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高效复习第二十六单元 农业出现后,人类获得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物质文化活动的发展。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亚、非、欧、美孕育出不同的古代文明。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善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生态环境。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 纵向贯通一:世界饮食的发展演变1.古希腊时期:(1)人们主要食用谷物。谷物在食物消费中约占七成,古希腊人通常将小麦制成面包食用,大麦则用来煮粥。
(2)动物性食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沿海地区多食用鱼类、虾类乃至贝类动物,内陆地区则可以购买适于保存的腌鱼或鱼酱,亦可得到羊肉、猪肉、牛肉以及乳类制品。(3)古希腊罗马人通过对外贸易与战争,展开了广泛的跨地域交流。古希腊与埃及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从埃及输入的除了亚麻、纸草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商品——谷物,文献记述中即包含古希腊商船满载谷物从埃及返回的内容。2.近代以来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1)食物大交换的起因:1492年,哥伦布向西前往想象中的印度,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与食物有关,即直接从东方带回欧洲贵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香料。这一试图打破东方人对香料贸易垄断的举动,无意间给人类饮食带来了根本性变化。(2)表现:美洲特有的农作物,如玉米、土豆、甘薯、辣椒、番茄被带到了欧洲,进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对非洲、中东和中国的居民来说,他们从16世纪便开始种植玉米、土豆和甘薯。这些易于生长且产量巨大的作物,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和足够的能量,更成为人们在饥馑之年的救命口粮。在新大陆的食物进入欧洲、非洲和亚洲各地的同时,旧大陆的一些农作物和家畜也被欧洲人带到了美洲。其中,最主要的是小麦和牛、羊、猪。3.现代食物的工业化:(1)工业化食品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食物的保存和运输两大问题。19世纪美、德先后发明了制冷机和冷冻机,食物特别是肉类更易于储存。同时,借助同时代铁路和航运技术的发展,大宗肉类食物的跨国和远洋运输不再是问题。冷冻装置的发明和长距离运输的成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2)为防止食物腐败而加入化学添加剂,以及代替自然生成物的人工食品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这说明,
食物和食物生产在日趋工业化的同时,也必须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管控。【思维特训】1.(2021·大庆模拟)据《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记载,“1762年英国一位农业雇工家庭的饮食开支包括:面包、面粉、燕麦片、马铃薯、蔬菜、蚕豆、豌豆、水果、牛奶、牛油、奶酪、肉、啤酒、舶来品、醋、香料”等。该饮食开支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趋完善B.人民大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C.家庭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均衡D.工业化食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解析】选A。1762年英国基本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这一时期农业雇工家庭饮食较为丰富,而且出现了马铃薯、舶来品、香料等非英国出产的食物,说明当时世界市场日趋完善,A正确;B中的“普遍提高”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未列举饮食结构摄入比例,无法证实当时营养摄入是否均衡,排除C;工业化食品在饮食种类中占比较低,排除D。2.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解析】选B。材料表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
促进了不同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对当时欧洲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正确。 纵向贯通二:食品添加剂引起危害的原因食品添加剂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当,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致癌问题。如某些人工甜味剂、色素等经动物试验证实有致癌作用。如奶油黄色素可诱发大鼠肝癌,甜味剂甘精等也能引起动物肿瘤。近年来还发现发色剂亚硝酸钠肉、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2.急、慢性中毒问题。由于制造添加剂时所用原料不纯而污染一些有毒化合物,引起人们的急慢性中毒。如日本的森永奶粉事件就是使用了含量过高的添加剂,使奶粉中含砷过高引起1万多名婴儿中毒。作为抗氧化剂的丁基羟基茴香醚可在体内蓄积,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性危害值得注意。膳食设计的主要原则: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规定进行使用,不得违规添加,在限量范围内使用。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防腐剂、抗氧化剂、膨松剂、甜味剂、着色剂等几类。【思维特训】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公告明确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严格食品生产卫生规范。据悉,辣条原料主要为小麦和大豆,此前辣条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材料认为该类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 )①辣条厂家生产环境脏乱差
②工人在辣条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③辣条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不够④原料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添加剂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选D。根据材料“严格食品生产卫生规范”“原料主要为小麦和大豆,此前辣条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可知,辣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加工环境不好或在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添加剂,①④符合题意,故D正确。②③与“食品生产卫生规范”不符,故排除A、B、C。 横向比较:现代全球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1.从时间格局上看,全球粮食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增速明显减慢,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粮食总产量波动明显,主要原因是同期发达国家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单产增速减缓。2.从空间格局上看,全球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空间集中性,主要生产国集中在亚洲和北美洲,欧洲曾是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地区,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生产国粮食产量下降趋势明显;非洲和大洋洲历来是粮食生产最少的区域,其中非洲地区的粮食总产量近年来呈稳定上升趋势,而大洋洲澳大利亚的粮食生产则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特点。3.从地区差距上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粮食单产和人均产量差异明显,二者之间的绝对差距呈扩大趋势。总之,全球粮食生产格局具有明显的时间波动性和空间集中性特征。这种巨大的时空格局差异不仅是造成区域粮食供求形势紧张的根源,
也是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原因。当前,世界各国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人类在发展粮食生产、保障食物供给、消除饥饿等方面敲响粮食安全的警钟。【拓展延伸】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供需平衡脆弱。随着大宗农产品进口范围和进口量不断扩大,国际市场波动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对国内生产和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由于缺少有效的关税等调控手段,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影响、确保国内市场和产业稳定的难度加大。【思维特训】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1960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的亩产可达600—650千克。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这说明20世纪以来( )A.发展中国家走在现代化农业的前列B.现代化农业机器得以广泛使用C.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不断突破D.世界人民已逐渐消除饥饿问题【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20世纪以来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C正确;材料既提到了墨西哥、菲律宾、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杂交育种技术上的突破,也提到了美国在该领域的成就,美国属于发达国家,A错误;材料未涉及现代化农业机器的使用,排除B;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有利于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但不能说20世纪以来世界人民已逐渐消除饥饿问题,
与史实不符,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