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给议论文写作的八点启示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国论》给议论文写作的八点启示

ID:936383

大小:10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国论》给议论文写作的八点启示  高中生限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既有的认知水平,写作议论文还有诸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处。怎么给力?一个最切实的做法就是回归课本,悉心研磨课文,从中汲取营养,以读促写,以写化读。下面就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给广大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以八点启示:  一、确立论点要见解独到。  高中生立论的缺陷是什么?人云亦云。“立”的往往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公理、常理、大道理,鲜见“我认为”的己见、锐评、新视角。苏洵是如何来立论的呢?请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为什么会被秦国所灭?世人都认为“兵不利(军事实力差)”“战不善(作战不得法)”,而苏洵却“惟陈言之务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弊在赂秦”。它警示我们:众口一词,只会让人大倒胃口;见解独到,方能让人耳目一新。  二、阐发论点要切割分解。  高中生阐发中心论点的缺陷是什么?整吞整咽。不能横向联系、纵向开掘,将中心论点切割分解成2至3个分论点,使议论入里、入骨。苏洵是如何来阐发中心论点的呢?请看:  ①(赂秦)破灭之道也。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5   六国并没有都去“赂秦”,所以苏洵对中心论点“弊在赂秦”的论证没有整吞整咽,而是机智地将它切了一刀,把六国分成“赂者”和“不赂者”两大阵营,并分别提出了一个分论点。“同归”但“殊途”,这就将两条迥异的破灭路线图划向了纵深。它警示我们:整吞整咽,只会不明就里;只有切割分解,方能鞭辟入里。  三、剖析事理要分步推进。  高中生剖析事理的缺陷是什么?一步到位。直接从起点跨向终点,而不能“走两步”,将推进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苏洵是如何来剖析事理的呢?请看: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  苏洵在剖析事理时,很擅长“走两步”,剖析“分论点一”的推进过程是“赂秦→力亏→破灭”,剖析“分论点二”的推进过程是“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赂者)不能独完而丧”。正因为分步推进,事理才剖析得明了透彻。它警示我们:一步到位,让人只觉“不讲‘理’”;只有分步推进,方能让人感到“理之凿凿”。  四、分析问题要放出眼光。  高中生分析问题的缺陷是什么?缺少眼光。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叫眼光。仅靠视力,往往近视、短视;凭借眼光,方能透视、远视。苏洵是如何来分析问题的呢?请看:  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5   苏洵在①句中放出的是联系的眼光,燕、赵为什么会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战败而亡”,是因为“秦革灭(韩、魏、楚)殆尽”,燕、赵失去了“强援”。在②句中放出的是发展的眼光,地有限,越“赂”越少;欲无限,越“赂”越大。以“赂”求和,只能苟安一时,久必“颠覆”。它警示我们:缺少眼光,就会囿于眼前,浮于表面;只有放出眼光,方能高瞻远瞩,入木三分。  五、解决问题要亮出实招。  高中生解决问题的缺陷是什么?空喊口号而无实招,诸如“我们一定要(应该、必须)……”等。习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在议论文中解决问题时也应该挤干“吐沫”,拿出“干货”。苏洵是如何来为六国出谋划策的呢?请看:  ①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③并力西向。  苏洵为六国设的图存之道有三: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此三策,“可谓至论”(陶望龄《三苏文苑》)。它警示我们:空喊口号,只有虚张声势之嫌;只有亮出实招,方显试手补天之力。  六、论证方法要随机应变。  高中生运用论证方法的缺陷是什么?单打一,而且多半为例证法。他们往往不能根据论证的实际需要选用最给力的论证方法。苏洵除了例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请看:  ①六国破灭,其根本原因在“战”还是“赂”?一比即知:5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对比论证)  ②“赂秦”能息战吗?一喻即明: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论证)  ③齐、燕、赵亡于用兵抗秦吗?把历史假设一下即晓: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设论证)  ④北宋朝廷以赂求和是明智之举吗?把古今类比一下即醒: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类比论证)  苏洵在综合运用上述论证方法时,既能因需而选,又能各尽其用。它警示我们:单打一,只会削足适履,法“钝”其力;只有随机应变,方能量身定制,法“尽”其用。  七、论证思路要充分展开。  高中生论证思路的缺陷是什么?原地绕圈。既不能深入进去,剥笋抽丝;又不能生发开来,拓展延伸。最典型的莫过于有些同学的“三段论”:“三段论”式论证思路论证层次1语言标志1苏洵“跟进”思路第一部分:提出论点1我们应该……1提出论点+切分说理第二部分:例证论点1某某人(事、物)就是……才……1例证论点+分层对接第三部分:得出结论1所以,我们一定要……1得出结论+提出主张苏洵是如何展开论证思路的呢?他在“三段论”的每一部分之后都追加上了“跟进”论证,请看上表。它警示我们:原地绕圈,只能抱住“理”,“知其然”5 ;只有充分展开,方能摊开“理”,“‘揭’其所以然”。  八、举例论证要以议带叙。  高中生举例论证的缺陷是什么?讲故事。在议论文写作中,举例本身不是目的,论证观点才是目的。为此,举例论证不能追求例子的感染力,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而应注重例子的说服力,以议带叙――用“观点”剪辑例子,能印证观点者,留而串之;与观点游离者,剪而弃之。苏洵是如何以议带叙的呢?请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苏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来修剪齐亡史实,以区区31字就将齐国结交秦国、不助五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由此导致的灭亡结局论述得一清二楚。言虽洗练,但理已析透。它警示我们:讲故事,只能讲清事情;只有以议带叙,方能厘清事理。  在时下一片“奇文熏得学子醉”的炒作声中,我们呼吁广大高中生“不畏浮云遮望眼”,回归课本这个“娘家”,走读写结合之路,练一招一式内功。我们坚信:你阅读会心颔首之日,就是写作妙手偶得之时。  (盐城市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24400)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