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督”等14个生字,会写“商议、推却、探听”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推却、轻易”等词语造句。(2)紧扣课文语言,感知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人物形象。(3)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领会事情的本质意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2、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认识文中的人物。(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及复述,加深认识人物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觉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2)激发学生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重难点、关键:1、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2、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预习作业: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情趣,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2、交流资料: (1)你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2)你读过《三国演义》吗?你知道其中的哪些故事?你喜欢其中的哪些人物?教师总结:(课件出示)《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诸葛亮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是崇敬和赞美的,特别对他的智慧,更是着力进行渲染。3、板书课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个和诸葛亮有关的故事————《草船借箭》4、齐读课题,释题。二、检查预习1、简介故事背景(先让学生交流资料,然后教师出示课件总结)。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2、认读生字词语。
妒忌 都督 曹操 推却 迟延 探听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军令状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2诸葛亮向谁“借箭”? 四、细读课文,梳理脉络。1、指名读课文,完成问题。(1) 课文的哪几段落分别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原因?(2) 哪几自然段写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3) “借箭”的结果是怎样的?2、读后汇报。五、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1)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课文中哪里看出周瑜要害诸葛亮?(2)哪些词句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后交10万枝箭?(3)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2、分小组交流,讨论。3、汇报交流。①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
齐读“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理解“妒忌”。(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②课文哪些地方证明周瑜要陷害他?(读书上有关句子,并讲出理由)(周瑜要诸葛亮3天造10万枝箭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是周瑜假公济私,图谋置诸葛亮于死地。)(“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③当周瑜听说诸葛亮3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在当时,3天肯定造不出10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④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3天造好10万枝箭呢?(诸葛亮胸有成竹,顾全大局)理解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4、小结: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挺有才干,顾全大局;而周瑜却挺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部分,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1、师:3天前,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心里很高兴。3天后,周瑜带了500名将士来到江边干什么?(是抓诸葛亮的)2、结果周瑜在江边看到了什么?齐读第四段。最后周瑜怎样?钦佩诸葛亮)书上从哪儿看出?(长叹不如)3、长叹什么?(叹诸葛亮神机妙算)
教师范读周瑜长叹说的话,学生自由学读,齐读。4、课文的“借箭”部分就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下去认真自学,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七、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草船借箭》。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谁来说一说?(1)、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板书:瑜妒忌亮)(2)、课文主要写 由于妒忌 的才干,要 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 “借箭”,挫败了 的暗算,顺利的借得十万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导语:周瑜佩服诸葛亮的什么?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诸葛亮特点的词语。4、理解“神机妙算”师:周瑜就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比不上他。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研究6~9自然段,看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 四、精读“借箭经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指名读课文6~9自然段。2、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和研究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完成有关问题。精读课文6—9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划出有关语句。
3、小组汇报。(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用课件出示,边板书)(1)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找出具体语句,教师课件出示,让学生边汇报边读,教师适时板书。)课件出示:a: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你从这知道了什么?诸葛亮知道有大雾。板书其实这一点前文中已经有所暗示……)师:同学们啊,他那个时代有没有天气预报啊?(没有)对,这就说明了诸葛亮是上知天文!(板书:知天文)(2)除了这儿,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来?b: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师:如何能从这句话里体会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先跟老师一起来画一幅地形图。(师边画边讲)这就是江面,这是北、南、西、东。曹操的军营在哪儿?周瑜的军营在哪儿?(南)据记载当时周瑜的军营是驻扎在曹营南偏东的方向。这是周营,江水是由哪儿向哪儿流的?(由西向东)好了,地图完成了!老师带来了一只小船,这是船头,这是船尾,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诸葛亮的草船前进的路线?要边演示边进行语言解说(找一个学生演示)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诸葛亮为什么让船一字摆开?(受箭面积大)诸葛亮还有一个让船调头的命令,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两边受箭2.便于撤离3.顺风顺水)厉害呀!一个简单的调头就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诸葛亮真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神机妙算呀!(板书:懂地理)大家吧这一段齐读一遍,再一次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读)(3)除了知天文、晓地理这两个方面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来。(找一个同学交流) c: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诸葛亮在笑谁?
①笑曹操,笑曹操什么?(多疑、中计)从课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不让他们近前”)。②笑鲁肃,笑鲁肃什么?(胆小、吃惊、害怕)从哪儿看出来的?(鲁肃吃惊的说:“……”)③(笑周瑜)笑周瑜什么?(阴谋失败)师:我们能从这儿看出来诸葛亮能准确的推测出曹操、周瑜、鲁肃的所想所为,这说明诸葛亮不仅知天文、晓地理而且还懂人心。(板书:识人心)大家再来看一次这句话,我们应该读出诸葛亮的什么来?(自信,如果有学生说不出——此时此刻,诸葛亮对自己借箭成功有没有信心?引导:有)找个同学读一读后可齐读。师:随着这一声笑,十万支箭到手了,草船借箭的成功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诸葛亮神机妙算,让我们来读读这一部分课文,进一步熟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4、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感受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品质。师:这就是借箭的经过,老师在这里准备了一段录像,想看吗?那好,下面让我们一边观看录像,一边回忆一下课文内容,看能不能把草船借箭的经过复述出来。5、看录像,试着复述课文.6、小结过渡:我们研究“借箭的经过”,可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其实,诸葛亮的神机妙的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3-5自然段“借箭的准备”,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五、略读“借箭准备”,进一步体会“神机妙算”。1、学生快速阅读,思考,交流(1)识鲁肃算准忠厚老实,能够帮忙,不会告诉周瑜。(2)识周瑜算到周瑜对自己的陷害,了解周瑜也不是等闲之辈,借船的事不能告诉他,否则,借箭就很难实现。
2、质疑、过渡:诸葛亮既然知道周瑜陷害自己。为什么还要答应借箭的任务呢?不接受不行吗?六、课堂总结,深化对人物的认识:诸葛亮顾全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避免和周瑜发生正面的冲突,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创造了军事战争史的一个奇迹。从中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说教师板书)后人曾写诗对此进行赞叹,你会怎样赞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刚才的研究学习在今天的日记中练习写一段话。七、布置作业。1、研读课文的其它内容。2、课外拓展:周瑜嘴上说自己比不上诸葛亮,但他对诸葛亮真的是心服口服了吗?请大家课后去看一看《三国演义》第51到56回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