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根据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改编。主要讲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群猴玩耍时,发现了一股瀑布,相约能进入瀑布而不伤身体者为王。石猴第一个勇敢地跳进瀑布,结果发现了水帘洞,因此被群猴拜为猴王。这个勇敢的石猴就是后来的孙悟空。作者巧妙地将猴的特征与人的性格融为一体,塑造出一个机敏、聪慧、勇敢而又善良的猴王形象。这个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之倾倒。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2.朗读课文,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3.了解石猴出世并成为美猴王的经过。结合有关语句,了解石猴的性格特点。4.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教学难点: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吗?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简介作者及《西游记》主要内容。)2.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是谁?(孙悟空)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猴王出世》,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3.开火车式读文,检查阅读情况。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围绕这件事情,作者讲述了哪几个部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生活情况。第二部分(2——4自然段)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石猴被称为王。]三、精读课文,解读人物。1.再次读文。思考:石猴是凭借什么成为猴王的?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2.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了解石猴出世并成为美猴王的经过。(1)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2)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石猴勇于担当责任,勇敢地担当起了探险的责任。)(3)“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铁板桥。”(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蹲、纵、跳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石猴敏捷的身手,表现了他过人的本领。)(4)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威望。我如今进进出出,寻了这一个洞天与诸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石猴的聪慧、机敏。他不仅有过人的勇气与本领,还很有心计,天生就是做首领的材料。至此,一个天设地造的神猴就走完了从石猴到猴王的过程。)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孙悟空真是一个勇敢、机灵、才智过人。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西游记故事吗?谁来讲一讲?(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西游记中的故事,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五、课外阅读扩展。1.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2.摘抄喜欢的语句,积累到“采蜜集”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