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同更改版步备课课件:3.1《六国论》(苏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语文同更改版步备课课件:3.1《六国论》(苏教版必修2)

ID:936426

大小:614.5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苏国洵论 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方法。•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作者介绍:•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一、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赂秦而力亏弊六在国赂破秦灭不赂者以赂者丧 二、这一层论证的内容是什么?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两者土地消长固不在战矣的鲜明对比反衬赂秦的弊端 三、请概括这段文字列举了那些历史事实?祖先创业的艰难子孙割地之轻易继续揭示赂秦政策的失败“一夕安寝”与“秦兵又至”的鲜明对比 四、接着作者讲道理进行论证,请概括其主要内容。地奉之至有限弥于,繁颠欲,侵覆无厌之愈急 五、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⑵采用了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六、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国和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齐:与嬴而不助五国⑵燕:荆轲刺秦王赵:诛杀良将 七、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八、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借鉴,不要被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安。要奋起抵御,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道。 比较阅读将本文与苏辙的《六国论》相比较,找出其观点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