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走进武汉
加入VIP免费下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走进武汉

ID:932552

大小:10.89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走进武汉 开卷语——魅力武汉万里蛟龙出云雾,一马平川开楚天。江阔波缓,月照千湖一白;地广人稠,日高十丈腾烟。迤逦而来兮,两江联袂抱三镇;缱绻而去兮,九省通衢襟八方。地控巴蜀吞昆仑,天连吴越吐东海。贯穿南北,出入利之车船;牵引东西,攻守险在天堑。寰宇形胜,鄂渚乃车之辐辏;天下枢机,江城是棋中天元。筚路蓝缕启天地,止戈为武照汗青。因武而昌,光耀英雄地;因汉而兴,际会风云天。水至此而留连兮,白云黄鹤,羡鱼米乡且永驻;凤在天而长鸣焉,高山流水,惟楚有材尽收来。   问我江城风物,丰姿若何?幸天公独眷,四美俱全。江是玉带两条,山有碧螺十座,湖撒珍珠百颗。天地云水,大美不言。仁者智者,得其所哉。佳木葱茏,山依水而伟岸;鳞波浩瀚,水依山而苍茫。风动霄汉,影弄青天。龟山、蛇山、磨山,遥相顾盼,商略开姹紫;长江、汉水、东湖,携手影从,合撰一春秋。东湖其大,百城艳羡;磨山其幽,令名播焉。甫走水之涯,又上山之巅。看不够江河行地,数不完日月经天。或阳春三月,莺飞草长,看云蒸霞蔚,天际长江送故友;或长空一洗,木落鱼藏,念天高地迥,云外高楼听鹤鸣。更夏日波壮,江城正当其时;冬日风劲,武汉飙举欲飞。百里江滩真壮阔,万家灯火不阑珊。名扬海外,岂惟芳草斜阳帆带影;美聚此中,还有玉笛梅花性通仙。对峙二山,虹桥飞架;鼎立三镇,气宇贯通。南行武昌,一街一胜迹,道不尽春华秋实;北走汉口,一巷一洞天,听不厌汉调楚腔;西去汉阳,一步一景换,写不完日异月新。古琴台上,琴弦愿为知音断;六渡桥头,慈父痴心盼儿还。长春观里,真人传讲玄妙法;归元寺中,罗汉接引有缘人。 One人文卷武汉历史文化Tow风光卷不可不游之地Three财富卷武汉特色小吃Four人物卷英雄名人小传目录社人三班2009201915吴迪 One人文卷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城市的魂,作用现在又影响将来。城市文化的积淀是重要的投资环境,投资者不会选择“文化的沙漠”,只会向往和钟情于“文化的绿洲”。社会长存,文化不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追寻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把握一个民族的历史脉络。泱泱大武汉——处两江四岸,三镇鼎立“九省通衢”,物华天宝;盘龙之城、黄鹤之乡,明清重镇、首义圣地;载录大禹治水、屈子行吟伯牙鼓琴、李白放歌的佳话;上演北伐战争、“二七罢工”“八七会议”、“浴血”抗日的史诗武汉文化——大气、厚重、为世人瞩目! 武汉是“水城”,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水域占市域面积四分之一 武汉是“古城”,有3500年文明传承史,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更添激情与活力 武汉是“诗城”,李白、崔灏、孟浩然、毛泽东等,都在这里留下大量流传千古的诗篇 武汉是“钢城”,新中国第一座自己兴建的钢铁企业———武钢,效益雄居全国第二武汉是“车城”,神龙轿车驶入家庭,声誉日隆 武汉还是“桥城”,坐拥大小桥梁1200多座——这些,都令武汉充满诗情画意和文化魅力 将目光延伸到沿江大道这些伟岸建筑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洞庭街、胜利街、黎黄陂路、车站路等等诸多与历史紧密相连的街道,仿佛仍然带着曾经的繁荣或沧桑坦露在世人面前,讲述那些被记忆的被遗忘的陈年旧事,还有那街道两旁一栋栋千疮百孔的建筑残骸,和他们几经修葺完善的模样,一遍又一遍的提示着世人他们见证着历史的光耀使命,而他们也作为一种符号记录了这个城市的曾经,沉淀成了它的表情,成为那些发生过的无以泯灭的历史足迹。更多相关请点击:【见证历史价值】历史风貌街区图片展武汉市108处优秀历史建筑名单拓展阅读:老建筑的魂雕刻时光 游黄鹤楼江湖山城云鹤楼,唐后文人多举愁。搜肠刮肚思超越,梦想于此拔头筹。百舸争流帆不现,楼毁楼建几春秋。夕日黄鹤当知返!鹅池为砚比字遒。 晴川两汉楼林密,芳草何限鹦鹉洲?江上时时三虹在,楼下夜夜灯火稠。 徜若诗仙今安好?焉能两字即回头!搁笔亭中我拾笔,非与崔颢争风流。更多相关请点击: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黄鹤楼重建开放20周年百科—黄鹤楼 武汉人曾以一座长江桥为自豪, 现在, 现代化公路上迂回交叉的立交桥,高架桥, 长江、汉江上架起的一道道人间彩虹将映入你的眼帘, 让我们对武汉市的桥梁作一次巡礼吧——去欣赏它美丽的形象, 领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深刻意蕴!更多请点击:武汉桥梁——江城风貌我们为什么打“桥”牌《武汉桥梁集锦》目录 武汉的历史画卷中记载着不朽的文化——这里有“盘龙文化”,件件殷商青铜器皿,展示着长江流域璀璨的古老文明,开启着江城文明之光;这里有“知音文化”,高山流水,琴台知音,千古佳话,铸就武汉人重情、践诺、守信的品质;这里有“木兰文化”,木兰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尊老美德;还有荆楚文化、三国文化、黄鹤文化、东湖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都浸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直到现代,令武汉人引以为豪的高校文化和“光谷文化”,都和珞珈、喻家、桂子这一座座山融为一体。——一切都物化在这残垣断壁、亭台楼阁与山川湖泊之中 武汉内蕴的城市精神,不断展示和升华着文化的境界与品位——这里有“首义精神”:武汉人敢为天下先,打响了推翻两千多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的第一枪,其爱国、民主、拼搏和创新精神永远激励后人;这里有“二七精神”:作为“二七”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施洋、林祥谦等烈士血沃江城,先烈们坚定的革命立场、革命勇气和大无畏牺牲精神,锻造了武汉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品格;这里有“抗洪精神”:1954年和1998年,武汉两遇特大洪水,江城人民齐心协力缚苍龙,铸就了可歌可泣的伟大抗洪精神。——武汉的城市精神,展示着武汉人英勇顽强、敢于献身的气概凝聚着武汉人敢打第一枪、敢做第一人、上下求索的勇气镌刻着武汉人民屠刀架脖、洪水漫腰仍刚直不阿、不屈不挠的特质 武昌首义广场武昌首义广场是1911年辛亥革命首先起义的地方,是武汉乃至湖北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标志性建筑。每一个来武汉旅游的客人,都会选择来这个地方观光游览,在这里你会亲身感受近一百年前湖北革命军的勇气和胆识。是这里的人们打响了反抗封建帝制第一炮,是这里的人们在起义军部分领袖被捕甚至彭、刘、杨三烈士被屠杀的紧急情况下发动的起义。如今的阅马场已经变成辛亥革命纪念馆,并且将原来建筑迁出,改造成这宏大的首义广场。 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汉 “二·七”纪念地——二七纪念馆 1954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暴雨洪水,百万军民百日拼搏,采取荆江分洪区分蓄超额洪水等一系列措施,战胜了多次洪峰,保住了荆江大堤、汉北大堤、武汉和黄石大堤等重点堤防的安全,保住了京广大动脉的安全。这一壮举不仅在抗洪史上影响深远,而且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战胜洪水后,毛主席欣然题词:“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对今后的防汛工作提出了立足于防的原则,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在武汉市汉口滨江公园江堤上。为纪念1954年防汛胜利而建,故名。建于1969年。面向大江,占地1160平方米。台基高4.9米,正面与两侧设宽大台阶,四周围以护栏。碑身高37米,碑顶立直径1.8米五角红星,下饰红绸、葵花簇拥天安门图案。碑身正面镶嵌乳白色大理石,上有用铝板镀金制成的毛泽东亲笔题词:“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题词上部红瓷砖上还嵌有毛泽东头像。基座正面镌刻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左右侧面为武汉人民抗洪抢险大型浮雕,构图完整,造型生动,气势雄伟。武汉抗洪纪念碑 特色文艺中华文化DNA中的“武汉话”武汉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有九项,他们分别是汉剧、楚剧、木兰传说、湖北小曲、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绣、木雕船模、高龙。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武汉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九个项目,可以看成是武汉人为延续中华文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汉剧和楚剧:戏里戏外的人生汉剧乃国剧——京剧之源,并直接孕育了京剧的形成,这是戏曲界公认的事实。不过,京剧后来发展远超汉剧。汉剧代表人物陈伯华曾偷看梅兰芳唱戏(这在当时被认为掉价),并被生生折服,后梅兰芳与她切磋艺术,成就另一段佳话。   作家方方曾感叹“汉剧好精致好雅”,她说汉剧“婉转优雅,高昂时有一股苍凉,低回时有几缕伤感,吐词唱字也并不似粤剧越剧难懂,应该是容易为南人北人所接受。”汉剧剧本多取材历史。而不像楚剧或者各种湖北曲艺,如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湖北小曲,内容多取材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武汉曾是全国闻名的戏码头。戏内戏外演绎过不少人生故事。武汉作家沈虹光曾推出中篇小说《大收煞》,写了楚剧艺人葛云仙的一生。小说结尾写道:“车水马龙浮尘攘扰,闹市中唯有葛云仙的声音稳住一片不动的白头,那声音沙沙的,带着心腑中挣出来的呼号,那拖长的声缕仿佛从魂灵中牵出了往昔的云片,依稀流移,那痛苦的闪烁,那压抑不住的情欲,这是每个衰落的生命都曾有过的。”武汉独特的龙图腾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而武汉龙文化又另有特色。   武汉高龙的发祥地在武汉市汉阳地区。武汉高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属切割式结构。其造型奇特,从扎制框架开始就讲求篾竹工艺的完整性;龙身则是由13或17个太极、八卦图形灯的灯节用绳串成一体,其表现出的和谐意蕴是其他龙的品类中所没有的。   武汉高龙的“开光显灵”与“升天入海”同其他民间民俗传统祭祀一样,都要举行庄重肃穆的仪式。高龙的舞法与所有的龙灯舞法不同,属于竖式舞法。高龙的舞技主要有:叩、扫、举、抖、顶、托等。而被人们称为神功绝技的“口衔齿托”则是舞龙技艺中难度最大、最为惊险的动作。扛起五六十斤重、五六米高的龙头,舞龙者须将高龙主骨底含在口里,由下齿托住,双手撒开,双手击合,双膝跪地,前后左右跪蹉,实为奇招。   无独有偶,汉绣传人任本荣先生有一样压箱宝“九龙腾江”。每幅绣品上都是一条腾云驾雾的猛龙。深蓝、靛青、金黄、暗灰、亮紫……一共九条龙。汉绣针法与国内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等“四大名绣”迥异,但极具地方色彩。用代表武汉绣文化的汉绣飞针走线绘就的九龙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完整的画卷,它具有地域性特点,象征着勇敢的楚地人热爱和保卫长江,守护家园。曾有企业想高价收购这幅“九龙腾江”,被任本荣婉言拒绝了。他说:汉绣文化中的意义和心血,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武汉人用自己的心眼勾画自己心目中的龙图腾,对中华龙文化加以有创意的发扬光大,这是武汉人对中华龙文化的独特贡献。 汉剧汉剧为湖北主要地方戏曲剧,也叫“汉调”,俗称“二黄”,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汉剧有上千个传统剧目,现存剧目仍有660多个,主要演出历代演义及民间传说故事。汉剧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两类声腔为主,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西皮、二黄在传统演唱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用调和特定腔。楚剧楚剧旧称“黄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名“楚剧”。流行于湖北,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在黄陂、孝感一带的竹马、高跷等民间歌舞及鄂东的“哦呵腔”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原是人声帮腔,锣鼓伴奏。1920年进入武汉后,受到汉剧、京剧的影响,逐步发展提高,形成了“迓腔”为主的板腔、高腔、小调三大腔系。评书湖北评书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块木头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流布于武汉、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湖北评书善于塑造玩弄权贵豪强于股掌之间的草莽英雄形象,风格幽默酣畅,语言流畅、华丽,描绘景物时常用韵律回旋有致的骈体,与叙述、对话时使用的生动口语辉映成趣。大鼓湖北大鼓与湖北评书不同,以唱为主,夹以说白,以鼓板为主要乐器,演员边击鼓边唱说,风趣幽默,通俗易懂。 新世纪、新机遇、新产业,武汉应高擎“文化武汉”大旗。“文化武汉”,就是以先进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产业支撑,用先进文化塑造城市,发展城市,使当年“因武而昌”的武汉“因文而强”,熔先进文化于社会诸领域,使文化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源,把武汉建成具有浓郁滨江滨湖特色和独特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建构“文化武汉”必须做到: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人才,造就文化市民。文化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也有商品的属性。既要讲正确导向,也要占领市场。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占领市场份额,就是占领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进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培植文化特有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破除“等、靠、要”等“观念性障碍”,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通过改革,以市场和业务为纽带,以优势文化企业为龙头,打破文化资源分散、地域分割严重的现状,整合部门、学校、企业、社区的文化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激发内在活力。发展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第一要务。武汉城市发展战略中,文化战略应成为重要的板块,而绝不能可有可无。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特别是要以大产业、大企业和大品牌为支撑,构筑武汉文化“高地”,形成报业、广电、出版发行、体育、旅游等一批能引领“先进文化”、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打造武汉文化产业“航母”,塑造充满活力的“文化武汉”的主力军,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文化人才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和品牌。屈原、李白、岳飞、张之洞等历史文化名人为武汉增色不少。新世纪、新形势,呼唤新的文化名人和时代“弄潮儿”。武汉要营造人才辈出和广纳贤才的土壤、环境,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既有“格”又不拘于“格”;既要培育队伍更为宏大、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名作家、名导演、名主持、名编剧、名记者,更要抓紧培育一批面向市场、锐意改革的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企业家、文化经纪人群体。培育文化人才,就是规划发展武汉文化的今天和明天。城市精神润物无声,市民素质折射城市文化。武汉上下几千年,依江而立,“敢立潮头”和“兼容并包”是城市精神的两大特色。要体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时代特色”的要求,在市民中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提炼、丰富城市精神,以城市精神造就新时代的武汉人。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和为贵,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不断丰富市民文化内涵,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提升市民理想追求、道德情操、文艺修养、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培育现代市民群体,培育现代人文精神,塑造文明的、文化的武汉人,使武汉人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胸怀和眼光,坚定、刚毅而相容相济,创新、进取而又脚踏实地,精明、练达而又高明豁达,直爽、坦荡而又诚实守信,洒脱、明快而又和蔼可亲。  武汉文化,魅力独具;“文化武汉”,任重道远。这需要各级领导不断增强文化意识、文化修养、文化经营管理能力,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共同去探索、去努力。“武汉文化”与“文化武汉” Tow风光卷在武汉,高高的法国梧桐,干净的柏油路面,这样的组合一直延续到视线的尽头。搭配上两旁古老的西洋建筑,这恰好构成了我幻想中最爱的街道样子。这样的街道适合散步;适合遐想;适合捕捉风情;更适合每一个游客走走拍拍。抬起头来,古建筑里有的住户在外面支起了长长的晾衣架,这梦境般的景色中自然的添加了些许市民和鲜活的气息。且不看那横卧大江的三条“巨龙”所展示的雄壮和气势,就看那轻风微拂、碧波荡漾的东湖,杨柳垂岸、波光潋滟,尤其是夏季,东湖的美简直令人心醉,能让每一个拥有初恋的人想起往事。还有武汉大学的校园也让人流连忘返。尽管我们没有赶上樱花烂漫时节,但林木浓荫、安宁雅静,却是读书求知的理想所在。名满天下的黄鹤楼经过多次修缮,如新建一般,给人的感觉倒不像是历史遗存了。 魅力东湖 武汉四大佛教丛林游 江汉路步行街和周围的西洋建筑群感觉更像是上海南京路和外滩的缩小版。江汉路窄而长,在西洋建筑第一层都是琳琅满目的橱窗,不少衣着入时的女人踩着高跟鞋悠闲的逛来逛去,颇有意思。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树枝掩映的路牌上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武昌有民主路,而民权路和民生则在汉口。三民主义这个中华民国的建国纲领在武汉更是巧妙的融入了生活。与和谐社会,解放思想等空洞的口号不同,这种思想就活生生的矗立在市中心的路牌上,我喜欢。一个城市可以被占领,但它固有的历史和人文是不会变的。步行街——街头的博物馆 江滩夜色外滩是大武汉最坚实的象征,也是这个城市最浪漫的表情。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在这个城市的脉络纹路下,潜流暗涌的是这个城市真实的品格和禀赋,是上个世纪初乃至再上个世纪末绵延流淌的鲜活的血,坚强的精神。在这里,感受外滩像个百岁的老者那样睿智,像个古稀的老妇那般慈祥,像个青年那样激情澎湃,像个少女那样婀娜多姿。藏于背后,像个虔诚的敬仰者那样付出激情和爱恋,就这一套小房子,拾起拥有百年历史却长久被遗忘武汉外滩。懂得感受外滩,方能懂得热爱武汉。 在武汉,有不少的老房子,它们静静地矗立着,近百年,却仍保持着优雅的姿势;它们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与沧桑,每一个构件,都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这些老房子,遍布在武汉三镇,又尤以汉口居多。它们有的是原租界区留下的公馆或者洋行,有的则是办公楼或者住宅区。雕花拱柱,细栏钢窗,一檐一杆皆是典型的西洋样式。又因那些喧闹的人声,而浸注了老汉口的各式风情。守望繁华——武汉老房子 Three财富卷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顺香居的重油烧梅,同兴里的油香,五方斋的麻蓉汤圆,福庆和的牛肉米粉,民众甜食的潽汁酒,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面窝,糍粑,欢喜坨,酥饺,油糍,糯米鸡······ 面窝豆皮米耙热干面热蒸糕煨汤武汉传统小吃更多请点击:武汉喊你来“过早” Four英雄卷壮哉!生为豪杰,死为鬼雄。通世俗而明礼节,怀忠义而笃孝行。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不煊赫于富贵之门;虽有运筹帷幄之策,不屈膝于权势之阶。心胸宏伟,体貌修长。如鸡群出彩凤,似乱草生仙芝。有上天逐鹰之志,下海擒蛟之胆。逢乱世而身不卑,处浑浊而志不陨。上报天子,下济黎民,损身陨命,无所希冀。恨是理之不行,恐壮志向之无闻。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汉族,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民族和亲使者——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今湖北省兴山县)宝坪村人。从小长得艳若桃花,聪明伶俐。清代诗人赞她:“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娥眉绝色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出神入化地活脱出昭君的美容与神采。17岁那年,正逢汉元帝诏示天下,普选美女。昭君被选入后宫待诏。当时的皇帝骄奢淫佚,除三宫六院之外,尚有数以千计的宫女,真是佳丽成群,美女无数。只好派画师为宫女们画像,然后看画像中意者点召。因此,一些宫女为了能得到皇帝的宠爱,不惜以重金贿赂画师。在众多宫女中,唯独王昭君不肯行贿。因而得罪了画师,被故意丑化,长期深锁后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前住长安朝汉称臣,主动提出愿与汉朝和亲,共保边塞安宁。这是当时汉匈之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如果相亲,便可彼此停息争战,共享和平。可是,生活在气侯宜人,物产丰富的中原大地,过着舒适生活的宫女们谁也不愿远离故土,嫁与异邦外族,到寒风刺骨,居无定处的塞外去过一辈子艰苦的游牧生活。然而,深明大义的王昭君,为了民族和睦,不使汉匈两族再起战乱。决心以个人之苦换百姓之乐,毅然“自愿请行”,出塞和亲。 千百年来文人写昭君,百姓淡昭君。关于昭君的诗歌、传说故事、画卷、散文,戏曲为巾帼之最。 陆羽(733-804年)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陆羽精于茶道,公元765年,陆羽终于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并因此闻名于世,被后人称为“茶圣”。   在《茶经》初稿写成之后,陆羽继续在江浙一带访茶,制茶,并对《茶经》不断进行订正、补充修改,到公元755年,《茶经》最后定稿。《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杨守敬(1839~1915)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泉币学家、藏书家。有83种著作传世,名驰中外。杨守敬,字惺吾、号邻苏,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 杨守敬是学坛公认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学识,运用金石考古等多种方法研究《水经》、《水经注》,历经四、五十年。集我国几百年水经研究之大成,撰写有代表巨著《水经注疏》、编绘有《历代舆地沿革图》、《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和《水经注图》等。   杨守敬是金石学家,又对目录版本学造诣颇深。撰著有《湖北金石志》、《日本金石志》、《望党金石录》等。编辑有《寰宇贞石图》、《三续寰宇访碑录》等。目录版本方面的著作有《日本访书志》、与人合辑的《古逸丛书》等等,都颇受当时学者名流的推重,至今也是少有的杰作。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著有《岑嘉州系年考证》《匡斋说诗》《天问释天》《诗新台鸿字说》《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离骚解诂》《敦煌旧钞本楚辞音残卷跋》《诗经新义·二南》及《释朱》等,并有《闻一多全集》出版。 李先念(1910~1992)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任国家主席。湖北红安人。抗日战争中,任中共豫鄂边区省委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和军事部长、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在武汉外围坚持抗日游击战争。项英(1898~1941)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原名德隆,化名江钧。武汉人。曾在武昌纱厂做工。1922年加入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曾任武汉工团联合会组织部长、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陈潭秋(1896~1943)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澄,字云先,湖北黄冈人。五四运动时与恽代英等在武汉领导学生运动。1920年参加创办武汉中学,和董必武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参加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任中共武汉地委书记,1926年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现武昌都府堤20号辟有陈潭秋烈士纪念馆。恽代英(1895~1931)无产阶级革命家。名遽轩,字子毅。武昌中华大学毕业,五四运动时在武汉领导学生运动。1923年到武汉参加团中央的领导工作,曾任武汉大学教授。其青少年时期故居在武昌双柏街。董必武(1885~1975)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贤琮,一名用威,字洁畲,号璧伍。湖北红安人。1920年在武昌创办武汉中学,宣传共产主义,并与陈潭秋等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一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等重要职务。熊秉坤(1885~1969)民主革命将领。名祥元,字戴乾。武汉人。1904年投湖北新军工程营,加入共进会,任工程八营总代表。1911年10月9日夜,率新军工程营士兵起义。1949年后,历任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刘歆生(约1876~1945)实业家。乳名刘祥,又名人祥。武汉市蔡甸人。开阜昌钱庄,经营农产品贸易、运输、矿业,资产渐丰。在汉口经营房地产,购置后湖几十里低洼地,逐步填高出售,成汉口首富,被称为“地皮大王”。谭鑫培(1847~1917)清末民初京剧艺术家。武昌人。艺名“小叫天”。辛亥革命前开始对所擅行当进行系统研究和改良,创“谭派”。其唱腔融徽汉于一体,悠扬婉转。且唱做、文武兼工,具有突出的风格。其他:熊伯龙(清代学者)、熊廷弼(明末名将)、吴伟(明代画家)、李善(唐代学者)等其他名人 ☆与岳飞相关的地名—岳飞街:现存唯一一条以古人之后命名的街道是岳飞街。原在法租界内,与车站路垂直交叉,上起黄兴路,下接中山大道。这条路原名霞飞将军街,是以法国征战亚非的将领霞飞命名的。☆与孙中山相关的地名:与辛亥时期有关的地名,首推汉口的中山大道、武昌的中山路,都是纪念孙中山的,此外,在汉口的桥口路南端以东,有两条南起沿河大道、北止汉正街的街巷,一名中山大巷,一名中山小巷。清末时其近处有座三庙码头,辛亥革命后码头改名为中山码头,这两条街巷也因此易名。☆与黄兴相关的地名—黄兴路:赫赫有名的黄兴也有经其名字命名的街道,位置在汉口车站路西,那条从胜利街到友谊街与垂直行的马路即是黄兴路。此路原在法租界内,形成于清末民初,两侧多是钢结构二至三层的红砖房,是军阀吴佩孚和一批富商的产业,法国人命名为巴黎街,抗日胜利后更名。☆与蔡锷相关的地名—蔡锷路:纪念讨袁名将的蔡锷路在汉口车站路下首,东南端为滨江公园粤汉码头。原在法租界内,称为福熙大将军街,1945年后易名。☆与张自忠相关的地名—张自忠路:在沈阳路下首有条张自忠路,与沿江大道、中山大道垂直。☆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相关地名—彭刘杨路:从武昌造船厂东大门往北,有一条从平湖门至阅马场的东西行马路,叫做彭刘杨路。这条路是纪念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中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三位烈士的。1931年在他们献身的湖广总署东辕门旧址,现在武昌造船厂东大门内建立了“三烈士亭”,亭中立石碑一块,上书“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9个大字。1991年值武昌首义80周年之际,武昌区人民政府举办首义文化节,在武昌阅马场树起了彭刘杨三位烈士的塑像,让后人瞻仰和缅怀烈士的英雄勋业。☆其他:①临江大道紫阳路至前进路段,从前称张江陵路;②武珞路上段(阅马场至大东门)一度改名熊廷弼路;③民主路解放前称胡林翼路;④陈其美路,原为俄租界领事街,1925年3月收回俄界时改名南皮路,纪念张之洞;⑤黄陂路,1946年为纪念黎元洪而改名黎黄陂路,因黎亦黄陂人;⑥一元路,在1946年曾经一度改名为林森路;⑦在合作路与黄陂路之间的兰陵路是以湖北新洲人、军阀萧耀南定名;⑧为纪念抗日中牺牲的烈士,1946年将原日租界的南小路命名为陈怀民路,燮昌小路命名为郝梦麟路,新小路命名为刘家骐路。名人相关武汉地名 卷末语——魅力武汉云藏岁月,水激雷霆。波澜壮阔一长卷,风起云涌大武汉!盘龙之城兮,发文明之轫;却月之城兮,有武汉之形。武汉有形,嘘气成云。锁西北,屏东南,华中第一盛;通有无,调余缺,东方芝加哥。千溪百谷为江一统,南腔北调尽汇楚津。采百家之蜜,成一家之长。踔厉英雄气,聚散天地资。孙权筑夏口,一世之雄也;岳飞屯武昌,至今怒发生。楚风汉韵,卓尔不群。屈子留忠魂,三步一反顾;钟期遗绝响,脉脉传精神。崔灏题诗,李白登楼。魁星长耀,文采飞光。及至洋务飙起,中体西用。居功至伟,推张之洞。立足江汉,拨动乾坤。汉阳铁厂风骨在,自强学堂根基深。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颈可折,肢可裂。二七罢工,施洋喋血。斯人已矣,浩气不灭。两党合作,北伐铁军,扬威汀泗桥;国民政府,迁都汉皋,光复英租界。军校首招女子,农运广植根基。宁汉合流,陡生变故;八七会议,力挽狂澜。七七事变,炎黄子孙同临危难;二次合作,统一战线共御外侮。空中勇士,呼啸长天;献金运动,感动中外。八路军办、新四军部,前线后方之枢纽;《新华日报》,孩子剧团,救亡图存之尖兵。三镇响彻救亡曲,全国保卫大武汉!一九四九年江城得解放,五月十六日古木逢新春。沉沉天幕,豁然澄彻;巍巍古城,焕然一新。曾经昌于武,今更盛于文。高校人称京沪汉,光谷媲美中关村。校宇相接,绿云片片;书声相闻,雏凤群群。飞檐斗拱,大师云集,百年武大乔木参天;电化声光,俊才鹏举,锐进华科朝气蓬勃。文学汉军,自发汉音。既有汉韵,亦达民情。文教既盛,城市亦兴。摩肩接踵兮,汉正街川流不息;香气扑鼻兮,户部巷小吃琳琅。余音绕梁兮,老汉剧又发新声;笑语喧天兮,吉庆街重焕青春。何谓江城?以水为根,以水为魂。至柔至刚,乃雨乃云;不积不深,不导不行。江城之人,得水之灵;江城之心,秉水之性。水与人,如切如磋;人与水,如琢如磨。一九五四、一九九八,两大洪水,浊浪排空。斯人爱水,更爱斯城。万人空巷,众志成城。风雨同舟人墙在,狂飙怒号长堤巍。天公感喟,水亦称臣。龙王庙龙王低头,险堤处险情不回。如今岸锁烟水,尽可信步闲庭。紫云晴日耀金鳞,水映笑脸;清风大江流月影,云携歌行。美哉!人水和谐新境界。中部崛起,舍我其谁?交通、流通,两通并举;制造、服务,两业齐飞。滨水生态,恬美家园。高楼挂云车若水,新意叠出才涌泉。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成旗舰;东湖高新区,光电产业冠群伦。武钢、武烟、武船、武锅、武重、武石化,“武”字号享誉海内;东风本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系名满中华。光博会、文博会,目不暇接;杂技节、渡江节,声誉鹊起。昔日一桥飞架通南北,今天彩虹鳞栉舞长空。水陆空立体交叉,东中西浑然一网。路漫漫勇立潮头,风浩浩直挂云帆。千金一诺,江汉朝宗。城贵有气,气贵在锐,锐不可当:魅力武汉,一路高歌;创新武汉,一鸣惊人;和谐武汉,一飞冲天!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