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1、贴近生活,写真话,抒真情。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审题:作文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那么同学们在审题时就要注意“那一刻”和“长大”这两个关键词。“那一刻”告诉我们在文章中要突出让自己成长的细节,尤其是对表现文章主题的那一刻的刻画。而“成长”则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内心的触动,甚至是震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
审题长大的含义:孝敬老人、不再贪玩、体贴妈妈、独立自主、换位思考、面对问题的镇定和冷静。长大了,不仅是年龄的增长,体形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孝顺,学会了辨明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懂得了责任的真正内涵。成长——做了自己以前不能完成的事;开悟了自己以前不明白的道理;感觉到了自己由幼稚走向成熟(更担当、坚强、宽容、自信、爱心、坚持等)的变化。
选材1、应该写最近发生的事,以表现“长大了”的主题,并重点表现自己的进步,也可以选取“我”成长过程中的前后两桩事做对比,以突出“我长大了”这一主题。2、可以先写自己对“长大”的理解,并抒发自己渴盼长大的心情,然后写一件事例表明自己真正长大了。
选材引导:1、在挫折中成长(难忘的经历或锻炼)可以叙写一次沉痛的教训,一次失败的痛苦,抑或遭人误解的苦闷,诠释这些挫折的苦痛如何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怎样把你推向成熟,让你学会坚强、学会达观、学会锲而不舍。2、在反思中成长(理解爱、回报爱)成长的滋味五味杂陈,我们的烦恼可能来自生活中的琐事、繁重的课业负担、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埋怨、与同学的交往……假如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为父母师长想象,多为他人着想,多些冷静地思索和应有的谅解,我们的很多烦恼都可以释然。当你学会反思,体谅他人时,你就长大了。3、成长的路上,万事万物皆我师(人生感悟)一本书、一件事、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可以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契机和启示。
⑴在阅读中成长书能给我们成长全方位人生养料。比如:“我那紧闭的双眼是林海因为我开启的。吹去《城南旧事》表面的灰尘,回味英子的童年,‘英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当爸爸的花儿片片飘落,伴随着毕业的骊歌,英子长大了,不再是孩子了。成长之中总有些烦恼和忧伤、生死悲欢。堕落吗?沉沦吗?回眸英子的成长,我读懂了坚强。”⑵在生活小事中成长生活中的看似寻常的小事,只要你去体悟,也能供给我们成长的养料。比如吃苦瓜的情景和感受“没想到这东西入口虽苦,但至咽部便有一阵清凉,甚至有些甘甜,可谓苦尽甘来啊!人生不夜这般吗?成功与失败,就像者甘甜与清苦,但它们好像在遵守着一个定律:失败在成功前,甘甜在清苦后。⑶在自然中成长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万物静观皆自得”。倾听自然的心声,我们会获得许多平静的幸福和做人的启示。
洗刷完毕,就要踏上归途了。来到爸爸打工的陌生城市,这才真正知道了在外漂泊的艰辛。此刻,将要离开还真有点不舍。打开门,迎面扑来的是刺骨的寒风,我不由地拉了拉衣服。“天冷了,快把帽子戴上。”爸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戴好帽子,我回头看见爸爸穿着单薄的衣物。我想说些什么,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外面很安静,没有什么人。月亮还在西天斜挂着。走出小区,借着路灯的光,我看见爸爸的头发在风中扬起,一根根银丝显得那么突兀刺眼。爸爸才三十几岁啊!爸爸老了?!爸爸为我拿着行李,略显笨拙地在前走着,我两手空空地走在后面。突然爸爸停住了,原来前面有一个早点摊。爸爸买了一份早点给我。当我提出一起分吃时,他却笑着说“你吃吧!我不饿。都习惯了。”“都习惯了……”心里念叨着这句话,我的眼眶湿润了。到车站了。车站旁有一株桂花树,正盛开着黄色的米粒般大小的黄花,与我家窗前的桂花一般美丽、迷人。车来了,我默默走上车,耳畔又传来爸爸的叮嘱。汽车缓缓前行,回过头:爸爸站立在站台上的身影也慢慢模糊了。我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地夺眶而出,滴在那份早点上。那一刻,我懂得了许多。我理解了亲情,感受到了父爱。我知道,那一刻我长大了。那一刻我长大了
1.圈划错字,病句(5分,错字、标点1分,病句3分)2.作文是否有点题“那一刻”和“成长”,“那一刻”告诉我们在文章中要突出让自己成长的细节,尤其是对表现文章主题的那一刻的刻画。“成长”则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内心的触动,甚至是震撼。(0-15分,用波浪线划起)3.判断你所评改的内容记叙是否得当,重点突出。(0-15分)4.是否有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或恰当的修辞(有益于中心),请用双横线线画起。(0-5分)5.判断是否有及时的抒情议论(0-5分)6.书面、书写:5分
叙事硬伤:往往欠缺具体的描述,只是简单的汇报一个故事,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或复述式作文,缺少生活体验,缺少及时的抒情或者议论。记叙得当/重点突出:记叙文中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部分内容。(1)重点内容应该关系中心(2)重点内容应该详写(3)重点内容应该:让人身临其感具体形象的场面/具体的人物描写
那一刻,我长大了我是被铃声吵醒的。望了下有些灰暗的房间,无人。厨房里一抹橘色的光,笼罩着正在煮饭的妈妈。我揉了揉眼,踢踏踢踏地走向窗边,微微掀起窗帘的一角,太阳如诱人的咸鸭蛋般冉冉升起。分班,除了离别的伤感外,更多的是一股新鲜劲。想一想前刻还在嬉笑的伙伴却相隔甚远,又瞥了同桌一眼,心情莫名悲壮起来。众所周知,他是一个长舌妇,每当它在你耳边不停地说且普通话不标准时,你就恨不得往他嘴里塞个鸡蛋,或者拿灭蚊器灭了他。果然,不久后他就开始嗡嗡作响了。因为老师让我们自我推荐当班委,于是他开始焦躁不安。起初,他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要当劳动的干部”,但见别人抢占了先机,立马又变卦了:唉,我当什么好呢?换什么好呢?你说呢?此时的我早已紧张得手心冒汗,怎么会有心情管他呢,于是,我极不负责任地说:你当生物课代表吧。他脸色一沉,思索半晌,脸色凝重地起身,走上讲台去了。
天哪,他真的去竞选生物课代表了。他的普通话实在瞥脚得很,说的越正经越容易引人发笑。我的一句玩笑话,让他在同学们嬉笑中完成了他生平头一回竞选。我有些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尽量把头埋得很低。从他回座位的脚步声判断,此时的他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沮丧,尽管他必输无疑。这件事也没影响到他什么,他一如既往地好说是非,乱嚼舌根子。因为这件事我对他的聒噪视若无睹,但也更加瞧不起他,一个标准的“伪娘”。谁让我有对点不起他呢,只能听之任之了。时光总是逝去得很快,彼时耳边尽是他的聒噪,唉,看来我永无安宁之日了!那一刻,我才明白,做人做事一定要负责。
病因分析: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审题不清。例文中,“那一刻”表现得病不明显,甚至毫不突出。而“长大”之意在文中也只有在文末处一笔带过。怎样才能更好地符合文意?唯有审清题意,抓住问题的关键词,抓住要渲染的细节,并加以描写,这样不仅照应文题,而且更利于抒发内心的感受。
那一刻,我长大了分班,除了离别的伤感外,更多的是一种新鲜感。想一想前刻还在嬉笑的伙伴现在却相隔甚远,又瞥了同桌一眼,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众所周知,他是一个“长舌妇”,每当他在耳边不停地说着极不标准的普通话时,你就恨不得往他嘴里塞个鸡蛋,或者拿灭蚊器灭了他。果然,没过一会他就又开始嗡嗡作响了。老师让我们自荐当班委,他就开始焦躁不安了。起初,他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要当劳动委员,但见别人抢占了先机,立马又变卦了:哎,我当什么好呢?你说呢?讲台前,一位同学在口若悬河地进行自我推荐,而我早已紧张得手心有冒汗,怎么会有心情管他呢,于是,我极不负责地说:你当生物课代表吧。他脸色一沉,思索半晌,脸色凝重地起身,走上讲台了。
天哪,他真的去竞选生物科代表了。他的普通话实在瞥脚得很,说的越正经就越容易引人发笑。我的一句玩笑话,竟让他在同学么你的嬉笑中完成了他生平头一回竞选。我有些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尽量把头埋得很低。我完全做好了他责骂我的准备,甚至我都想好了要怎么反驳他,可是从他回座位的脚步声判断,此时的他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沮丧,尽管他必输无疑。后来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他,他一如既往地乱嚼舌根子,到处拉话茬子。因为这件事,我对他的聒噪只能视若无睹,谁让我有点对不起他呢,只能听之任之了。
时光总是流逝得很快,彼时耳边尽是他的聒噪,可不,一次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到了他旁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关于班级的趣事。不知谁提起了开学初的班委竞选,而大家又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他那一天的糗态。“你说就你那尖嘴猴腮的模样加上拙劣的普通话,怎么想到竞选班委的呢?”和他要好的同学很直白地抛出了问题。我心想:别把我供出来啊,我也不是故意要给你出馊主意的呀。大家要是知道我出了这馊主意,肯定会瞧不起我了!那一刻,我多希望我可以隐身不见。就在我忐忑不安时,耳边传来他清晰的话语:“我就是一绿叶,纯粹就想着衬托你们这些大红花的。你们也不想想,就我这张嘴巴,能当什么班干部啊!”说完,大家捧腹大笑。
其实,他是一个很上进的学生,他一直想当班委,为班级服务,为同学们服务。要不他也不会把劳动委员当作首要选择。劳动委员多烦人啊。可是他却愿意做。可惜的是,他是多么信任我而我却没能给他正确的意见。如果我鼓励他竞选劳动委员,就凭他的人缘,胜算还是很大的。最让我懊恼不已的是他竟一点儿也没有责怪过我。这一刻我才明白,做人做事一定要负责任。
升格小结:文章在做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从内容上,更契合文题了。作者紧紧扣住“那一刻”和“长大”展开叙写。只是作者的叙写又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直接描写,在突出“那一刻”的同时多通过文中“我”的心理活动来侧面表现他的善良,通过描写同学们的言语来体现他说出那一句话的可贵,从而更加突出文章的主题。从结构上看,叙述紧凑,开门见山,人物直接出场,避免繁冗拖沓,而在文末处点题,可谓水到渠成。
(一)那一刻,我长大了阳光洒下来,那么明亮,那一刻,我意识到,我长大了。雨天,我踱步在湿漉漉的地上,每踩上一步,地上就会溅起一片水花,紧接着泛起一片波澜,此刻的我异常烦闷,因为妈妈在雨地不小心滑了一跤,手骨折了,现在在医院里。图1-3妈妈不让我去看她,怕耽误我学习,但我一写完作业就去了医院,看见躺在病床上的妈妈手上缠了一圈又一圈的纱布,我不由得心痛起来。妈妈的眼里布满了惊讶与欣喜,然而嘴上却问道:“你怎么来了?作业写完了吗?”我点点头,坐在她床边,把提在手中的饭菜放在桌子上打开,喂给妈妈吃,妈妈的眼里满是欣慰,我看着她,笑了,此刻的她就像小时候的我一样,被仔细的呵护着。吃完饭后,我倒了温水,轻轻地捧起她的脚,放入水里,我看见,她的脚底长了许多厚厚的老茧,是为我而忙碌的吧?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你长大了!”妈妈的话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抬头,看见妈妈微笑的眼眸,我点点头,我长大了!我不再是那个无知、幼稚,需要爸爸妈妈保护的小孩了。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的羽翼渐渐丰满,从今以后,我将撑开我的羽翼,直到可以为爸爸妈妈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为他们遮风挡雨,就像曾经他们保护我一样。我倒了盆里的水,它们随着我童年的稚嫩与无知慢慢流去,那一刻,我意识到我长大了……评析:这篇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就像一杯普洱,品尝过后,余味不绝。文章的亮点在于细节描写,从地面上溅起的水花,到每次端详妈妈时的心理,都细致入微,令人称赞。
(二)那一刻,我长大了想想刚刚成为中学生,在十几年的人生途中,有没有因为一个瞬间、一件事而让自己的心智得到成长,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长大呢?在这安静的课堂,我自问道。于是,记忆也如影像回到了那一刻,桢桢闪现在我的眼前。放学路上,我遇到了一个老人,他安静地坐在那儿,前面放着一个纸盒子。“这老伯肯定是想凭着自己的年龄和那副可怜样,来博取别人同情,骗吃骗喝。”已见过一些世面的我就给这位老人下了这样的结论,带着几分嘲讽走了过去。老人年龄大约五六十岁吧,蚯蚓似的皱纹爬满了他的脸,两鬓也有了几分白,一对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几丝光芒,眼睛上一对浓黑的蚕眉。他竟然没有手!此刻他正用脚握着毛笔写书法,旁边一堆作品,上面的行楷个个端庄流畅,让人自叹不如。此时我不禁再次细细打量起这位老伯:这位老人,可能是因为一次偶然的事故而失去双臂,但他不像某些残疾人那样自暴自弃,或者只知道等待社会援助,而是选择了与命运拼搏。通过拼搏,来赢得社会的尊重与敬佩。老人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一个人的得与失是持平的,在某一个地方失去一些东西时,也会在某一地方收获一些东西。人生,注定不是一帆风顺,总会经历一些波折与坎坷。就像这位老人,毫不胆怯退缩,而是勇敢上前面对。是呀,与其在上帝为你关闭的门前徘徊留恋,不如去上帝为你新开的窗前寻找新的天地!看着老人,我萌生一丝敬佩,心底的暖意也随着扬起的笑容四散开来。我知道,那一刻,我长大了!评析:文章的亮点在于选材,从身边的见闻着手,结合自己的感悟,来展现长大的含义。人生本是如此,似乎无路可走之时,依然存在希望,欠缺的只是向前的勇气和追梦的勇敢。
(三)那一刻,我长大了鲁科函曾经,我是那么想要长大,以至于梦中都惦记着,向着四周呼唤:“我想要长大!”——题记每次,当我想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是会摇着头反对,然后重复着同一句话:“等你长大了再做。”每一次遭到拒绝后,我就多了一份对于长大的渴望。那时,我对长大不求甚解,只是想着长大后能做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迈出的步伐越来越快,身子跟上来了,而思想却没能跟上,它依旧在我身后以老年的步伐行步着,那时的旧想法,就跟在它的身后。我已忘记了“长大”。进入了中学,我的脾气变得异常古怪:在学校里寄宿时,都曾经一个人偷偷地掉过眼泪,怀念着家的美好;等到了周末回家以后,又觉得父母十分的厌烦,总想顶撞他们……一直这样,不断的重复。图1-5在那一次劳技课上,我第一次有了想亲手做礼物送给父母的念头。于是,一口气买下了许多的花,幻想着那一个梦幻般的花篮。我就怀揣着那样一颗心,开始小心翼翼地编织我对父母的爱,全然不知,我的思想开始快步追上我的身体。等我做完一切之后,捧着那个花篮,也捧着那一颗心,却又不知如何向父母诉说,我第一次觉得语言的匮乏。母亲主动抱上我时,我顿时打了一个激灵,感觉我的身体转身过去,奋力奔跑,与我的思想拥抱在了一起,那种久违却又不变的感觉,终于又回来了。我终于明白,长大其实就是对爱的回赠。那一刻,随着思想的回归,我终于长大了。评析:这篇文章的亮点在于构思的巧妙。思想的滞后,让小作者对于“长大”充满了渴望和疑惑,但当懂得回馈爱的时候,思想回归,与身体同步,终于意识到了成长。
【考场优秀作文赏析】一刻,我长大了过去,我常俯视卑微的生灵。可是今天我才发现,原来生活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仰视。——题记轻轻踩死一只蚂蚁。看着它的身体蜷缩起来也不过一粒米大小,我内心充满了鄙视。是啊,身为人类的我们该有几千亿个蚂蚁密密匝匝排列的大小啊!一种优越感不由得升起。这被人类俯视渺视的生灵就是懦弱得连失去了生命也无法抵抗的。可是当我看见那只蜗牛奋力向上爬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许多。这是一只蜗牛。这是一只普通的向上爬着的蜗牛。这是一只迎着月光拼命向上爬着的蜗牛。他背着沉重的壳,显得那么吃力,整个身体那么缓慢的爬行着,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头努力的往前探着,整个柔软的身体被拉得足够长;然后尾巴轻轻一收缩,它爬过的路线便湿漉漉的,闪着一缕缕银光,这算是挪动了一步。举止如此艰难,行动如此不便,可它仍然不灰心的执著向上爬着。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从那铁牢里伸出的一双血肉模糊的手,渴望外面的世界?那么柔软的身体在塑钢窗上磨着,这跟人走刀尖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不明白是什么让蜗牛有如此大的勇气,忍受着切肤之痛,勇敢爬行?几场春雨之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花坛边会突然冒出许许多多的蜗牛来,草丛里一团,树叶上一簇,这足以让我们欣喜不已、欢呼雀跃。但可恶的是那些男孩子,他们把蜗牛壳踩的踩,扯的扯,我们以为那蜗牛准活不成了,然而不多时,蜗牛有从破碎壳中,艰难的探出脑袋,仿佛是一个刚刚苏醒的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病人。蜗牛只带着那软绵绵的肉体爬行,遇到草叶,他会很笨拙的躲开。是啊,试想一个人没有了指甲,碰到再柔软的东西,也会生疼。“啪——”的一声脆响,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原来是蜗牛从墙上掉在了桌子上,这可怜的小家伙,大概摔得不轻,已吓得半死。头和触须都缩进了壳里,只露出它的身体,那长长的痕迹,仿佛是他留下的眼泪。成功近在咫尺,却又在一瞬间变得遥不可及。出于怜悯,我把它轻轻放在窗沿上,但在一刹那之间,我发现我做法的愚蠢。于是,我将蜗牛轻轻揭下,放在桌沿上。我想:自我的苏醒,永远胜过他人的帮助。不多会儿,我抬头看蜗牛,发现它已不见了。再看看窗沿,它的一半处,一只蜗牛正艰难的爬着。在皎洁的月光下,这只蜗牛显得那么伟大。我不禁仰视着它,一刹那间,思绪如蜗牛爬过的微湿的痕迹般散开。蜗牛不是一向被我所藐视的么?然而,蜗牛却有着我没有的精神:他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的仰视,不断的进取。最后终于成功。即使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它却仍不居高临下,沾沾自喜,因为他明白:俯视往往会使自己被狠狠地摔在地上。这怎么不令人感动?自以为崇高的我们,却常常会俯视那些比自己卑微的生灵。所以,我们往往攀得高,摔得也重。是的,人类需要仰视。比如,仰视这只蜗牛。这一刻,我明白:做人从仰视开始。我想我是长大了吧!——后记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