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案例信息】案例名称:《伶官传序》讲课教师:李杰(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教师)评析教师:刘国富(,特级教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自读自译,归纳梳理,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基础知识。2.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3.通过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本文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明确写作目的。4.通过探究讨论,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2.通过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本文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明确写作目的。【教学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和钩玄法培养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和作文思想脉络的能力。2.通过探究讨论,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法设计】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读翻译自读《伶官传序》,结合注释,参考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全文,理解内容,并完成《学案》“自主学习篇”。1.本文重要的实词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做动:推其根本)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丝带,丝绳,泛指绳索)③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本:名做动,推其根本)④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忽微:微小的事。)2.词类活用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做动:推其根本) ②抑本其成败之迹(名做动:推其根本) ③函梁君臣之首(函,名做动:用木匣子装)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动:使……兴,使……亡)⑤一夫夜呼(名做状:在夜里)⑥仓皇东出(名做状:向东)3.特殊句式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被动)②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动)4.翻译“思考与练习三”的句子。二、提要钩玄“提要钩玄”,找出观点句,明确文章中心论点,分析本文怎样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来论证中心论点的,体会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的特点。1.《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呢?
――明确:本文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2.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的理解?明确: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重点是强调人在主观上是否努力小结:本文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很值得我们在作文中学习和借鉴。3.文中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庄宗忧劳?――受、藏、遣、告、请、盛、负、前驱、纳问:欧阳修为什么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得天下呢?――明确:欧阳修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就是为了突出“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个主题。4.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论证观点的呢?――明确:使用正反对比举例的论证手法5.指定学生列示本文的结构提纲。并指出这样安排结构的精妙。三、因声求气“因声求气”,熟练诵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委婉,气势充沛;文笔酣畅,波澜起伏;平易自然,简约凝练的特点,感受作者情感倾向,把握写作目的。
1.读“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和“及仇雠已灭”这两个句子,注意感情和语气。――第一句赞叹,庄宗意气风发,应该读得激昂、振奋;第二句惋惜,庄宗败绩可叹,读得低沉、缓慢、哀伤。2.说说课文句子的特点和情感表达效果。――明确:(1)本文有陈述句,有感叹句,有反问;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2)第三自然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巾,何其衰也!”这是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壮哉,在赞叹中有轻蔑;衰也,在惋惜中有谴责,都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历史事实的鲜明的观点。接着又用“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和“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反诘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文章感情充沛,语言富于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3.同学们再齐读一遍体会。四、探究讨论1.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本文的主人公却并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
明确:本文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2.欧阳修为什么要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呢?――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所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写作目的)正所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欧阳修在乱世中,在仕途多舛中,肝胆忠心昭日月,义正词婉劝君王。《伶官传序》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从庄宗的悲喜人生中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居安思危,防微杜渐。3.找出本文的格言警句,联系社会实际谈谈对我们的教育意义。――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②满招损,谦得益。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④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布置作业讨论本文的观点及名句中传达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是否仍有指导意义,写一篇小论文互相交流。
【课堂实录】【案例评析】一、值得肯定和学习借鉴的方面1.目标定位准确,教学思路清晰。在“导入新课”时,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来继续认识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然后是“整体感知”“品读欣赏”。而“品读欣赏”依次按“问题导读”“朗读品味”“讨论探究”“拓展提高”“结语”几个环节展开,井然有序。而这些环节内部过程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个教学环节还有对本环节的一个小结,明确学习的结论和收获,教学思路十分清晰。如“问题导读”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分别得出了“精心选材,巧妙安排”、“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和“对比论证,观点鲜明”的结论,让学生体会了文章的逻辑性。2.这堂课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书声琅琅”,这也是本堂课最成功的最大的特色――朗读品味,“因声求气”运用得好。有声朗诵,“因声求气”,贯串整堂课的始终,有自由朗诵,提名朗诵,集体朗诵,男女分角色朗诵换角色朗读,老师示范朗诵;让学生体悟性地读,探究性地读,表情性地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一节课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有声朗读,课堂上书声朗朗,不仅培养学生文言语感,而且带着问题朗读,边朗读边品味,边朗读边欣赏,学生通过字句音节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准确把握了文章的“气脉”,深入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意图。这篇文章语言骈散结合、自然流畅,这篇文章抒情性强,情感起伏,形成一种抑扬顿挫气势,非有声朗读不足以体会,唯有形式多样的大声朗读才会有真切深入的体会。这篇文章的语言和情感特点,所形成的文气,不是归纳得出来的,而是在反复的有声朗诵中品味出来的。如“壮哉”“哀也”两组句子的朗读,个读、齐读、男女分换角色读、老师范读,边读边品味和点评,把作者态度和情感的起伏感受得真真切切;如反问句与陈述句比较朗读,骈偶“三字经”
、《醉翁亭记》与课文语言比较着朗读,边读边品味和点评,把课文骈散结合、自然流畅的语言特点体会得淋漓尽致。3.课堂容量丰富,善于调动多种教学资源,给学生引领和提升,真正体现了选修课的选择性,满足了学生拓宽视野、深入钻研的个性化需要。如引用《古文观止》的评句“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激发学生讨论体会课文的结构特点;如引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作对比朗读,体会语言特点;如引用清代沈德潜评语“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第一篇文字”,让学生结合课文讨论体会,得出课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还有对课文观点的个性评价中引用《长恨歌》《越中览古》《谏太宗十思疏》《寡人之于国也》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这些可以看出老师善于调动多种教学资源,既丰富,又有深度和高度,给学生以引领和提升,真正体现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要突出课程的选择性,致力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进一步提高”的要求。4.板书设计:精心巧妙,简洁直观。由“庄宗”“得失”天下开始,论王朝“盛衰”在于“人事”之理,得出“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结论,给人一面“明镜”。板书随着课堂赏析的进程,一步步添加成形,最后形成一面“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大明镜,而它的支架就是一个大写的“人”,“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这样的板书之妙,令人拍案叫绝。附板书设计:
二、需要注意的方面――对文言词句基础知识的落实还需加强。《伶官传序》篇幅不长,一节课是可以学完的。但本堂课重点解决了“逻辑性,抒情性”,可是“文言词句基础知识”却涉及不多,整个课堂只是翻译了几个观点句的大意,对重点词句知识落实不够(以至出现“誓天断发”“发”字读错的情况)。可以考虑在朗读品味中落实重点词句的推敲与理解。如朗读品味第一段语言(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可以知之矣。),“呜呼”一词定下了全文“叹惋”的感情基调,才有了后面“壮哉”“哀也”等的情感起伏和抑扬顿挫。而“原”字是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名做动,解释为“推其根本”,这个“原”在结构上的作用就是领起了第二段、第三段庄宗得失天下的“人事”事例对第一段中心论点“盛哀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论证。仅仅通过这一虚一实两个词的品味,就可以“披文入情,披文见意”,把全文的“气”与“脉”理得非常清楚。文言文教学,要由“言”及“文”,内容的理解和散文特点的分析体会,要落实到对语言的具体品味上,忌架空文本。也只有“言”过关了,才能更深入地学习鉴赏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