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说课稿一、说教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项羽之死》《项羽之死》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部”自主赏析的第三篇课文。单元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这一单元主要学习的是《过大孤山小孤山》、《庖丁解牛》、《项羽之死》和《阿房宫赋》,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注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感;把握人物形象的特性、理解塑艺术形象塑造的手段;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实词、句式。本文的语言、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性强,学生对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并不陌生,应该容易进入角色。(二)说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②理解文章内容,联系所学同类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力目标: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读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4、过程与方法①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所知的项羽的资料,准备课堂发言“我所知道的项羽”。②合作学习:课堂交流之后,归纳总结司马迁的观点,并做一番自己的理解。(三)说重难点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归纳人物性格特征。难点:分析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二、说教法和学法(一)教学设计理念以学校提倡的高效教学和分层教学为准绳,注重导学案的运用,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导为主。(二)学情分析我所执教的是高二文科普通班,成绩在全年级水平较低,基础较薄弱,具体到班级内部学生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较弱,但他们上课时语文兴趣还是有的,但参与意识不够强。(三)教学方法过去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教师设问、逐段研读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再教这篇课文,结合近年来我校倡导的分层教学和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主要采用教师设问,积极引导,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本课教学,在教与学时间的分配上注重老师少讲解学生多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增长知识获得能力。(四)学法指导 学法:采用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方法,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的、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提高对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的品读能力。由简到难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
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三、课时: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成功的悲剧英雄,它犹如一条巨龙,翻江倒海、叱咤风云;巨鹿之战,27岁的项羽破釜沉舟,勇冠三军,成为天下注目的英雄;鸿门宴上,项羽刚愎自用,坐失良机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四面楚歌声中,31岁的西楚霸王,又将怎样演绎自己的人生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项羽之死》。(板书课题)(二)知识检测1)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质疑问难。 2)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字词正音,翻译全文2、在文中司马迁选择了哪些重大历史场景来描写项羽?垓下之围项羽之死东城快战乌江自刎第二课时(一)文本赏读: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往往缺少抓手,这是老师要善于设置情境,教给学生方法。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就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创造人物形象的。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品味那些语言特别的形象。并且动笔讲你们品味到的形象写下来。(此情节主要是学生来做,从文章情节或者人物语言中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示例:如:第一段主要情节:垓下被围四面楚歌——慷慨悲歌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是: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第二段:写垓下突围、被困东城【以下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分析学生分析(预先设计)】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第三段:写东城溃围之战三次行动: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汉军——皆披靡(提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项羽的勇猛。)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第四段:主要情节写自刎乌江(提问):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明确: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二、讨论:1、项羽面临失败时,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怎么复杂的心里?2、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真是“天之亡我”吗?你认为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三、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有关本课文言基础知识的练习题;2、思考:“项羽之死”给我的启示。3、积累归纳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第三课时课文的解读一、合作探究:1、请学生评议项羽这一人物形象、他的事例给我们什么样的警示(肯定的否定的都可。主要是要有一定的依据)。评议:警示:1)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人心者失天下。2)要善纳良言,遇事要斩钉截铁,当断则断。3)要深思熟虑,不可逞匹夫之勇。4)要善于用人,不可过分自负。5)生命珍贵,不能轻易放弃奋斗。2、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的评论:课后有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大家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那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明确: 1)杜牧对项羽的评价:男儿当包羞忍辱,能屈能伸。2)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劳师哀兵,败势难回,不可卷土重来了。3)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做人必须要有尊严节气。生作人杰,死为鬼雄。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沽名学霸王,不知勇追穷寇,放虎归山啊!5)司马迁: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二、拓展迁移:
学生平时写作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作文时不会运用事例。针对这一情况,我设置了这一拓展延伸。目的是指导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怎样用好典型事例。1、从这些材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2、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明确:1)要有理有据;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3、写作训练(时间:10分钟)(投影) 要求:1)100字左右;2)引用一句名言;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4)点评事例;5)联系现实。示例:1)(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2)(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3)(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以突出观点。】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学生练习:练习巩固:1、 课后习题第二、三题。三、总结:铁骨柔肠的项羽死了,骁勇善战的项羽死了,义薄云天的项羽死了,他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乌江为之呜咽,苍穹为之黯然。他的死是高贵的,他的死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与审美价值。这是英雄最完美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