屮学学科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B己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稈是一个不断发现、检验、拓展、运用和转化己学到的!口知识的过程,从而解决学习屮的新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在这个过穆屮,学生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对其已有知识进行整合,而不是简单地輕加;另一方面,又是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在这个双向互动屮,从而完成学生木身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由此推动学生的知识结构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即由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的简单的质疑问难到逐步形成学科的综合能力,从而把学科的创新教冇真正落到实处。为此,对教师而言,教学的过程,就不应视为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更不是淋输者,而丿应当是教学的纽•织者、引导者。这就需要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屮去发现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口知识去探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氛围或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新的问题。以下所记,是我在执教高九七级三班时在这方血所作的一次尝试。一、教学设计1.教学思想在学生学完苏询的《六国论》示,为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六国破灭”根木原因,以及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丿力史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冇,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屮,运用已经掌握的I口知识(苏洵《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去拓展新的知识(未学过的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明确白己对“六国破火”原因的新的认识),我选定苏轼和苏辙的同题文章为材料,进行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因此,后两文的教学,不应只是对前文的简单重复,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读读背背”上,也不是单向的传授或灌输,而应力求在教学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纟fl织、引导下,独立思考,主动地学习,重点是收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明确两文的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证的方法%1简单比较三篇同题文章的同>11之异及其优劣%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3.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式(师生Z间及学生Z间)。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容量,并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多角度地认识事物,通过比较鉴别,从而达到对事物木质的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我认为,只要条件许可(教学时间充裕、杳找资料方便),不妨多搞几次。在反复屮加以强化。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与李渔的《芙蕖》,徐迟的《黄山记》与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刘伯羽的《长江三峡》与刘征的《过力•重山漫想》,高尔基的《母亲》与叶圣陶的《夜》,鲁迅的(论“费丿泼赖”
应该缓行)与王蒙的《论“费也泼赖”应该实行》等等。此外,若对于节选的文章,也可补讲删节的部分。比如:苟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的屮、下篇,陶渊明《饮酒》诗的另外几首,剪伯赞的《内蒙访古)的另外几节,等等。总乙一看学生需要,即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二看可能,即教学时间许可,部可大胆尝试。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屮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学过程屮,难免岀现达不到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效果的情况,但只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课示认真总结,积极改进,相信下次一定会比现在好些。若长期坚持,定会有所收获。4.教学措施%1资料提前印发给学生。我使用苏氏兄弟的两篇文章是从《三苏文选》上翻印的,两文共有注释103条,每篇文章的第一条注释,均对全文作了简单的评介。这样,便于学生£1学。若注释少,文字障碍大,不利于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效果可能反而不好。%1关键是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扫除文章障碍,读怫大意。同时,勾tai出疑难Z处,以便在课堂讨论或讲解屮重点解决。%1仍准备一张讲读苏询《六国论》时用过的“战国形势不意图”。%1作好应付学生可能提出的超岀白己课前设想范I韦IZ外的问题的心理准备。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了三人。而父了•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了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火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岀这个观点的?生:开门见山。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生:齐背。)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了在文章的第几段?生:在第一段。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生:在第一段的结尾。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生:“吾考乙世变,知六国Z所以久存,而秦Z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Z所以久存,而秦Z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生:对。师:好。你请坐。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XX你说。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Z,则是无道也。”师:“锄而尽去Z”屮的“Z”,又指代什么呢?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师:xx说的对不对呀?生:(齐答)对。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师:好。现在我们來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XX,你来试试。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Z士,虑患Z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Z势也”。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Z士”屮的“士”,是和苏轼文屮“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生:我想应该不是。师:那“当时之士”屮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屮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屮的人部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了。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木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Z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耍,“韩、魏塞六国Z冲,而蔽山东Z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Z疏,而见利Z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扌宾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了。简言Z,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下面,我们再來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笫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生:默读课文。6分钟)师:茅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XX同学,你来说说看。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生:杀。师:对。文屮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了。接下去是什么?生:“散而归田亩”。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I川家乡种地。师:导致什么后果?生:陈涉起义。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Z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生:是这样。师:那第二段呢?
生:……师:好,你请坐。谁来补充?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师:是这样。第三段从反血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i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生:“六国Z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师:再准确点说,应是——生:“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师:你再说说“先王”的正确做法。生:“故先王分天下Z富贵,与此四者共Z。”师:其结果是——生:“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也。”生:老师,文章第一段写了那么多人,有什么作用?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解答?生:我认为那是为提出论点作准备。师:能否说得具体些?生:是通过分析,为提出论点作铺垫。师:实质仍是一样,还是不具体。大家请看,第一、二两旬,是说“士”多,且多怀技艺,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何可胜数”Z示,是说六国贵族和秦相吕不韦部曾大规模地“养十•”,只是导致结果截然相反的关键在于“区处条理”,而不在乎养与不养。好。下血我们再看看小苏是如何分析的。XX,请你來说。生:我认为第二段和第三段都是正面阐述韩、魏所处的位置的重要,具有战略意义。师:不错。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论述韩、魏地理位置的重要。如果结合笫一段的论点,即“不知天下之势”和最末一段对天下诸侯不知“厚韩、亲魏以殡秦”来考察,第三段说的夭下诸侯不知“势”,只不过是从秦的角度来谈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第三段仍是从
反面来谈问题。第二段倒是从止面说的。但说的不是天下诸侯“不知天下Z势”,而是说韩、魏地理位置的重要,而且是从齐、楚、燕、赵和秦两个方面来分析的。下面,我们再来作一个简单的小结。大苏和小苏在分析问题的时候,都是以大量的史实作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通过对照,来显示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对第一段提出的论点加以证明。最后,我们再简单地比较一下三篇同题文章的“同屮Z异”。同学们可前后左右白由组合,小声讨论。(生:讨论。约6分钟。)师:好,我们先明确这三篇同题文章的共同点。XX,你认为呢?生:我认为应该是他们的写作目的,祁是针对北宋王朝的现实,有感而发的。师:对。这就人们常说的借古讽今,寄托讽谏Z意,具体他说,老苏是如何表达讽谏Z意的?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Z所劫。”师:那大苏呢?师:小苏呢?••••••师:好,你请坐。大苏、小苏的表述不如老苏那么明确,是吧?生:是。师:这也许是他们的同屮Z异的表现Z—吧。大苏要说的是要“养士”,即尊重人才,亦即效法先王,“分天下Z富贵,与此四了共Z”;小苏的意思是“以四无事Z国,佐当寇Z韩、魏”……“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即后方不要享乐腐化,以至偏安,要支援前方。不能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可见,这个讽谏的意思,要从文屮提取、归纳。下边,我们来说说,“异”有哪些?生: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同。师:这是一条。还有——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师:对。这是第二条。大苏、小苏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而老苏的是——
生:六国分别论述。师:具体一点。生:先说赂秦的韩、魏、楚,再说不赂的齐、燕、赵。师:即使是齐、燕、赵的情况又各不相同,赵是——生:“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师:燕、赵呢?和“始”相应的是——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师:好。还有没有“第三条”?生:有。师:是什么?生:苏询的论述集屮在六国,条理一分清楚,苏轼和苏辙一会说六国(或“四国”),一会说秦,不太好把握。师:很好。如果这也算一条的话,想想看,这种悄况的出现是和什么有关?生:可能是论点吧。师:对,就是论点。其实,这还涉及到他们写文章各白不同的风格。如果把苏询的风格概括为条分缕析,丝丝入扌II,侑纵横家的风采的话,那么苏轼呢?文章的第…段写各国贵族争相养士,大肆地铺陈夸张,竭力渲染,是不是象一个词赋家或者说诗人呢?生:是。师:而苏辙的风格则是指点江山,运筹帷悝,更彖一个——生:军事家。师:对。军-事家,军事战略家。三篇文章,相比较而言,更喜欢哪一篇?(生:齐抒己见。)师:我把上瓯提的问题具体化,哪一篇论述问题相对全面些?比如说,大苏说的“养士”,小苏说的“明势”,在老苏文屮有无体现?
生:有。师:在哪里?生:在倒数的第二段。师:再加上前一段的报后一句,就是“向使三国……”我们一齐来背诵一遍。预备——起。(生:齐背。)师:好,我们从屮概括出要点来,就有这些:不赂敌,要用武,要团结,封谋臣,礼奇才……可见,大苏是在“礼奇才”,小苏是在“要团结”这两个侧面的具体展开。以上,我们初步探IYT三个问题,即三篇同题文章论点及其提出的方式,它们论证论点的方法以及它们的同屮之异,附带涉及文章的风格。下面,我再介绍一篇《六国论》的观点。(生:啊?还有啊!)是的。这是清代李侦写的。李帧认为“六国皆欲为秦所为”,而“秦能独为之”,是“得天助”。请大家运用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结合历史课所学过的知识,即战国时期秦和六国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各国变法的实际,写出H己对六国灭亡的看法,题目就叫“六国新论”吧。下去后查查资料,作好准备。相信你们的认识一定会比古人更深刻、更全面。好,下课。《六国论》教学反思高二语文组:张松山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丿;0来选作教材。这次教学《六国论》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议论文的写作上作些试验。在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课堂,快乐学习。本次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是:集体备课,编写出学案,印发给学生,先进行白主学习;课堂放手由学生把白主学习屮遇到的问题合作探究讨论,同学们解答质疑,教师再作补充总结;最麻延伸迁移巩固木文的重要知识点,仿写议论文。因此木文的学习目标就定为:1、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2、掌握重要字词句和用法;3、学习借古讽今的写法和论证严密的特点;4、模仿本文写一次作文。这次上课的大体流稈是:先由同学们朗读课文,纠正字音(10分钟)接着简介苏洵的情况(3分钟),同学们合作探究文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找出重要的字词句的知识点(20),小组成员发言,其它小纟R同学补充纠正,根据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与参与质量打出小组及个人得
分,最示由教师归纳强调木节所学知识要点,并点评总结小纟H•的评比结果,给予表扬和督促。最后布置完成作业:1、巩固文屮总结出的字词句等知识点;2、模仿写作一篇作文。我对这节课的感觉是:整体上同学们能按我设计的程序进行合作探究与质疑,同学们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不时出现同学们和老师快乐的笑声;教学H标基本完成,课堂最示有些赶时河,主要是同学们发言的语言准备不够严谨,枝节问题强调过多,彩响了教学进程;同事们对木节课也能认可,感觉木节课是成功的。讲木次课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是,收获有:1、学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H主学习,通过课堂前置,提高了课堂效率,今后要编好用好学案;2、合作是教学快乐的钥匙,这个合作既有教师集体备课的合作,又冇同学们上课时的合作探究,枯燥的学习因合作而充满欢乐,倦怠的工作因合作而激情再现;3、巩固落实很重要,之所以个别同学语言不严谨,最麻环节有些赶时间,主要原因是个别同学对学案没有进行认真的讨论,课前预习不够深入,要运用好学案还要抓落实才好。4、有压力就会产生动力,要讲课的压力促使自己精心准备,收获课堂的快乐,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要有一定的压力才会进步提高。存在的问题是:准备充分了要流畅地把教学流程完成需要长期的锻炼,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还掌握得不够熟练,课堂也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介作探究的评比标准和细节还不完美,教学流程还不够娴熟,表达不流利,课堂也有些因听课的人多而拘谨的情况。今丿行的想法是:要把这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坚持运用到课堂屮,教师同学们都参与,收获上课与学习的快乐,相信随着教改的深入与不断科学化与精细化,同学们的学习和教师的生活将会充满阳光。
精品资料,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