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三国人物介绍:诸葛亮周瑜鲁肃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鲁肃: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返回
妒忌幔子弓弩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心甘情愿请读出下列词语,要注意音准:
草船借箭起因:周瑜忌才,借造箭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答应造箭发展:周密准备:船军士草把子借箭经过四更出发擂鼓呐喊两面受箭得胜回营知道鲁肃肯帮忙知道四更起大雾知道曹操不会出击顺风顺水识人识天识人识天结果:如期交箭周瑜叹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胆略知识返回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课,故事的起因是.故事的结局是.(2)周瑜要陷害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万枝箭.诸葛亮却只要,是因为他.虽然鲁肃是东吴的大将,但诸葛亮知道,所以请鲁肃暗中帮忙准备二十条草船.第三天,江上果然,诸葛亮下令军士先,然后是为了.鲁肃很吃惊,诸葛亮却料定,他想.总之,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三天胸有成竹鲁肃为人忠厚,值得信赖大雾漫天把船一字排开船头向西,船尾向东,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迷惑曹操,巧妙借箭曹操不会出兵曹操只会叫弓弩手射箭计算精确,知天知地,知己知彼
再见三国历史本身很精彩,写得很好看.同学们,课后有空别忘了读一读.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将和比较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