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8方山子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_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8方山子传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ID:935437

大小:4.08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2-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8课方山子传 【助读链接】背景回放记述隐士的传记——《方山子传》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任凤翔签判。嘉祐八年(1063年)陈慥之父陈希亮来任府尹。陈希亮素以威严著称,僚属和他见面多不敢仰视,而苏轼年少气盛,常 与其争议,甚至形于颜色。这年,苏轼和陈慥初遇,二人一见如故,抒怀言志,颇为投合。自凤翔返京后,苏轼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经乌台诗案的文字之狱,被贬往黄州;陈慥也父死无禄,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隐于异乡。元丰三年(1080年),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过往频繁。两人情至深,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年)写下了这篇散文。 【拓展链接】一、文化常识寻求诗意地栖居——古代隐士“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在仕途,终生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真隐士的人格特点是寻求诗意地栖居,是人性的一种回归, 是对仕隐情结的一种解脱。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世人称之为“隐逸文化”,隐士对隐居生活由衷赞美和吟咏的诗歌,世人称之为“隐逸诗”。 方帽隐士——方山子方山子,原名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丘先生,是中国宋朝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成功。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 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河东狮吼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妻子柳氏以凶悍善妒闻名远近。季常对她也颇为畏惧。每当季常宴请宾客时,只要有奏乐的声妓在,柳氏便会醋性大发,拿起杖子往壁间大敲特敲,并且大叫大喊,宾客受不了,只好早早散去。 东坡是季常的老朋友,又加上东坡性颇风趣,便写了首诗调侃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二、作者名片豪放词宗——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 贡献:苏轼学识渊博,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喜欢培养、奖掖和荐拔文学新人。苏轼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他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评价: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三、微言大义苏轼名言警句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2.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3.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6.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文言归类】一、一词多义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名词的活用(1)庵居蔬食()______________(2)岁得帛千匹()_____(3)闾里之侠皆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作状语在庵中,用蔬菜名词作状语每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宗,尊崇,崇拜﹒﹒﹒﹒ 2.动词的活用见方山子从两骑()________________3.形容词的活用余既耸然异之()___________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三、古今异义1.欲以此驰骋当世古义:_________今义:指骑马奔跑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施展抱负遗留下来的样子﹒﹒﹒﹒ 3.问余所以至此者古义:___________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4.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___________今义:男女结婚后,男子的配偶……的原因妻子和儿女﹒﹒﹒﹒ 5.使从事于其间古义:_____今义:做;投身到(某种事业中去)6.河北有田古义:_________今义:河北省任职黄河以北﹒﹒﹒﹒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为而在此?()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山子,是光、黄二州之间的隐士。为什么却到这里来了呢?判断句。“……也”表判断宾语前置句。宾语“何”放在了“为”前面 3.鹊起于前。()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呼余宿其家。()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一只喜鹊在前边惊飞起来。招呼我住到他家去。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前”放在了“起”的后面省略句。“宿”后省略介词“于” 5.此岂无得而然哉?()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难道是无缘无故就能如此的吗?固定句式。“岂……哉”表反问 【初读思考】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其“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案:①他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②独特的生活态度: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③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④其家庭情况及其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审美鉴赏】1.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那么本文的写作动机是什么? 【明确】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2.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这是生动传神的人物细节刻画。俯仰之间是一份人生况味,是一种人生姿态!不答是因为怀才不遇的人生愁苦,痛楚本不可答,然亦不必答,同是天涯沦落人;继而仰天一笑,那是方山子对待生命的态度,笑对人生,不以物伤性,自得人生! 3.作者为何见到方山子“耸然异之”,继而“独念”少年方山子意气风发之状?【明确】方山子的表现超乎寻常,因而作者“耸然异之”;又在其家看到萧条的景象,这使作者自然联想到少年方山子。同时,也使前后形成对比,突出方山子淡泊的心态个性。 4.第四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 【备选要点】1.“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请问此文是如何打破平淡,塑造丰满人物形象的? 【明确】本文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开始,只是粗略地介绍了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但其人真实姓名、家世、籍贯等均未介绍,让读者产生一种好奇,急于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接着,记叙自己在黄州跟他的一次巧遇,点明人物姓氏。随后追溯此隐士曾有过的年 少气盛,最后说明其拥有的显赫家世。这样,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2.用“前侠后隐”可以概括方山子的行迹,那么其“侠”体现在哪个情节?如此豪侠之人,为何要隐? 【明确】其“侠”体现在——方山子西山怒马射鹊,与作者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隐的原因: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退隐以明志。 【素养提升】一、思想启迪在文中,作者明确表示对方山子行事“耸然异之”,并描写了多个生动的细节,突出了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作者写方山子是作者被贬黄州时心态的一种自悲不遇的折射。 【运用角度】旷达、淡泊自守、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笑对人生、不以物伤。 二、写法借鉴1.用字准确而含蓄。本文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含感情,故有言简意丰的艺术效果。如“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一个“适”字正刻画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悦心情。 2.细节描写、形象描写独具匠心。如:当得知作者被贬黄州的原因后,这位作为故人的隐士,竟一点也没有同情或安慰的表示,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在这里,作者再度向读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不仅写出了其神态,而且也蕴含了许多人生的沧桑与感慨! 3.对比反衬,突出主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做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末段以光、黄二州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同类人生活的向往。 三、文脉梳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