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六国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本文论史讽今,针对性强,观点鲜明的特点。3.学习本文多种手法综合运用,使论点得到多层深入的充分证明的特点二.教学重点:多种论证手法的综合运用三.教学难点:论证的针对性——论史讽今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文言文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第1课时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我们还清楚的记得,贾谊把秦亡的原因归结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并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秦强而己弱。然而作为政治家站的角度不同,则观点也有差异,时代环境不同,作者的分析也不同。那么,作为文学家的苏洵对六过灭亡的原因又持什么看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他的《六国论》。二.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与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为“唐宋八大家”苏洵著有《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权书》,《权书》共10篇,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为第八篇。宋朝建国以后吸取唐末五代的教训,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一切权力归中央,削弱了将帅的权力,但同时有造成兵力渐趋衰落,以致在与辽和西夏的交战中输多胜少,只好割地赔款以求和。针对这种现实,作者以历史上六国灭亡的教训立论,借古讽今,借六国因贿赂强秦而亡的历史批评宋王朝贿赂契丹、西夏的失策。三.听录音,正音正句读。1.下列句子中停顿正确与否,请在句后括号里作出判断。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③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④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无误的几项是:()A率(shuài,率领)赂秦耶盖失强(qiáng,强大)援
B暴(bào,暴露,显露)霜露奉之弥(mí,弥漫)繁C洎(jì,至,到)牧以谗诛胜负之数(shù,命运)D思厥(jué,其,他的)先祖父如弃草芥(jiè,小草)E犹抱薪(xīn,柴草)救火食之不得下咽(yān,咽喉)F为(wéi,为了)国者无使为(wèi,让)积威之所劫(qié,挟制)哉四.理解分析第一二段(一)补充注释1.非兵不利兵:兵器2.战不善善:恰当3.赂秦而力亏亏:亏损,减弱4.破灭之道也道:途径,道路(抽象)5.或曰或:有人6.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因为,由于7.盖失强援盖:表原因,大概因为8.秦以攻取之外以:凭着,用9.其实百倍其实:它的实际数目10.则秦之所大欲则:那么11.以有尺寸之地以有:才有12.理固宜然固:本来13.此言得之得:得当,对(二)通读课文,边读边翻译。(三)一词多义理解。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得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此言得之C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D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E然后得一夕安寝2.亡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E河曲智叟亡以应3.事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B天下事有难易乎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D不事稼穑(四)选出与例句中黑体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1.不赂者以赂者丧A秦以攻取之外B以有尺寸之地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2.举以与人,如弃草芥
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举宠为督D杀人如不能举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B养兵千日,用在一时C兵不厌诈D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五)比较下列斜体字的古今意义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分析文段1.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在于何处?他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答:“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作者在第一段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所持的观点是否有太过武断之嫌?请说明。答:因果论证。作者的观点并不武断,因为“不赂者以卢者丧”。3.第二段中作者又用了那些论证方法,请说明之。答:有对比论证,“先祖父”与“子孙”对土地的态度;举例论证,概述六国赂秦的情况;引用论证,引用《史记·魏世家》中的话。4.作者是怎样描绘六国国君在赂秦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心态的?答:“今日割五趁给,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5.第二段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答:赂秦比战争对六国的势力的削弱更大。(七)你同意作者对六国灭亡原因所持的态度吗?(讨论)五.熟读课文,并当堂背诵一二段。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背诵或朗读第一二段,复述课文内容。二.分析第三段(一)补充注释1.终继五国迁灭终:最终
2.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交好3.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既:……之后4.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起初5.义不赂秦义:行正义6.斯用兵之效也效:功效7.始速祸焉始:才8.李牧连却之却:击退9.洎牧以谗诛以:因为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最后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殆:几乎12.诚不得已诚:的确13.当与秦相较当:应当;较:较量,抗衡14.或未易量或:或许;易:轻易;量:确定,估量(二)一词多义现象。1.终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B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文王九十七乃终D吾尝终日而思矣2.始A燕赵之君,始有远略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天地者,生之始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与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B合纵缔交,相与为一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D无乃尔是过与(三)选出与例句中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C且焉置土石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2.当与秦相较A公等遇雨,……,失期当斩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C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D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或未易量A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B或五十步而后止C云霞明灭或可睹D而或长烟一空,皓千里(四)朗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翻译。(五)分析文段1.作者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何在?燕国和赵国灭亡又何在?答:齐国亡在“附于秦”而“不助五国”;燕国亡在不用武力而以刺客为计;赵国亡在不能信任良将。2.这一段和作者的论点是否统一?试具体说明。
答:是统一的。本段仍然在谈赂秦,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说不赂秦而能用兵,就不致灭亡。这算是对论点的一个补充。3.若把这里对“三国”的评说换为对赂秦之国灭亡经过的陈述,你认为论证效果是更好还是不好?(讨论)三.分析解读四、五段:(一)补充注释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封:分封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礼:以礼相待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挟持4.勿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咽:咽喉(二)指出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意义和用法1.于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B其势弱于秦C赵尝五战于秦D青,取之于蓝2.胜A而犹有不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刑人如恐不胜D日出江花红胜火3.所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C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D是不材之木,无所可用4.为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为国者……C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三)下列句子中哪些词是词类活用?请解释之。1.小则得邑,大则得城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能守其土,义不赂秦6.李牧连却之7.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四)区别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1.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3.后秦击赵者再4.刺客不行,良将犹在5.而从六国破望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五)说说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3.斯用兵之效也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望之故事(六)朗读四五段,并翻译这两段。(七)分析阅读1.从这两段来看,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答:劝告当政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对于强敌应不赂而胜之。2.第四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答:第一二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第二和第三句之间是因果关系。作者这样写,是要通过说理逐步揭示写作意图,引导读者深思。3.第五段中作者有没有隐含对统治者的批评,试说明之。答:有。末句中“苟以天下之大”针对北宋最高层统治者,“又在六国之下”是对北宋高层统治者的严厉批评。四.试复述本文的总体思路(略)五.当堂背诵三四五段、六.作业:练习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