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9六国论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9六国论

ID:936264

大小:73.6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A.HUOYEGUIFANXUNLIAN06»j舌页规范Mil练力学知力携'妙卅尔自知(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来源:gkstk][来源:gkstk]『①则胜负Z数,存亡Z理A•1②数见不鲜■[①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②暴秦之欲无厌■(①六国互选,率赂秦耶②不赂者以赂者丧■J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DQ②谨食Z,时而献焉■解析A项,①读“shiT,②读“shub”;B项,①读“pF',②读“b沁”;C项,①②都读“s^ng”;。项,①读“shf”,②读“si”。答案C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来源:gkstk]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解析A项,“暴”同“曝”;(2项,“厌”同“庵”小项,“当”同“倘”o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患:忧患。■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使:以前假使。••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加速。■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及,等到。■解析C项,速:招致。答案c1.下面句中加点的“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题干和D项的“于”都表示比较,可译为“比”oA项,引出对象,不译;B项,至Q;C项,在。答案D2.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理固宜然”中的“理”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A.日削月割B.会盟而谋弱秦•••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始速祸焉••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B项,使动用法,使……弱。C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D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招致。答案A二、阅读精练(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腔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①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犬,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人未尝赂秦B.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Z际未尝:不曾。不免:免不了。是故:因此。革灭:割占。解析D项,“革灭”是“消灭”的意思。答案D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用法上相同的两项是()(3分)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耳削”割,以趋于亡[来源:gkstk.Com]C.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解析“日”“月”“下”都是名词作状语,“礼”是名词作动词,“礼待”,“小”“大”是形容词作名词。答案BC8.对下而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能守其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李牧连却乙[存亡之理■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B.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D.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解析两个“其”分别代“他们”和“赵国”;两个“之”,第一个是代词,代“秦军”,第二个是助词,可译为“的”。答案C9.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分) 译文:(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2分)译文:(3)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分)[来源:gkstkgkstk]译文:答案(1)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2)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3)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六国论苏辙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槟••••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出身:挺身而出。塞:冲锋,攻击。休息:休养生息。拱:排斥,弃绝。A.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B.韩、魏塞秦之冲C.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D.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按秦■解析B项,“塞”为“阻隔”。 答案B)(3分)11・下列句屮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以二国委秦■②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B.①则韩、魏之附秦故也②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按秦■C・①而蔽山东之诸侯②而天下Z诸侯,藉Z以蔽其西■B.①夫韩、魏不能独当秦■②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解析A项,①应付、对付;②抛弃。B项,①缘故;②所以。C项,①遮蔽、掩护;②阻挡。D项,都是“抵挡”的意思。答案D12.苏氏父子二人同题作文,可谓千古佳话。同是分析战国I]寸六国被秦消灭的原因,但又观点不一。(请用原文的话作答)(4分)(1)苏洵的观点是(2)苏辙的观点是答案(1)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来源:gkstk.Com]13.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Z疏,而见利Z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3分)[来源:gkstkgkstk]译文:[来源:gkstk.Com](2)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3分)译文: [来源:gkstk]答案(1)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乂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2)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参考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唏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责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唏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它,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 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三、语言表达(8分)12.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4分)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O②,[来源:gkstk]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解析本题采用仿写的形式,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得体、把握语意以及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答案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有多么丰富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13.安晴同学一直想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天,安晴向协会组织委员李华同学询问相关情况。下面是他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分)安晴:⑴李华:当然可以,欢迎你加入!安晴:(2)李华:下周六正好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安晴:⑶李华:我们打算赠送一些书籍、文具,还要给他们辅导功课呢。安晴:哦,我有一些书,正好可以带过去。李华:⑷安晴:好的,我出个小节目。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同学们交谈运用口语,使用商量的口气,根据上下文推断内容。答案(示例)(1)你好!我想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吗?(2)请问协会近期有什么活动?(3)我想参加,有哪些内容呢?(4)太好了!我们还打算跟他们联欢呢,你能出个节目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