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课赛第一)
方山子:方山子,即宋代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邱先生。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陈季常好宾客,喜蓄歌伎,其妻柳氏却以凶悍嫉妒闻名。每当陈季常宴客,如有歌伎在场,柳氏则以杖击壁,客皆散去,陈季常对柳氏多有畏惧。苏东坡就写诗嘲笑陈慥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方山子传—苏轼
A(第一段)宗折节遇遁庵居闻著遗像再读课文,分工合作,解答字词B(第二段)适见焉矍然所以堵萧然妻子自得C(第三段)耸然异念使酒十有九年从两骑马上今几日耳精悍D(第四五段)世有勋阀使显闻与公侯等无得而然岂…哉异人阳狂
A(第一段)宗折节遇遁庵居闻著遗像(第一段)宗:以…为宗,效法,尊崇折节:改变志趣遇:遇合,指得到重用遁:隐居庵:名作状,在庵中闻:通消息,来往著:戴遗像:遗留下来的样子B(第二段)适见焉矍然所以堵萧然妻子自得(第二段)适:恰好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所以:……的原因堵:墙,内壁萧然:萧条的样子妻子:妻子儿女自得:怡然自乐
C(第三段)耸然异念使酒十有九年从两骑马上今几日耳精悍(第三段)耸然:惊奇的样子异:以…为异,认为…很奇怪念:回想使酒:因酒使性有:通“又”从:使…跟从,率领马上:名做状,在马上今几日耳:至今才过了多少日子啊精悍:英气勃勃的神色D(第四五段)世有勋阀使显闻与公侯等无得而然岂…哉异人阳狂(第四五段)世有勋阀:世代功勋之家使:假使显闻:显赫的名声等:相同,一样无得而然:没有缘故就这样岂…哉:表反问,怎么是…呢?异人:奇人逸士阳狂:假装疯癫
合作交流同桌一对一翻译,最大限度解决疑难,解决不了的班内解决。
请同学们边读边翻译,巩固落实文言基础知识,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本。
跟踪检查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3.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方山子逐渐长大成人以后,就一改往昔所为而专心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包袱,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赏识重用的机会。这难道是古代方山冠流传下来的样子吗?这些离现在才多长时间啊,那精明勇敢的神色仍然隐隐出现在眉宇之间,又怎么会是一般的山中隐士呢!
4.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5.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然而方山子出生于累世都有功劳的门第,应该得到官位,如果让他从事政事,到现在早就有显赫的声名了。但他都舍弃而不取,独独到这穷山中隐居,这岂是无缘无故而能如此的呢?
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少时稍壮晚年
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少时稍壮晚年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折节读书,然终不遇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其所著帽,方耸而高,似“古方山冠”
方山子“异”之处(1)打扮爱好所著帽,方耸而高(2)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稍壮--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终不遇遁于光、黄间(3)生活态度的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4)待人接物的态度: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5)大气洒脱的行为作风: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世有勋阀,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皆弃不取,独来穷山。
问题探究:苏轼为何写这个奇异人?提示:苏轼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苏轼重见这个故友之后会作何感想?“同是天涯沦落人”——具有相似的遭遇。一个是读书没有受到赏识的陈季常,另外一个是当官不受重用的苏轼,两人可谓惺惺相惜(即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疑难共析众人拾“材”火焰高
一方面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另一方面“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还折射出作者在被贬到黄州其间的真实心态。——疑难共析由此看出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众人拾“材”火焰高
在这篇人物传记中,苏轼以其奇特的构思和奇妙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奇异之人——方山子。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通过赞扬方山子淡泊自守、安贫乐道的高洁品德,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对方山子的隐居生活和超然心态的向往。打破常规显个性——总结全文
1、下列各句中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崇 B.往往阳狂垢污阳:表面上 C.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 D.余谪居于黄谪:贬官B课堂小测
2.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穷:穷僻、偏僻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精悍:精明强干C.方山子傥见之欤傥:倜傥D.欲以此驰骋当世驰骋: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C(“傥”,或许)
A(“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晚年穿戴奇特,与“当了隐士”没有必然联系。)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方山子世有勋阀,可以做官。但他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加之穿戴奇特,“所著帽,方屋而高”,因此被人们称为方山子,而当了隐士。B.方山子少时慕游侠,别人也把他当游侠看待;壮时折节读书,欲施展抱负,然而终不遇时,以致愤世嫉俗,走上了归隐之路。C.听到作者被贬黄州的缘故后,方山子“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排挤苏轼的奸邪小人的蔑视。D.方山子弃富贵而就贫贱,弃功名而甘寂寞的可贵品质,对正遭贬谪的苏轼触动很大。本文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知音之情。
B方山子希望通过读书“驰骋当世”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并不是姓方名山子,而是姓陈名慥字季常,因为他所戴的帽子,帽顶呈方形高高耸起,很像古代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式,所以人们称他为方山子。B.方山子从小仰慕游侠朱家、郭解的人品,因此一心想当游侠来"驰骋当世",但是始终没有机会,因而心灰意冷,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不再与世人交往了。C.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方山子蔑视富贵的精神的赞扬,以及对他的隐居生活的向往,暗含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当时被贬官的心境是一致的。D.本文写游侠使人感到豪气逼人,写隐居让人觉得沉静如水,人物面貌毕肖神似,表现出作者描写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
D(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句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汗证心二科常玉新
概述1.概念◆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分类:根据汗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盗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战汗:外感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脱汗:危重病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危证。黄汗: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
△汗出异常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的汗出异常。至于由其他疾病引起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又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他症状者,则不属本节范围。正如《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秉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治也。”
2.沿革▲早在《内经》中就有对汗的生理病理的精辟论述:“心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汉.张仲景将外感病汗出的不同表现分为汗出、自汗出、大汗出、手足澉然汗出、头汗出、额汗出、盗汗、黄汗等。指出表、里、寒、热、虚、实皆可导致汗出异常,分别予桂枝汤、白虎汤、承气汤、茵陈蒿汤治疗。
▲前人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此指一般规律。正如《景岳全书.汗证》所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曰:“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此说补充了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
3.与西医学的联系西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及肝病、黄疸等某些传染病以汗出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种方法,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汗出异常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肺气不足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自汗2.营卫不和风邪外袭→营卫不和→卫不外固,营不内守:汗出
3.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失血之后,→心血不足→汗液外泄:自汗盗汗。4.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阴虚火旺→蒸津外泄:盗汗自汗
5.邪热郁蒸情志不舒,肝郁化火;嗜食肥甘,湿热内生→邪热郁蒸→迫津外泄:汗多6、阳气衰微阳气衰微→阴津失固→大汗出→脱汗7、正邪交争正邪交争→战汉
综上所述,汗证的病位:卫表肌腠,与肺心肾密切相关。病机:阴阳失调,汗液外泄。病性:分虚实实:热邪迫津外泄虚:气(阳)虚不固或阴虚火旺,津液外泄。
[诊断]1.不因外界气候、运动、饮食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头面、颈胸、四肢、或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2.查血沉、T3、T4、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作抗“O”等检查以排除甲亢、肺痨、风湿热等。
[鉴别诊断]一、区别生理性与病理性出汗生理性:与气候炎热、衣着过厚、运动、饮食辛辣过烫等因素有关,致汗因素解除则汗止,且汗出不伴不适之症。病理性:则非。
二、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1.脱汗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2.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3.黄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虚实及证候特点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寤时汗出。多属气虚不固,然实证也或有之。盗汗寐则汗出。多属阴虚内热,然气虚、阴虚、湿热也间或有之。
脱汗属阳虚不固,阴不内守,阴极阳竭之证。大汗淋漓,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证。黄汗多属湿热蕴蒸之实证。汗出色黄,染衣着色。战汗属外感病中,正邪剧烈交争的转折点。或正胜邪退,疾病向愈;或邪胜正虚,疾病加重。外感病中,突然恶寒战栗汗出。
2.辨寒热及证候特点热者,或火热蒸腾,迫津外泄;或阴虚火旺,心液外泄。汗出而热,或热气蒸腾,汗臭粘腻。寒者,阳虚气弱,津失固摄。汗出而冷,清稀不臭。
治疗原则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热之。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泄里热,清热利湿,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注意:汗出异常属虚者均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分证论治自汗1.肺卫不固(肺气虚衰)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方药:玉屏风散。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
▲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病久脾胃虚弱者合四君子汤。▲兼中气下陷者合补中益气汤。▲兼有阴虚,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补益气血,固表敛汗。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药;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2.营卫不和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头痛,或失眠多梦心悸,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治法: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
▲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之甘润缓急进行治疗。▲失眠多梦心悸者加龙、牡以安神止汗。▲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新加汤或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由瘀血阻滞导致者,兼见心胸不适,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等症者,可改用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
3.心肾亏虚症状:动则心悸汗出,或身寒汗冷。汗后心悸,胸闷气短,腰酸腿软,面白唇淡,尿频而清,夜尿多。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治法:益气温阳方药:保元汤或芪附汤加味。
4.热郁于内症状:蒸蒸汗出,或但头汗出,或手足汗出。发热,面赤气粗,口苦口渴喜冷饮,胸腹胀闷,烦躁不安,大便干结,或见胁肋胀痛,阳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治法:清泄里热方药:白虎汤
▲宿食在胃者枳实导滞丸。▲便秘潮热汗出脉沉实者承气汤。▲肝胆湿热者龙胆泻肝汤。▲注意辨别病位,分而治之。
盗汗1.心血不足症状:盗汗。心悸少寐,眩晕健忘,神疲气短,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成人多见。治法:补血养心。方药:归脾汤。
▲汗出多者,加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心悸甚者加龙骨、琥珀、朱砂。▲不寐加柏子仁、合欢皮。
2.阴虚火旺症状:夜寐盗汗。久咳虚喘,五心烦热,眠差多梦,形体消瘦,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方药:当归六黄汤。
▲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脱汗症状:突然大汗淋漓,如油如珠。病情危重,神疲、肢厥、气短息微,舌卷少津或舌淡胖嫩,脉微欲绝或脉大无力。治法:益气回阳固脱方药:辨别亡阴或亡阳而治之。亡阳者,参附汤加黄芪、枣皮,同时静滴黄芪针、参附针;亡阴者生脉散,同时静滴参麦针。
战汗症状:急性热病中,突然恶寒战粟,而后汗出。发热口渴,躁扰不宁,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扶正祛邪方药: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施治。
▲恶寒战栗而汗出顺畅者一般勿需特殊治疗,可适当进食热汤、稀粥调养。▲恶寒战栗而无汗者属正气亏虚,用人参生姜汤以扶正祛邪。△若汗出过多,神疲肢厥者,用参附汤、生脉散益气生津,回阳固脱。△反复战汗,若无表证,里热内结者,用增液承气汤;若表证未解,腑气热闭者,凉膈散表里双解。
黄汗邪热郁蒸(湿热并重)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方药:龙胆泻肝汤。里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方中以黄柏清热,苍术、薏苡仁除湿,牛膝通利经脉。
[转归预后]单纯出现的自汗、盗汗.一般预后良好,经过治疗大多可在短期内治愈或好转。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自汗,尤其是盗汗.则病情往往较重。治疗时应着重针对原发疾病,且常需待原发病好转、痊愈,自汗、盗汗才能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