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期中复习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阿房宫赋期中复习答案

ID:932631

大小:3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课文内容梳理(1)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阿房宫的兴建与建筑的宏伟气象;第二段:阿房宫内的奢华生活;第三段:揭示秦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导致国家灭亡的命运;第四段:阐明“爱人”的治国之道,告诫唐朝统治者勿重蹈覆辙。(2)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为什么?两个层次,前两段描写极度夸X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后两段抒情议论,揭示全文主题,揭示秦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导致国家灭亡的必然命运,阐明“爱人”的治国之道,告诫唐朝统治者勿重蹈覆辙。(二)课堂聚焦:杜牧主X:“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试结合本文理解其文学主X。1、文中1、2自然段的描写极尽铺陈(详细地叙述)之能事,请概括两段分别描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第一段:(1)阿房宫的建造背景:时间(六王毕,四海一)、地址(蜀山兀,阿房出);(2)宏伟壮丽的建筑气象:规模(宏大)、建筑(精巧)、歌舞(盛大);第二段:(1)美人之多、珍宝之富、生活之奢。2、..word.zl- .-作为一篇颇具代表性的赋文本文语言词藻华丽,富有文采,细读文本描写和议论的段落,分析作者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举例分析其作用。表达方式:叙议结合;表现手法:铺陈、铺垫、类比、对比修辞手法:夸X、比喻、对偶、排比。3、本文描写段落在先,而于结尾部分抒发议论,文章这样布局有何用意?从全文看,虽以铺陈描写为客笔,抒情议论为主旨,但在前两段描写时,却用尽工笔,以华美的文辞,丰富的比喻,极度夸X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在铺陈描写的基础上,后两段抒情议论,揭示全文主题,显示作者的见解和写作意图,见出褒贬之情,讽喻之意,前两段为后两段X本,后两段是前两段的深化、升华、归宿。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使得文章有景有事有情有理,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四)课后巩固阅读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①骊山北构而西折(建造)②廊腰缦回(萦绕)③高低冥迷(分辨不清)④春光融融(和乐的样子)2.翻译文中画线句。(16分)①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答:走廊宽阔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楼阁各随地形起伏,又向中心区攒聚;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word.zl- .-②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答:盘旋,弯曲,像蜂房,又像水涡,矗立在那里,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③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答: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双层通道凌空飞架,不是雨过天晴怎么出现了彩虹?④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答:宫人在台上唱歌,歌声响起来,好像充满了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宫人们在以工代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寒冷。3.选出词句解说不当的一项( A  ) A.从“明星荧荧”到“焚椒兰也”,作者连用四个比喻句构成一个排比句,极写宫女之多,从侧面写出了统治者的荒淫。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写出了宫女们的惆怅心理;“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运用夸X手法既写出了宫女的不幸,又写出了统治者的荒淫。C.“收藏、经营、精英”在文中都是金玉珠宝之意,“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既写出宫中珍宝之多,又写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D.本段文字着眼于阿房宫中的“宫女之多”“珍宝之多”,运用排比、夸X手法极写秦统治者豪华奢侈的生活,从中可以窥见秦亡的迹象。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6分)①奈何取之尽锱铢(怎么)②管弦呕哑 (声音嘈杂)③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克)④秦人不暇自哀 (来不及)⑤族秦者秦也(灭亡)⑥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word.zl- .-5.翻译文中画线句。(12分,每句3分)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答:戊边的士兵(陈胜吴广)一声呐喊,函谷关就被攻克了,楚人项羽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作了一片焦土。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答: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并不是秦国;灭亡秦国的是秦国自己,并不是天下的人。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答:假如秦国人能再爱民惜六国人民,那么可将帝位传递三代甚至万代,世代做君王,谁能将它灭亡呢?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答:秦国人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而让后来的人哀叹;后来的人哀叹它的灭亡却不引以为戒,也会让更后来的人再来哀叹它的灭亡。6.第一段文字重点写什么?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答:揭露秦统治者穷奢极欲,滥用物力民力而导致速亡。为下文作者的“爱人”观点作铺垫。。7.第二段文字的中心观点句是哪一句?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答: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反面假设论证。8.第二段文字主要在写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答:借六国与秦不爱人民而速亡的史实告诫当今帝王以民为本。借古讽今。9.最后一句中的四个“后人”所指是否一致?请作具体说明。(3分)答:一、二、四的“后人”..word.zl- .-意思相同,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统治者;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人。文言基础知识巩固(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隔离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2、直走古义:趋向今义:行走3、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用尽心机,明争暗斗。4、落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5、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天气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6、明星古义:明亮的星光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7、经营古义:营聚的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8、精英古义: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优秀人才。9、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同情。(二)写出词类活用的意思: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XX(从骊山;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word.zl- .-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名词作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族秦者秦也(灭族,杀死一族的人)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动词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三)一词多义词解释: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④陶渊明独爱菊(喜欢)3、尽: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尽善尽美(副词,达到顶点)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竭尽)..word.zl- .-③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竭尽,全部用出)④触草木,尽死(全,全部)4、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5、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四)解释下列文言虚词:1.焉(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2.而(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3.其(1)代词。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2)代词,自己的,作定语。使六国各爱其人4.于(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到)(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表比较)..word.zl- .-5.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3)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代财物/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五)指出下列句式属于何种特殊文言句式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判断句)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省略句)4、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后)5、秦人不暇自哀(宾前)6、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赋的文体流变《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有“六诗”的提法,《毛诗序》称之为“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据X玄的注解,“赋”是铺的意思,即“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也不指文体。不过《诗经》中铺陈言志的手法,对于赋体的形成是有影响的。所以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赋用作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其中分别铺写了云、蚕、礼、知、箴五种事物,可以说是由铺陈发展到以赋名篇的肇始。但是,赋作为文学体制,则可追溯到楚辞。战国中期屈原的《离骚》、《九歌》等篇章,当时并不曾以赋题称,到西汉X向、X歆领校秘阁图书时,为屈原编集,始称之为“屈原赋”25篇,《汉书·艺文志》予以著录,同时还著录有“宋玉赋”16篇。楚辞与赋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后代文体分类常以辞赋合称,并认屈原为辞赋之祖。但楚辞与汉以后的正宗大赋在精神和体貌上又有所不同,所以后人也有将辞与赋加以区分的。要而言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就是赋的渊源。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word.zl-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与“诗言志”的传统相比较,赋的特点首先在于“体物”,即摹写事物。《诗经》里只有很简要的景物描写,到屈原、宋玉等人的楚辞作品中,写景的成分和技巧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赋体(辞赋)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骚赋指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以及后世模仿楚辞的作品。其特点在于抒情浓郁,意象瑰玮,声调绵邈,句中或句尾各用“兮”、“些”、“只”等语助词调节音韵。它还不象汉以后的赋那样注重铺陈事物,也没有形成很固定的体制。  汉赋主要指汉代流行的大赋,由枚乘《七发》开其端,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汉赋的特点在于极力摹写各类事物,一般都是长篇巨制,结体严密,气象壮阔,文辞富丽,好用典故难字,表现出一种典雅堂皇、肃穆凝重的风格,被视为赋的正宗。章法上多采用问难对答的形式,句式参差明显,韵文中夹杂散文,诗的气息大为减弱。  骈赋也叫俳赋,孕育于汉魏之际,而流行于两晋南北朝。它是汉赋的变体,所谓“三国两晋,征引俳词;宋齐梁陈,加以四六,则古赋之变矣”(《汉文典》)。骈赋的特点,一是骈四俪六,全篇均由四言六言的对仗组成,句式整齐;二是丽藻雅辞,三是两句一韵,依照章节内容的变换而转韵,格式较为固定;四是逐渐讲求平仄协调,富有音乐美;五是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失去了汉赋的宏廓气象。总的说来,骈赋由于注重形式华美,趋向绮丽,辞藻益茂,而体格渐卑,内容上的意义相对地削弱了。  到唐代,科举制度盛行,赋列入国家考试科目,于是产生了考试专用的试帖赋,叫做律赋。律赋在骈赋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仗与声律的工整严密,并对全篇字句数和韵式作了严格的限制。这样矫揉造作的作品,显然已失去了文学的真实生命,而作为利禄之途的敲门砖,其形式却一直沿袭至清末。  与此同时,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呈现出由骈俪返回散体的倾向,不讲求对偶、音律、藻采、典故,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称作文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等,都是代表作。..word.zl-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