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二.教学目标l.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2.通过比较、细读和整理体会武松打虎的真实性,以及过人之处。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三.教学重点1.通过比较、细读和整理体会武松打虎的真实性,以及过人之处。2.通过细读找出作者为了使读者相信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做出的细节描写。3.通过整理感受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体会武松的英雄形象。四.教学难点通过细读找出作者为了使读者相信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做出的细节描写。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对比导入1.李逵弑虎与武松打虎做对比。
师:水浒传中有两个人物都打死了老虎,一个是武松一个是李逵。之前让你们都读了武松打虎和李逵弑虎的内容,现在看看图片,你们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出示图片区分武松和李逵)1.确定武松打虎更受人喜爱。师:这两个你更喜欢谁?(生说:喜欢武松打虎,因为武松是赤手空拳打死的老虎,李逵使用武器。)李逵打死了四只老虎,而武松打死了一只老虎,但人们更喜欢武松打虎,从很多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看多媒体图片和京剧视频)可以看出武松打虎老少皆知,可见人们对他的喜爱。二.授新,学习武松打虎的段落,体会武松作为一个平凡人是如何打死的老虎。1.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到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2.确定段落(8-13)。3.喜欢武松打虎是因为他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实际上古典文学中还有一人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他是雄阔海打虎,他选自《隋唐英雄传》第十五回。你们听说过么?没有,说明流传不广。(出示课件,学生读)4.现在你们再比较,哪个更好?(生:感觉武松打虎更真实)感觉雄阔海打虎很轻松,不真实。会读书的人往往会在书中进行批注,来加深对文段的感悟,曾有一个人叫金圣叹,他就对武松打虎的这一段进行了批注,字里行间中写了很多“人”字,同学们来看一下。(出示课件)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人)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人)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人)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人)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武松放了手,去树边找那条打折的哨棒,只怕大虫不死,用棒子又打了一回,眼看那大虫气儿都没了,才丢开哨棒。(人)武松心里想道∶“我就把这只死大虫拖下冈去。”就血泊里用双手来提,哪里提得动!原来武松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人) 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人)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人)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来。(人)5.金圣叹的批注是说明武松也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他和我们一样都是肉身凡胎的活生生的人。很多细节里面都可以发现,因为他是写实的,现在请你再读读这篇文章,画出你觉得武松终究还是一个人。先让学生找,老师再出示课件(风过虎来时,叫声“啊呀”,翻下青石那一段;大虫第一扑,从半空里窜下来,被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一段;哨棒打急了,打到树上,折做两节;寻思要拖死虎下山,原来使尽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提不动一段;青石板上又坐了半歇,天色看着黑了,害怕再跳出一只来,一步步挨下冈来。)前半段学生读。齐读皆是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金圣叹。学生来解释意思。写都是人害怕的事,却用最真实的最接近人本能的描写。6.我们通过比较,细读,知道武松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我们讨论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武松能不能赤手空拳的吧老虎打死?7.看图片,人与老虎站到一起,你有什么感受?人能打死老虎吗?生:老虎比人要大,高。很难打死。8.看人与虎各项对比表格,看到这个资料你觉得哪个数据你最震撼?生回答。
9.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遇到人把老虎打死了,结合这些资料,你觉得要符合那些条件。先请班长上来,再让班长请3名学生,要求有一名异性。一人写,其余人讨论。班级其他学生按组讨论,一人写。1.学生讨论,老师随机了解情况。黑板中的板书:1.人的力量非常人所有。2.身体不适的老虎。3.地形对人的优势。4.人的策略。2.学生补充,心理素质。10.通过比较、细读、整理,我们发现施耐庵写的武松打虎是偏向写实的,他让我们相信武松把老虎打死了,他要朝这个方向来写,(1.人的力量非常人所有。2.身体不适的老虎。3.地形对人的优势。4.人的策略。)再细读课文,请你们回到文中来验证一下,看看武松打虎是不是这样的。生再细读,再交流。11.学生说到乱树林有利有弊。老虎不符合第二个条件。从本意是凶猛的老虎,(学生读:忽然起了一整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的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为什么要这么安排,体现武松的勇猛。看板书,施耐庵为了让读者相信,只能从人力和人略着手。书中第一条非常好找,就是(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我们一起来读一下。12.书中打虎的策略不好找,看老师出示的段落。(武松)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师:你能不能看出武松的过人之处,(不要停留在他的力量和体重上。)让生按顺序读(一段叫一名学生)师:谁从这个片段中看出了什么?生回答:敏捷,心理素质好,不蛮打,不是莽夫。师:他是以智来取胜。一.总结师:这个武松打虎是偏写实的小说,通过比较细读我们知道武松终究是个人,通过整理推测,我们虽然觉得在现实生活中人打死老虎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在小说中我们发现施耐庵写出了武松的过人之处。成就了武松的英雄之路。这也就是为什么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了。武松后来还一直再打老虎,这个老虎要带上引号。水浒传中,在武松景阳冈打死老虎后,他还写了武松怒杀西门庆,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血溅鸳鸯楼,武松大闹飞云浦。让这样一个经典的人物深入人心。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希望同学们下课后能再读《水浒传》,品读经典,感受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七.板书设计:景阳冈武松打虎比较人(条件:)细读过人之处(条件:)整理(条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