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时2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时2

ID:934040

大小:13.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了四段。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偌箭”的起因是周瑜妒诸葛亮,用10天造十万枝箭的命令来设计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就造十万枝箭。  2.第一段中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全文第一句。)指名回答。师:课文开头就点明了原因,齐读此句。  3.课文二—四段中也有一处直接写出了诸葛亮有才干,快速默读二—四段,找出这句话。(全文末尾一句。)  二、整体进入学习二—四段  1.全文末尾这句话与开头处的句子什么关系?指名2人对读。(首尾呼应。)  师生配合(师首句,生尾句)读,体会首尾呼应。  2.板:神机妙算  用词素合成的方法如何解释?  出示: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神机妙算的呢?  3.默读课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句子,用“—”划下。  交流出示小黑板:  (1)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枝箭。  (2)不能让周都督知道,否则我的计划就完了。  (3)鲁肃……回来见了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4)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诺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6)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夭亮了就回去。  三、学习“知周瑜”  1.默读小黑板上第②句,用“如果……就……”的句子来表达句子的意思。  2.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  (1)指名读第三节。  (2)口头完成填空。  因为诸葛亮知道周瑜妒忌他有才干会从中阻挠,所以诸葛亮要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件事。  两人一组讨论填空、交流。齐读。  板:知周瑜心  3.诸葛亮要鲁肃办什么事?指名读句:“希望你能借……船的两边。”  (1)比较句子。  希望你能借船的两边。  希望你借给我一些船,“每只船上要有军士与许多草把子。  两句句子有什么区别?用哪句好?为什么?  第一句用了具体数字,写出了诸葛亮对船的具体要求。用第一句好,表现了诸葛壳对计划早已成竹在胸。  (2)齐读此句。  师:这排的一千多个草把子的船就是“草船借箭”中的——(生)“草船”。  四、学习“知鲁肃”  1.诸葛亮要鲁肃别把这事告诉周瑜,结果怎样?  齐读小黑板上第③句。   2.理解这句句子。  (1)“显然”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事实与所说或所科的相符。)  (2)“事实”是什么?“所说或所料”又是谁所料的什么?用上“果然”有什么作用?(事实是鲁肃没向周瑜提借船的事,所料是诸葛让鲁肃不要提此事。)  问:相符吗?(相符)用上“果然”表现事实与诸葛亮所预料完全相符。  (3)齐读句子体会。  3.师介绍:鲁肃是东吴的一员大将,他为人忠实、守信,正因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为人,所以才料到他不会把此事告诉周瑜。用上“果然”一词也表现了诸葛亮——板:知鲁肃人  4.到现在,借箭的计划已有条不紊地准备就绪。齐读第二段体会。  五、学习“识天象”  1.师:(指小黑板上①④句)诸葛亮曾担保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可第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仍不见动静,直到(引读)——  2.指名读6-7节,说说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时候出发?  板:四更时候(这时候江上大雾弥漫。)  (1)板:大雾弥漫  (2)这时候江上大多弥漫到了什么程度?(引)——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3.有了这样的大雾会有什么结果呢?与借箭又有什么关系?  出示: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所以……  先默读6、7节,然后四人一组讨论用多种方法来补充完整句子。  所以选择第三天四更出发。  所以把船靠近曹军水寨。  所以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所以曹军才不派兵出来。  ┇  ┇  4.显然,大雾弥漫这一气候的变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也是诸葛亮选择第三天四更时分出发的原因。  (1)诸葛亮是什么时候决定这一时间出发的?(三天前立军令状时。)为什么?  (2)早在三天前,诸葛亮就预测到三天后有一场漫天大雾,这要归功于他识天象,了解天气变化情况。  板:识天象  (3)齐读小黑板上第①、④句,体会诸葛亮识天象的神机妙算。  5.正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在天还没亮时,把船靠近曹军水寨,并怎样布船?引读书中有关句子。(船头超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1)看示意图1。(显示出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这样布船的目的是什么?(准备受箭)  (2)引读,可这样布船,船队离曹太近了,鲁肃不禁吃惊他说:(引)“……”,可诸葛亮却笑着说:(引)“……”。  六、学习“知曹操”  1.这是诸葛亮的预料,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引读——(曹操在营寨里……箭好像下雨一样。)  2.“虚实”是指什么?  “虚”与“实”是一对反义词,“虚实”表示内部的实际情况。  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虚实?  用“~~~”划出诸葛亮一方的内部实际情况。  “20只船……排在船上的两边。”(第四节)   3.这样少的兵士,船上又没有什么武器,曹操丝毫不用害怕,可他为什么不敢派兵?口头完成填空。  出示:  曹操之所以不敢轻易出动,是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别人还也许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绝不会派兵的,因为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4.现在你们看事实与诸葛亮的预料又一一相符,这就可用上刚才我们学的一个词?(果然)请根据这一内容用“果然”造句。  5.诸葛亮能预料得如此之准,就是因为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板:知曹操性  6.这时曹操是怎么做的,诸葛亮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一人读曹操的句子,大家齐读诸葛亮的句子,配合读第8节。  7.看示意图2: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这时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是为什么?(一边受满了箭,让另一边再来受箭。)  这不禁使我们想到诸葛亮向鲁肃借草船时说:“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现在你能说说这个“妙”,妙在何处吗?  排在两边的草把,更利于多受些箭,用青布幔子遮着,让敌人看不清虚实……  六、学习“晓地利”  1.过渡:当曹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时,诸葛亮和鲁肃正在船中饮酒取乐。因为诸葛亮这样说——(引)小黑板上第6句。  2.天亮了,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呢?默读第9节,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板:顺风顺水  3.第三次出示图片投影1。  (1)根据“顺风顺水”这个词再次默读第9节,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请学生在示意图上用箭头表示。)→  (2)师介绍:长江江水正是由西向东流,正是趁着顺风顺水的时刻,二十条船像飞一样放回二十多里,曹操追也来不及了。  (3)诸葛亮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  这表现了诸葛亮知晓地理的优势,并能利用它。  板:晓地利  4.齐读第9节。  八、学习第四段  1.学习了借箭经过,我们看到诸葛亮他知周瑜心、知鲁肃人,知曹操性,可算是知人心;他预料四更时刻大雾弥漫,应称是识天象;他更会利用顺风顺水应赞为晓地利,从这三方面看,诸葛亮其无傀为“神机妙算”,难怪周瑜最后也自叹不如。  2.齐读第四段。  九、复习复述  你能不能以“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为中心句把二—四段进行简要复述?四人一组讨论准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知人心、识天象、晓地利,按事物的规律办事,他的神机妙算也就表现于此。 一、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  1.全文用什么形式来到划人物的性格?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而诸葛亮呢?   2.引导归纳中心,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有胆有识,神机妙算。  二、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周瑜心         知人心 鲁肃人   神机妙算      曹操性         识天象 四更时候大雾弥漫         晓地利 顺风顺水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