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达标测试题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乱者四应(yīnɡ) 以一少牢告庙(告诉)B.仇雠已灭(chóu) 系燕父子以组(组合)C.盛以锦囊(shèn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D.与尔三矢(shǐ) 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答案:D解析:A项,“应”应读“yìnɡ”;告,祭告。B项,组,绳索。C项,“盛”应读“chénɡ”。2.下列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年牢告庙C.抑本其成败之迹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答案:A解析:A项为加强祈使语气的副词,其余为代词。3.下列句子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D.函梁君臣之首答案:C解析:A项中“兴”“亡”为使动用法;B项中“夜”为名词作状语,“乱”为形容词作动词;D项中“函”为名词作动词。4.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为被动句。5.下列句子省略成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D.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答案:C解析:A、B、D三项均为省宾语“之”,C项省介词“于”。6.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岂独伶人也哉(旧时指戏曲演员)B.伶官传序(是一种文体,有赠序、书序等,本文是书序)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祀用的牲畜,猪、牛、羊各一头)D.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叫“忽”,百万分之一叫“微”)答案:C解析:C项,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7.下列短语,翻译时可以不调整语序的一项是( )A.系燕父子以组 B.入于太庙 C.告以成功 D.誓天断发答案:B解析:A、C两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省略、状语后置句。8.对下列各句语气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哉:表赞叹语气。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也:表惋惜、悲叹语气。C.而皆自于人欤 欤:表反问语气。D.自然之理也 也:表肯定、判断语气。答案:C解析:C项,欤:感叹语气。9.下列各项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叙事、抒情,通过对比庄宗“得天下之时”的“意气之盛”与“天下已定”后的仓皇情形,说明“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的道理,呼应中心论点。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是指伶官作乱,欲推翻庄宗统治。C.“仓皇东出”,承前省略主语“一夫”。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表选择关系的两个句子,语意重点落在后一个问句上。答案:D10.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译成现代汉语。答案: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11.为了充分论证“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文段充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答案:正反对比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太祖①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常枕则膝卧,则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初,则及临淄侯植②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曰:“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后则从行猎,槎桎③拔,失鹿,帝大怒,踞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帝曰:“卿,直臣也。”遂皆赦之。然以此忌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谥曰刚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太祖:曹操。②临淄侯植:临淄侯曹植。③槎桎(cházhi):拦截野兽的围栏。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茂才 举:推举,举荐。 B.则绥定下辩诸氏 绥定:安抚平定。C.皆发服悲哭 发服:穿上丧服。 D.则谓为见问 见:指代自己。答案:A解析:举:被推举。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则“直”的一组是( )①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 ②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③亲自教民耕种 ④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⑤求而得之,不足贵了 ⑥然以此忌惮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①③表现苏则治理有方。⑥为文帝的行为。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则年轻时曾谢绝了朝廷的征召,后来由平民出任酒泉太守,几经调任,他都恪尽职守,所到之处都传诵他的威名。B.苏则是个体恤百姓的好官。他曾和老百姓分粮而食,共度难关,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使他们丰衣足食。C.苏则反对魏氏废汉自立,面对魏文帝的指责,他无所顾忌,正言厉色地上前与之辩论,因而被文帝忌惮。D.苏则为人正直,不管是对朝臣还是对帝王,他都能直言不讳,因而,文帝给他的谥号为刚侯。答案:C解析:“面对文帝的指责”不确切。文帝忌惮苏则的原因是苏则“以死请”。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答案:有违犯(禁令)的立即处罚,听从教化的一定奖赏。(2)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答案:现在陛下正推崇唐尧的教化,却因为打猎的游戏要杀死这么多吏员,愚臣认为不能(这样做)。愿以死来请求(赦免他们)!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乱者四应(yīnɡ) 以一少牢告庙(告诉)B.仇雠已灭(chóu) 系燕父子以组(组合)C.盛以锦囊(shèn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D.与尔三矢(shǐ) 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答案:D解析:A项,“应”应读“yìnɡ”;告,祭告。B项,组,绳索。C项,“盛”应读“chénɡ”。2.下列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年牢告庙C.抑本其成败之迹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答案:A解析:A项为加强祈使语气的副词,其余为代词。3.下列句子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D.函梁君臣之首答案:C解析:A项中“兴”“亡”为使动用法;B项中“夜”为名词作状语,“乱”为形容词作动词;D项中“函”为名词作动词。4.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为被动句。5.下列句子省略成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D.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答案:C解析:A、B、D三项均为省宾语“之”,C项省介词“于”。6.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岂独伶人也哉(旧时指戏曲演员)B.伶官传序(是一种文体,有赠序、书序等,本文是书序)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祀用的牲畜,猪、牛、羊各一头)D.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叫“忽”,百万分之一叫“微”)答案:C解析:C项,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7.下列短语,翻译时可以不调整语序的一项是( )A.系燕父子以组 B.入于太庙 C.告以成功 D.誓天断发答案:B解析:A、C两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省略、状语后置句。8.对下列各句语气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哉:表赞叹语气。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也:表惋惜、悲叹语气。C.而皆自于人欤 欤:表反问语气。D.自然之理也 也:表肯定、判断语气。答案:C解析:C项,欤:感叹语气。9.下列各项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叙事、抒情,通过对比庄宗“得天下之时”的“意气之盛”与“天下已定”后的仓皇情形,说明“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的道理,呼应中心论点。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是指伶官作乱,欲推翻庄宗统治。
C.“仓皇东出”,承前省略主语“一夫”。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表选择关系的两个句子,语意重点落在后一个问句上。答案:D10.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译成现代汉语。答案: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11.为了充分论证“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文段充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答案:正反对比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太祖①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常枕则膝卧,则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初,则及临淄侯植②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曰:“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后则从行猎,槎桎③拔,失鹿,帝大怒,踞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帝曰:“卿,直臣也。”遂皆赦之。然以此忌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谥曰刚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①太祖:曹操。②临淄侯植:临淄侯曹植。③槎桎(cházhi):拦截野兽的围栏。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茂才 举:推举,举荐。 B.则绥定下辩诸氏 绥定:安抚平定。C.皆发服悲哭 发服:穿上丧服。 D.则谓为见问 见:指代自己。答案:A解析:举:被推举。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则“直”的一组是( )①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 ②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③亲自教民耕种 ④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⑤求而得之,不足贵了 ⑥然以此忌惮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①③表现苏则治理有方。⑥为文帝的行为。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则年轻时曾谢绝了朝廷的征召,后来由平民出任酒泉太守,几经调任,他都恪尽职守,所到之处都传诵他的威名。B.苏则是个体恤百姓的好官。他曾和老百姓分粮而食,共度难关,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使他们丰衣足食。
C.苏则反对魏氏废汉自立,面对魏文帝的指责,他无所顾忌,正言厉色地上前与之辩论,因而被文帝忌惮。D.苏则为人正直,不管是对朝臣还是对帝王,他都能直言不讳,因而,文帝给他的谥号为刚侯。答案:C解析:“面对文帝的指责”不确切。文帝忌惮苏则的原因是苏则“以死请”。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答案:有违犯(禁令)的立即处罚,听从教化的一定奖赏。(2)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答案:现在陛下正推崇唐尧的教化,却因为打猎的游戏要杀死这么多吏员,愚臣认为不能(这样做)。愿以死来请求(赦免他们)!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乱者四应(yīnɡ) 以一少牢告庙(告诉)B.仇雠已灭(chóu) 系燕父子以组(组合)C.盛以锦囊(shèn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D.与尔三矢(shǐ) 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答案:D解析:A项,“应”应读“yìnɡ”;告,祭告。B项,组,绳索。C项,“盛”应读“chénɡ”。2.下列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年牢告庙C.抑本其成败之迹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答案:A解析:A项为加强祈使语气的副词,其余为代词。3.下列句子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D.函梁君臣之首答案:C解析:A项中“兴”“亡”为使动用法;B项中“夜”为名词作状语,“乱”为形容词作动词;D项中“函”为名词作动词。4.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为被动句。5.下列句子省略成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D.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答案:C解析:A、B、D三项均为省宾语“之”,C项省介词“于”。6.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岂独伶人也哉(旧时指戏曲演员)B.伶官传序(是一种文体,有赠序、书序等,本文是书序)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祀用的牲畜,猪、牛、羊各一头)D.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叫“忽”,百万分之一叫“微”)答案:C解析:C项,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7.下列短语,翻译时可以不调整语序的一项是( )A.系燕父子以组 B.入于太庙 C.告以成功 D.誓天断发答案:B解析:A、C两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省略、状语后置句。8.对下列各句语气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哉:表赞叹语气。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也:表惋惜、悲叹语气。C.而皆自于人欤 欤:表反问语气。D.自然之理也 也:表肯定、判断语气。答案:C解析:C项,欤:感叹语气。9.下列各项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叙事、抒情,通过对比庄宗“得天下之时”的“意气之盛”与“天下已定”后的仓皇情形,说明“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的道理,呼应中心论点。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是指伶官作乱,欲推翻庄宗统治。C.“仓皇东出”,承前省略主语“一夫”。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表选择关系的两个句子,语意重点落在后一个问句上。答案:D10.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译成现代汉语。答案: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11.为了充分论证“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文段充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答案:正反对比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太祖①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常枕则膝卧,则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初,则及临淄侯植②
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曰:“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后则从行猎,槎桎③拔,失鹿,帝大怒,踞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帝曰:“卿,直臣也。”遂皆赦之。然以此忌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谥曰刚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①太祖:曹操。②临淄侯植:临淄侯曹植。③槎桎(cházhi):拦截野兽的围栏。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茂才 举:推举,举荐。 B.则绥定下辩诸氏 绥定:安抚平定。C.皆发服悲哭 发服:穿上丧服。 D.则谓为见问 见:指代自己。答案:A解析:举:被推举。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则“直”的一组是( )①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 ②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③亲自教民耕种 ④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⑤求而得之,不足贵了 ⑥然以此忌惮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①③表现苏则治理有方。⑥为文帝的行为。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则年轻时曾谢绝了朝廷的征召,后来由平民出任酒泉太守,几经调任,他都恪尽职守,所到之处都传诵他的威名。B.苏则是个体恤百姓的好官。他曾和老百姓分粮而食,共度难关,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使他们丰衣足食。C.苏则反对魏氏废汉自立,面对魏文帝的指责,他无所顾忌,正言厉色地上前与之辩论,因而被文帝忌惮。D.苏则为人正直,不管是对朝臣还是对帝王,他都能直言不讳,因而,文帝给他的谥号为刚侯。答案:C解析:“面对文帝的指责”不确切。文帝忌惮苏则的原因是苏则“以死请”。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答案:有违犯(禁令)的立即处罚,听从教化的一定奖赏。(2)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答案:现在陛下正推崇唐尧的教化,却因为打猎的游戏要杀死这么多吏员,愚臣认为不能(这样做)。愿以死来请求(赦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