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伶官传序

ID:936585

大小:1.4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伶官 传序欧阳修 1称此文为“千古绝调”----(明)茅坤2“抑扬顿挫,得《史记》之神髓。此六一公平生最得意之笔,后学者当百读不厌也。”——(清)沈德潜 学习目标1.巩固落实文言实词,特殊句式。2、品读文章,赏得意之处 原庄宗——抑本其成败之迹——莫能与之争——函梁君臣之首——•原:推究抑:或者本:推究、考察。迹:事迹、迹象。莫: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复习检测函:用匣子装着。(名词做动词)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A.此三者,吾遗恨也B.盛以锦囊C.系燕王父子以组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E.智勇多困于所溺F.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G.燕王,吾所立a介词短语后置:b被动句:c判断句:d省略句:BCEFDEAGBF(之)(于)cadababdca 三、翻译下列句子: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人事?2、忧劳可以国,可以身。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所溺,伶人也?翻译:(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为的事情吗?翻译: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翻译: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而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逸豫兴亡岂非哉于岂独哉 1.思考:概括本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借此事要证明自己的什么观点?整体感知明确:立论的根据是: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实中心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得意之处一:开篇点题总括全篇 2.再课文二、三段,填写下列表格,为庄宗做个简单的履历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得天下----15年---得之难失天下----3年---失之易“与尔三矢”“函梁君臣之首”“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系燕父子以组”908年912年923年926年23岁27岁38岁41岁合作探究 3.找出文中庄宗盛衰(得失天下)时的场面描写的句子。作者描写前后两种不同场面有何用意?作者认为庄宗盛衰(得失天下)的原因各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②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④“盛”——“忧劳可以兴国”“衰”——“逸豫可以亡身”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人震撼,发人深省得意之处二:精心选材、巧妙构思 得意之处三:对比论证,观点鲜明 (纵向对比,横向对比)下面请大家结合语境,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补全一段话。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 ①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的叙述,不必重复。②作者强调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局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声色犬马,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③含蓄批评朝政,讽谏北宋当权者。4本文题目是《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不是伶官而是庄宗。结合注释并联系背景思考。得意之处四:借古讽今义正辞婉 谈古论今:1.今天看来,作者的观点还有现实意义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节约社会”的理念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从欧阳修的这些名言警句中你们得到什么启发? 忧患意识名句:(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4)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洪应明《菜根谭》(5)比尔·盖茨: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