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十九伶官传序课前预习无师自通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1)函梁君臣之首欺欺人(2)忧劳可以兴国(3)负而前驱(4)智勇多困于所溺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3)名词作状语,向前。(4)形容词用作名词,智勇的人。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此三者,吾遗恨也(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4)祸患常积于忽微答案:(1)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2)古义:遗憾。今义:仇恨。(3)古义:绳索。今义:组成的单位。(4)古义:极小的长度单位。今义:突然。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征。(1)梁,吾仇也。(2)智勇多困于所溺(3)而告以成功(4)还矢先王答案:(1)判断句。(2)被动句(“于”)。(3)省略句,介宾后置。(4)省略句,还矢(于)先王。4.下列文学常识,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A.《伶官传》选自二十四史之一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伶官传》写的短序。B.欧阳修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他写的《朋党论》《醉翁亭记》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C.“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都出自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D.王安石、“三苏”、欧阳修、曾巩都是宋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们都名列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答案:C解析:C.只有“满招损,谦得益”出自《尚书》。课堂巩固一点即通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伶官(línɡ)三矢(shǐ)赐(cì)B.契丹(qiè)锦囊(nánɡ)凯旋(xuán)C.仇雠(chóu)仓皇(cánɡ)盛以锦囊(chénɡ)D.沾襟(jīn)夫祸患(fū)所溺(nì)答案:A解析:B.“契丹”的“契”读“qì”;C.“仓皇”的“仓”读“cānɡ”;D.“夫祸患”的“夫”读“fú”。2.下列句中的“其”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抑本其成败之迹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何其衰也D.其后用兵4用心爱心专心
答案:A解析:A.代词,代庄宗,与例句同。B.一定。C.多么。D.那。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答案:C解析:A.归附/投奔;B.留/丢失;C.全;D.和/给。4.下列哪一项中的“岂”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岂独伶人也哉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岂可怪也欤D.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答案:C解析:C.哪里。A、B、D三项表反问,难道。5.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吾所以待侯生者备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答案:C解析:C.表原因。A.表凭借;B.表方式;D.表依据。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C.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答案:B解析:A.前;C.函;D.兴、亡。课后检测触类旁通一、本课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与“数十伶人困之”一句中的“困”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B.天下诸侯已困矣C.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D.牛困人饥日已高答案:C解析:A.困扰,迷惑;B.穷困,困乏;C.围攻,围困;D.困顿,劳累]2.与“莫能与之争”中的“之”字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举天下之豪杰B.数十伶人困之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答案:B解析:B.代词。A、C、D三项均为助词。3.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4用心爱心专心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不拘于时,学于余答案:B解析:B.否定句,其余三项为被动句。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举秀才,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夫妻共乘薄笨车,出市买易,周用之外,辄以施人。为村里所诬,一年三输公调,求辄与之。有人尝认其所着屐,笑曰:“仆着之已败,令家中觅新者备君也。”此人后田中得所失屐,送还之,不肯复取。元嘉初,征为秘书郎,不就。临川王义庆、衡阳王义季镇江陵,并遣使存问。凝之答书,顿首称仆,不修民礼。人或讥焉。凝之曰:“昔老莱向楚王称仆,严子陵亦抗礼光武,未闻巢、许称臣尧、舜。”时戴颙与衡阳王义季书,亦称仆。荆州年饥,义季虑凝之馁毙,饷钱十万。凝之大喜,将钱至市门,观有饥色者,悉分与之,俄顷立尽。性好山水,一旦携妻子泛江湖,隐居衡山之阳。登高岭,绝人迹,为小屋居之,采药服食,妻子皆从其志。元嘉二十五年,卒,时年五十九。(《宋·隐逸列传》)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州里重其德行重:看重。B.并遣使存问存:保全。C.一旦携妻子泛江湖泛:渡、游。D.登高岭,绝人迹绝:与……隔绝。答案:B解析:B.存:慰问。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立屋于野外B.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C.一年三输公调D.采药服食答案:A解析:A项“野外”古今义都是“离居民点较远的地方”;B项“遣送”文中意思是“陪嫁物”,今义是“把不合居留条件的人送走”;C项“三”为“多次”,今义是“三次”;D项“服食”文中意思是“当食物吃”,今义是“吃”。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答案:D解析:A项中第一个“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第二个是第三人称代词,“他”。B项中第一个“为”是表被动的介词,第二个译为“对”。C项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两个“所”都是代词,表后一个动词涉及的对象。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刘凝之“慷慨大度”隐士风范的一组是()①推家财与弟及兄子②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③周用之外,辄以施人④征为秘书郎,不就⑤将钱至市门,观有饥色者,悉分与之⑥登高岭,绝人迹,为小屋居之4用心爱心专心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答案:A解析:②⑥两句说明他隐居山林的志向,④句说明他不与社会共处的思想。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凝之羡慕老莱子、严子陵的为人,一心向往山林,把家财全分给兄弟及侄子们,在野外立屋居住,自食其力。B.妻子与刘凝之志同道合,把带来的陪嫁财产全分给亲朋好友,与凝之共度贫寒清苦之日。C.临川王刘义庆、衡阳王刘义季镇守江陵时,一起派遣使者去慰问刘凝之,刘凝之一一回书答谢。D.荆州某年粮食歉收,刘义季担心刘凝之可能会饿死,便赠给他十万钱,刘凝之全部分给挨饿的人。答案:B解析:B.妻子陪嫁的东西是刘凝之分给了亲朋好友。参考译文: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父亲期公,任衡阳太守;哥哥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凝之倾慕老莱子、严子陵的为人,把家里的财产全部赠送给弟弟和侄子,在荒郊野外盖房子,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食物不吃,州里的人都很推重他的德行。州里多次尊敬地推举他任西曹主簿,推荐他出任秀才,他都没有就任。妻子是梁州刺史郭铨的女儿,陪嫁很丰厚,凝之全部分散给了亲友。妻子也能不羡慕荣华富贵,与凝之一起安于勤俭贫苦的生活。夫妻二人一起乘坐竹子做的粗陋的车子,到集市上去购物,卖掉多余的产品,所得钱财除了应付日用以外,全部施舍给别人。他们受村里人的陷害,一年要交三次公粮,但只要让他交他就交。有人误认他所穿的木拖鞋是自己的,他笑着说:“这双我穿坏了,现在让家里人找一双新的给你。”后来这个人在田里找到了遗失的那双木拖鞋,把凝之的那双送去还给他,他却不肯再要。元嘉初年,皇帝征召他为秘书郎,他没有就任。临川王刘义庆、衡阳王刘义季镇守江陵,一起派遣使者去慰问他。凝之回信署名时自称仆人,以臣子的身份行事。有人讽刺这一点,凝之说:“过去老莱子对楚王自称仆人,严子陵也和光武帝分庭抗礼,没有听说巢父、许由对尧、舜称臣。”当时戴颙给衡阳王刘义季写信,也称仆人。有一年荆州粮食歉收,刘义季想到凝之可能会饿死,赠给他十万钱。凝之非常高兴,把钱拿到集市的入口处,看见面有饥色的人,都分送给他们,一会儿工夫钱就用完了。他生性爱好山水,一天早晨带妻子开始泛游江湖,隐居在衡山南面。登上崇山峻岭,在荒无人迹的地方盖了小房子,住在里面,采药炼丹,修身养性,妻子儿女依从他的志愿行事。元嘉二十五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4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