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学段:小学学科: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册:五年级下目录:5.祖父的园子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目(知识点):1.通过品读第17自然段,体会自由、快乐的情感,迁移作者写法,想象练笔。2.由园子中的自由快乐生活出发,猜想、了解萧红以及其《呼兰河传》,引起孩子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所在省级工作坊名称:浙江潮所有小组名称:杭州组学情分析“生命的园子”:作者采用白描的写法,如数家珍似的将园子里的所有东西一点点地描摹与刻画,而这一切东西在萧红笔下似乎都有了光泽与灵性。这个园子里有诱人的蜂蝶,有神奇靓丽的榆树,活泼可爱的倭瓜、玉米……在这个园子里的一切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可以说,这个园子既是一个自由的天堂,又是“快乐”的泉源。在这里,我可以与祖父快乐地游玩,可以随意地瞎闹、乱闹;在这里,留下了太多太多我和祖父的欢笑声;在这里,留存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也是唯一美好的记忆……本文以散文的行文特点,诗化的语言,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再现自己曾经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另一方面,从本文的出处以及作者的身世背景来看。本文选自萧红绝世之作《呼兰河传》中的第三章。这一章中开始出现整本小说中的第一个正式的人物——“我”的祖父。《呼兰河传》写成与1940年左右,这时,萧红作家因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阔别自己的故乡十几年了,此时,她身处异乡,感受着祖国正在遭受着战争的灾难。带着国破家亡的忧伤,再加上自己贫病交加,内心涌现出一个女性作家的片片柔情——这个时候,她更希望自己能在心灵上得到精神的慰藉。而在她的记忆中,给过她最美好的温情记忆的,无疑就是自己的祖父。可以说,萧红作家的一生可以用命运多舛,坎坷艰辛来形容。不管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但是,这篇课
文中,我们读到的却只有自由、快乐。以及那个慈祥、和蔼、爱笑有耐心的祖父。而这些美好的回忆,是作者。从本单元看本文的价值和意义:这个单元的专题是“美好的童年”,取材都是以童年的视角,关注童年的生活。每篇课文都洋溢着童年的纯真与美好。所以,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应该是这个单元教学目标之一。从表达角度关注,应该要学习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叙事以及写景的过程中的一种表达。理念支撑:1、长文短教:文本信息的梳理归纳、关键内容的品味迁移、一课一得。2、一篇课文、一本书、一个作家。3、言语的关照以及迁移运用——语用。4、学本:单元教学维度、文本教学价值维度、学生已有知识维度。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梳理归纳,理清课文内容;2、通过品读第17自然段,体会自由、快乐的情感,迁移作者写法,想象练笔;3、由园子中的自由快乐生活出发,猜想、了解萧红以及其《呼兰河传》,引起孩子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内容落点1一:揭题导入1、出示:《祖父的园子》2、引导质疑:预设:园中有什么,在园中做些什么,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二:整体感知:自由快乐之园默读课文:1、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又在园子里做些什么?请你拿起笔圈出相关的词语。2、交流明确: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为什么?揭题质疑;整体感知。内容落点2三:品读自由之园,快乐之源1、自由读读课文,从哪些地方最能读出这个园子里那自由的味道。2、交流,重点交流体会第17自然段。(读出自由、快乐的味道)指导朗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就爬上架从读中悟;从悟中写。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①指名读:谁能读出这份自由?②齐读;③师生配合读;④配乐朗读3、小结: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四:迁移练笔1、创设情境练笔:这个自由的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请你仿照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写一写下面这些小动物在园子里的自由生活。小蚂蚁、蜘蛛、蚂蚱、青蛙、蜜蜂、麻雀……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2、交流小结: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内容落点3五:回归园子,体会快乐1、引导质疑过渡:怪不得,作者叫这个园子是“祖父的园子”。怪啊!2、朗读: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摘花,我就摘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3、明确:()拔草()种菜()铲地()浇水(感受我的淘气、顽皮祖父的慈爱、宽容、爱笑)4、出示作者原作中的句子:“……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六:生命的园子1、有这样的祖父,有这样的园子,有这样的童年。猜想一下,萧红的一生应该是怎么样的?2、出示:萧红的命运十分坎坷,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颠沛流离和生活窘迫占据了她大回归文本,升华情感;追溯作者,寻求根源。
多数的时间。1940年,萧红客居香港,一方面贫病缠身,另一方面祖国、家乡正处于战争的痛苦之中,在这样的境况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不久后,萧红在香港去世。可以说,《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绝世之作。3、有什么问题?相信你能在《呼兰河传》中找到答案。3、出示齐读: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就没有了。我所写的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本文的教学内容,笔者是这样构建的:起点:学习归纳梳理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过程:1、围绕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自由与快乐,在此过程中,指导读好课文;2、品味课文17自然段,迁移学习作者典型写法。终点:联系《呼兰河传》,尝试从一段话到读懂一篇课文,到读一本书,到读一个作家。作业或预习作业设计必做:走进原著: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选作:走进作家萧红,阅读她的其他著作。自我评价理念决定教法,写法影响教法。笔者根据文本的特点,确立了以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为课程的价值取向,适度淡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高度重视对言语形式、文章写法的感悟和运用,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教学环节步步深入,使学生“得意”之时,也能得言、得法,实现了阅读教学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