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2《六国论》精品学案4(鲁人版必修4)1.了解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宋仁宗嘉祐年间,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诣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文名因而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十五卷。《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2.了解背景: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砭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3.内容和结构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句话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用设问答疑的方式,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故曰弊在赂秦也。”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二段),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可以分为三小层。第一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第二层(第三段),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可以分为三小层。第一小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齐国灭亡的原因。指出齐国虽然不曾赂秦,但“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第二小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这两个国家与齐国不同,其战败而亡,原因不仅在于燕、赵本身的错误,还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第三小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第三部分(第四、五段),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四段)这一段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作者的主张,申明作者的政见,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这句话一语双关,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第二层(第五段),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4.文章特点:(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路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模拟试题】(答提时间:45分钟)一.阅读下文,完成l—5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选出对“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①秦以攻取之外。②以有尺寸之地。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较秦之所得②侵之愈急B.①固不在战矣②理固宜然C.①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②二败而三胜D.①理固宜然②存亡之理3.解释下列画线的词古今不同的含义①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至于颠覆④可谓智力孤危⑤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4.指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A.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译文:那么秦国最想要的,诸侯各国最忧虑的,根本都不在于战争了。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译文: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判决了。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译文:到了(六国)最后灭亡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事。D.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译文:用土地侍奉秦国,如同抱着柴禾去救火,柴烧不完,火就不会熄灭。5.用课文原句概括本段的中心:二.读下面文段,完成6—11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人未尝赂秦未尝:不曾B.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不免:免不了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是故:因此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近之际革灭:消灭7.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说得正确的一项是()①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②是谁之过与③李牧连却之④却匈奴七百余里A.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相同B.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不同C.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不同D.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相同8.下列句子,是转折关系的一项是()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9.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善于用兵的结果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国与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却胜了三次C.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到李牧被杀害,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州郡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况且燕赵处在其他四国快要被秦国完全消灭的形势下,可以说势力单薄,这样打了败仗亡了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10.作者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的根据是什么?选出全能说明这一原因的一项()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②丹以荆卿为计③牧以谗诛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⑤智力孤危⑥三国各爱其地A.①②④⑥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③④⑤11.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六国论(节选)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军。以两国委秦,而四周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付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寸尺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六国论(节选)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2.下列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①窃怪天下之诸侯。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③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④天下诸侯已自困矣。A.私下责备排斥困乏B.私下责怪排斥困窘C.偷偷的过失排除困惑D.谦词不译责怪摈弃困乏13.下列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以为必有自安之计。③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④而为天下出身当秦兵。⑤若此可以应付无穷。⑥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A.①③⑤B.②④C.②③⑥D.②③14.下列句子中的“乃”同“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的“乃”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③乃没水而死。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⑤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A.②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15.翻译下面两句话①彼秦者将何为哉?②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16.苏辙、李帧二人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苏辙:李桢:【试题答案】一.1.D2.B3.①古义:它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②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③古义:到……的结局;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④古义:智谋,力量;今义:人认识、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古义:旧事,前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4.D5.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6.B(不能幸免)7.A(①攀附②语助词③④打退,使……退却)8.A(A条件C因果D假设)9.C(谗:谗言,受诬陷)10.C11.C三.12.B13.D14.A15.①那秦国将做什么呢?②只是他们最终不能做秦国所做的事。16.苏辙: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李桢:六国皆欲为秦所为,未及天助.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