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六国论同步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革灭殆尽暴霜露B思厥先祖父胜负之数C弊在赂秦为国者D不得下咽洎牧以谗诛提示:A项中“暴”读“pù”;C项中“为”读“wéi”;D项中“洎”读“jì”。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②⑦联网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提示: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答案:C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B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⑤提示: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答案:B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答案: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破灭之道也②率赂秦耶③固不在战矣④思厥先祖父⑤诸侯之所亡⑥以有尺寸之地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提示: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答案:A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答案:B9.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①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③类比论证④引用论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答案:D10.翻译下列句子。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参考答案: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以至于灭亡,是理所当然。1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参考答案:第一问: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过程中,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战争中强调客观因素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自为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12.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参考答案: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①弊在赂秦②率赂秦耶③思厥先祖父④暴霜露⑤洎牧以谗诛⑥日削月割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答案:C解析:“赂”应读“lù”,“暴”应读“pù”,“削”应读“xiāo”。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清清楚楚。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答案:B解析:B项,厌:满足。3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A项前“兵”指“兵器”,后“兵”指“战略,战术”;B项前“以”是“因为”,后“以”是顺承连词;C项前“或”为“或许”,后“或”为“有的人”。D项两个“则”均为“那么”。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可谓智力孤危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答案:B解析:A项古义是指“祖辈”;C项古义是指“智力和力量”;D项古义是“旧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5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被动句。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6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与指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④指代的对象也相同。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④指代的对象不同。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④指代的对象相同。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④指代的对象也不同。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答案:D解析:①损失的,②灭亡,③指代秦国,④指代六国。7对下列句中“以”字的意思,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秦以攻取之外②以有尺寸之地③举以予人④以地事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洎牧以谗诛⑦不赂者以赂者丧A①④/②⑤/③/⑥⑦B①⑥⑦/②③/④⑤C①⑥⑦/②④/③⑤D①②④/③⑤/⑥⑦答案:A解析:①④介词,“用”;②⑤连词,表结果;③介词,“把”;⑥⑦介词,“因为”。8分别选出翻译正确的选项。奉之弥繁,侵之愈急A送给秦越多,秦国侵犯他们就愈厉害。B秦国送给的越多,秦国所受的侵害就越厉害。C六国送给秦国越多,秦国受到的侵害就越厉害。D六国送给秦国的越多,秦国侵犯他们就越厉害。答案:D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A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B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C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没有满足。D虽然如此,但是诸侯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满足的。答案:C9文中引用“抱薪救火”,想要证明的观点是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六国破灭,弊在赂秦。D不赂者以赂者丧。答案:B10“此言得之”的“之”字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答案:上面说的道理1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一语出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答案:《史记?魏世家》《战国策?魏策》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①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②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①窃怪天下之诸侯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③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④天下诸侯已自困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⑤未可专以罪秦也⑥兵连祸结,曾无虚岁⑦向使有擅形便利如秦者⑧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①②⑤⑥B②③⑤⑧C①④⑥⑦D①④⑦⑧答案:C解析:②责怪;③排斥,抵挡;⑤认为秦有罪;⑧挟制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的意思或用法基本相同的一组是①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③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④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⑤而四国休息于内A①④B②④C②⑤D②③答案:D解析:①古:崤山以西。④古:挺身而出。⑧古:休养生息。14第①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喻证法B例证法C对比法D引证法答案:B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B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到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天下。答案:A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答案: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齐、楚、赵、燕四国在自己境内休养生息。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答案:所以终于因自己的力量逐步削弱,而走向灭亡。17默写下列名句。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赂者以赂者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答案: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暴霜露斩荆棘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8将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六国论》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洎牧以谗诛不得下咽奉之弥繁B.弊在赂秦弃之如草芥率赂秦耶C.暴霜露革灭殆尽之际小则获邑D.胜负之数思厥先祖父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②不爱.珍器重宝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④革灭殆.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或.曰:六国互丧或.未易量⑥却.匈奴七百余里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李牧连却.之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①思厥先祖父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⑤D.②③⑤6.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C.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D.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7.下列各组句中加粗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得之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D.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8.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B.与嬴而不助王国也C.则与斗卮酒D.失其所与,不知9.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选择义项①“暴”的常用义:a.凶暴,暴虐b.损害,糟蹋c.显露,暴露d.晒A.暴霜露,斩荆棘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B.暴秦之欲无厌C.暴殄天物D.虽有校暴,不复挺者②“或”的常用义:a.或者b.有的,有的人也许,或许d.若,倘若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C.或此或彼,必居其一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孔子登泰山而小鲁D.项伯杀人,臣活之11.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不赂者以赂者丧12.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13.下列句子默写无误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获邑。B.齐人未尝赂秦,而终继王国迁灭,何哉?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也。14.揭示赂秦实质的最重要语句是A.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5.“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A.秦国想吞并六国也吞并不了。)B.秦人最担心六国团结起来对付秦。C.六国的势力也不弱。16.《六国论》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两个分论点是:一、;二、。18.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19.翻译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译: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译:20.给下列一段文字断句。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愚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愈寒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1.解释加点词语:①子与我衣与:②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爱:③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必定:④若夫欲利人之心利:2.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B.石之铿然有声者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D.多于市人之言语3.下列对“道其不济夫”的译文,最符合原来意思的一项是A.我说的道理不是行不通呀B.我的学说难道不会成功吗C.我的主张大概不会实现了D.我说的道理也许不济事吧4.本文表现了戎夷的什么精神?二、下边的短文选自苏辙的同名论著《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其父互有同异,读后请作回答。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3.给下边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用“√”表示。若此可以应夫无穷。..以二国委秦。.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我国古代有一位作家这样评论秦的灭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这句话出自,该作者是朝的,请选择A.《史记》西汉司马迁B.《过秦论》西汉贾谊C.《后汉书》西汉班超D.《阿房宫赋》唐杜牧2.从经济学角度看,秦灭亡的原因是A.秦统治残暴B.农民起义结果C.秦苛捐杂税沉重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3.从哲学角度看,秦灭亡体现的哲理是A.先有内因,后有外因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B.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D.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六国论》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A2.C3.B4.C.C..①C②D7.B8.B与D9.①cabd②cbab10.C11.D12.A13.C14.C15.B16.苏洵、嘉祐集·权书、苏辙、苏轼、三苏1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1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9.译: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20.家,侯,地,众,秦,亡。士,疏,浅,也。一、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1.①与:给,给予;②爱:吝惜、珍惜;③必定:必然安定;④利:有利于。2.2.A.C3.4.表现了戎夷心忧天下、舍己为人的精神。二、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互相残杀,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2·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路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这种明辨六国是非曲直的见解,显然有超越前人之处。3.如果这样。对付。面临。挺身而出。1.D.D.C六国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革灭殆尽暴霜露B思厥先祖父胜负之数C弊在赂秦为国者D不得下咽洎牧以谗诛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提示:A项中“暴”读“pù”;C项中“为”读“wéi”;D项中“洎”读“jì”。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②⑦联网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提示: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答案:C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B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⑤提示: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答案:B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答案: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破灭之道也②率赂秦耶③固不在战矣④思厥先祖父⑤诸侯之所亡⑥以有尺寸之地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提示: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答案:A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答案:B9.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①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③类比论证④引用论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答案:D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①弊在赂秦②率赂秦耶③思厥先祖父④暴霜露⑤洎牧以谗诛⑥日削月割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答案:C解析:“赂”应读“lù”,“暴”应读“pù”,“削”应读“xiāo”。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清清楚楚。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答案:B解析:B项,厌:满足。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可谓智力孤危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答案:B解析:A项古义是指“祖辈”;C项古义是指“智力和力量”;D项古义是“旧例”。5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被动句。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6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与指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④指代的对象也相同。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④指代的对象不同。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④指代的对象相同。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④指代的对象也不同。答案:D解析:①损失的,②灭亡,③指代秦国,④指代六国。7对下列句中“以”字的意思,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秦以攻取之外②以有尺寸之地③举以予人④以地事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洎牧以谗诛⑦不赂者以赂者丧A①④/②⑤/③/⑥⑦B①⑥⑦/②③/④⑤C①⑥⑦/②④/③⑤D①②④/③⑤/⑥⑦答案:A解析:①④介词,“用”;②⑤连词,表结果;③介词,“把”;⑥⑦介词,“因为”。8分别选出翻译正确的选项。奉之弥繁,侵之愈急A送给秦越多,秦国侵犯他们就愈厉害。B秦国送给的越多,秦国所受的侵害就越厉害。C六国送给秦国越多,秦国受到的侵害就越厉害。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D六国送给秦国的越多,秦国侵犯他们就越厉害。答案:D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A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B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C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没有满足。D虽然如此,但是诸侯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满足的。答案:C9文中引用“抱薪救火”,想要证明的观点是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六国破灭,弊在赂秦。D不赂者以赂者丧。答案:B10“此言得之”的“之”字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答案:上面说的道理1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一语出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答案:《史记?魏世家》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战国策?魏策》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①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②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①窃怪天下之诸侯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③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④天下诸侯已自困矣⑤未可专以罪秦也⑥兵连祸结,曾无虚岁⑦向使有擅形便利如秦者⑧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①②⑤⑥B②③⑤⑧C①④⑥⑦D①④⑦⑧答案:C解析:②责怪;③排斥,抵挡;⑤认为秦有罪;⑧挟制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的意思或用法基本相同的一组是①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③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④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⑤而四国休息于内A①④B②④C②⑤D②③答案:D解析:①古:崤山以西。④古:挺身而出。⑧古:休养生息。14第①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喻证法B例证法C对比法D引证法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
精品文档答案:B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