可用"这些东西"代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使语言简略。《装在套子里的人》答案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第一课时1、(1)结局:别里科夫两个月前去世  (2)开端:别里科夫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3)发展:别里科夫的婚姻风波(漫画事件和骑车事件)(4)高潮: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争论  (5)尾声:埋葬别里科夫大快人但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别里科夫2、有形的套子:(生活方面)①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异于常人)②戴黑眼镜,耳朵用棉花堵(隔绝人世)③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害怕刺激)①伞、表、刀装在套子里(惶恐不安)②坐上马车,支起车篷(战战兢兢)③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与外界融绝)无形的套子:(思想方面)①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②禁止学生晚九点后上街;③担心开建戏剧俱乐部、阅览室、茶馆等;禁闭开除学生(顽固保守)④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守旧)⑤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害怕变革)总结人物形象:别里科夫是一个为自己制造套子隔绝人世的可怜而可笑的人物形象。他反对和害怕现实的一切变革,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沙皇反动政府的忠实拥护者,他生活在知识界,起到了沙皇的警察密探所起不到的作用,是反动知识分子的典型。1、A2、C3.(1)√(2)×(3)√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讨论:别里科夫的“套子”产生的原因,是自身原因还是社会原因?是教育原因还是性格的悲剧?别里科夫躲在“套子”里是因为恐惧变革而逃避发展变化的社会,还是因性格孤僻而拒绝丰富多彩的生活?小说主题的归纳:可以从两个方面归纳—1、社会的角度: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职。别里科夫能辖制小城的人们,其根源就在于有反动政府作为他的后台;2、个人的角度: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恐惧社会进步,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他在政治上成了反动政府的卫道士;他在现实生活中,也因为和众人格格不入而孤僻一声,最终孤独地死去。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1.A2.C10 第三课时(一)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1)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2)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3)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二)细节描写如:摔下楼梯、哈哈哈大笑、笑之后的心理描写等等。这些细节和《守财奴》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更好的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1.(1)D(2)C(3)C2.D《滕王阁序》【课后作业】1a2c3c4d5d6c7【胜友如云】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高朋满座】出自王勃《滕王阁序》。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物华天宝】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最早见于《史记》。【逸兴遄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天高地迥】迥:远;形容极其高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命途多舛】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冯唐易老】出自《史记·冯唐列传》,比喻仕宦不得志。【老当益壮】出自是《后汉书·马援传》。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是《后汉书·冯异传》。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也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涸辙之鲋】出自是《庄子·外物》。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投笔从戎】出自是《后汉书·班超传》。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高山流水】出自是《列子·汤问》。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3、通假字(在文中标注通假字)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异义①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屁。②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③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没有钱,穷困。④所赖君子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式。⑤阮籍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数;今义:肆无忌惮。⑥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⑦谁悲失路之人古义:同情;今义:悲伤。10 5、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2)使动用法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来。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舞。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委屈。窜梁鸿于海曲窜:使……出去。(3)名词用作状语雄州备列,俊采星驰星:像流星一样。(4)名词用作状语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看,望。(5)副词活用动词尽东南之美尽:都包括。(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尽东南之美美:才俊。1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