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司马迁A区孔涛制作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说教材《项羽之死》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部”自主赏析的内容。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这篇散文在创造人物形象上就非常有代表性。学生们在高一时已经学过《鸿门宴》,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有了一些知识储备。这篇文章则记述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这篇文章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项羽的性格,表现了他令人唏嘘感叹的悲壮谢幕!可以说,项羽这个形象在司马迁笔下得到充分地诠释。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②理解文章内容,联系所学同类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所知的项羽的资料,准备课堂发言“我所知道的项羽”。②合作学习:课堂交流之后,归纳项羽性格特征,尽可能做一番自己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用历史的眼光评价项羽的性格与命运。
说学习重难点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归纳人物性格特征。难点:分析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说教法与学法教法:在诵读——讨论——探究的教学思路下,我采用的教法有:问答法、诵读法和讨论法。学法: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的、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的品读能力。
说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先放一段《乌江自刎》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激动、悲壮的气氛中,并让学生对这段故事有个简单了解。(预设材料)项羽起兵时二十四岁,自刎时三十出头,项羽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许多故事、成语和话题。比如:破釜沉舟、衣锦夜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和无颜见江东父老等。李清照的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下令无数读者拍案长叹的楚霸王最终惨败的一段人生经历。
项王军壁垓下直夜溃围南出令诸君知天亡我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设营驻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溃使动用法,使……亡读wàng,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句式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我渡何为?麾下壮士骑者八百余人。省略句,状语后置疑问代词宾语“何”前置定语后置文言基础知识
卒卒买鱼烹食鲁肃闻刘表卒然今卒困与此五万兵难卒合乃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家祭毋忘告乃翁若事不济,此乃天也士兵死终于、到底通“猝”,仓猝、突然就才、仅你的是一词多义
教学任务:合作探讨分析从故事情节解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整体感知问:在本文中司马迁选择了哪些重大历史场景写项羽?
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文中叙写的几个主要场面情节梳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惊—起—饮—歌—泣优柔寡断多愁善感儿女情长
东城快战田父为什么欺骗项王,这说明什么问题?2项羽说“天亡我,非战之罪”,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点?3这一部分,运用哪些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快战”与“决战”快战和决战是不一样的。决战有胜负之分、一决雌雄的意思,也就是还有求胜的想法,快战则只求痛快于一时,不过逞匹夫之勇而已,完全不计后果。东城突围,项羽兵剩无几,面对失败,他认输但不服气,认为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因此,他的快战目的不是为了胜利,而是证明自己。与其是说战斗,不如说是表演。“天亡我,非战之罪”描写出他刚愎自用,缺少自我反省精神的弱点。
拒渡赠马赐头知耻重义心地仁善视死如归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骁勇善战有勇无谋豪侠义气暴虐之手妇人心肠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天命还是人为?
项羽的悲剧警醒我们: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失人心者不能得天下。2.要善纳良言,遇事要斩钉截铁,当断则断。3.要深思熟虑,不可只凭匹夫之勇。4.要善于任用人才,不可过分自负。
小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1、要有理有据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作业:课后第二题
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