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ID:932527

大小:39.4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6个生字,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初步感知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1.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深情。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标题你能想到什么?(预设: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想到文章主旨是“思念家乡”;想到李白的《静夜思》。)  3.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生于山东清平。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 学界泰斗”。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等。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生字过关,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我会认” 中的16个生字)  (2)理解新词。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  离乡背井: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平沙无垠:沙子无边无际。  2.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离开家乡后,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照应前文,将思乡情感推向高潮。  三、质疑难点,感悟深情  1.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是自己喜欢的句子。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梳理指导之后解决。  3.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第1自然段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做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 是依据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本文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4.学习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1)作者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进行过渡,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到了水。)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  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5.学习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1)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对比,文章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  6.学习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  思考:本文用“月是故乡明”作为结尾,作用是什么?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点明主题,使主题得以深化。)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呢?(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2.教师再次重申三个重点:对比、借景抒情、形散而神不散。  3.课下,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选自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故乡明月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再从对文章的疑问出发,逐步解决疑问。最后,总结散文的特点。学生总体掌握较好,课堂热情较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