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感觉学生在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写法上还是下了功夫,效果理想。提示语中的两个问题(1)石猴是从哪来的?(2)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孩子们对《西游记》早就耳熟能详了,对他们来说这两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内容就不需要研读了,只要品味语言就行了。“怎么写”不正是我们语文课上要研究的吗?但通过讲课发现,要解决“怎么写”很难,尤其是脱离情节研究写法更难。语文课上研究“写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阅读课中不能一味强调“怎么写”。所以我们在这节课上设计了关于“写什么”的环节,并在教学中多次感悟“怎么写”。在第一部分猴子的形象的处理时,采取了“不读不议,议后再读”的教学方法,共设计了3个层次的读。前两次读一个是在学生大致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在默读中查找规律,并在全班交流讨论。一个是边读边想象画面,内化语言,从而感悟古典白话文的魅力。而最后一个读是理解之后的读,鼓励学生读出个人理解,读出感情。第二部分的设计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从研究语言入手,找出“重复语言”,重点体会通过语言刻画人物,研究人物语言和性格的关系,进而掌握形象。基本流程是:交流—点拨—品读—交流…总体上是围绕研究石猴形象这一主题,从情节中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品析。如果在课堂最后的两分钟再让学生谈谈对《西游记》中其他故事的了解,相信学生对这部名著有更浓厚的阅读欲望。只是因时间关系来不及,只好在了课后作业设置上进行了灵活的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