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擂鼓、呐喊、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3、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擂鼓、呐喊、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自主阅读,理清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揭示课题 1.导入:诸葛亮自古以来就是智慧的代表,关于他的故事大家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又学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问难。 揭题、读题。 2.审题。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1)关于生字。“擂”,应读léi,不能读lèi;“丞”,读chéng,不能读céng。指导写字时,“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延”要注意与“廷”区别;“援”的右边是“爰”不是“爱”。(2)理解“妒忌、惩罚、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 2.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惜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3.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指出课后题1/(2))
4.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的经过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5.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l句。 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从第二节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 (1)指名2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2人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习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师问:周瑜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组讨论。
交流:2人一组,一人读周瑜说的话,一个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可发挥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这样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会说是弓箭,那样就正合我意”…… (3)过渡:显然,周瑜正在设计想陷害诸葛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呢? 4.学习第二轮对话。 (1)指名2人读对话,师在其间提问让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动。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却”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推却? (周瑜以公事来压诸葛亮,使诸葛亮无法不答应。) (2)同桌一起像刚才一样讨论周瑜的心理活动。 交流:“我用公事来压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学习第三--六轮对话。 (1)分四组讨论~六轮对话,学着刚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对话,再说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最后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 (2)讨论、交流。 6.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
思考: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 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 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 (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 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四、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的经过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