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过关一、单选题2019年新年贺岁大片《流浪地球》上映,剧情介绍了在未来某时期,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使人类难以生存。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人类倾其所有,建造了1万个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它们被建在高山上、建在大城市旁。但是要实施一共需要几个步骤:第一步,将发动机推动的方向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使地球停止转动;第二步,全功率开动面向太阳一侧的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逃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4.2光年外的比邻星,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并使地球进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本片中在地球人类难以生存的最直接原因是()A.小行星的碰撞B.地球大气逐渐不适于呼吸C.液态水逐渐减少D.光照不稳定,温度不适宜2.剧中地球的目的地所属天体系统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1.D2.C【解析】1.由题干“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使人类难以生存。”,可知本片中在地球人类难以生存的最直接原因是光照不稳定,温度不适宜人类生存。故选D。2.剧中地球的目的地是4.2光年外比邻星,因此不属于太阳系,但是属于银河系。故选C。下图示意福建省坡度为15°的坡面上不同坡向四季各旬的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分布(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平均值为某旬各坡向太阳辐射量的平均值)和第1旬为1月上旬,第2旬为1月中旬,其他旬以此类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80°表示的坡向最可能是()A.正北B.正东C.正南D.正西4.第19旬各坡向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是()①太阳高度角大②白昼较长③太阳光与各坡向垂直④阴雨天气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3.C4.A【解析】3.读图可知,180表示的坡向在第1旬(1月上旬)第10旬(4月上旬)和第28旬(10月上旬)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值较大,且为正值,说明该坡向太阳总辐射量较其他坡向大,福建省位于北半球,南坡为向阳坡,所以应为南坡,故C正确,ABD错。4.第19旬为7月上旬,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福建省各地太阳高度角都较大,且白昼较长,各坡向日照时间的差异较冬季小,则第19旬各坡向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差异较小,故①②正确,太阳光不可能与各坡向都垂直,故③错,第19旬的阴雨天气也较少,但各坡向太阳总辐射距平差异较大,故④错,本题选A,BCD错。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读“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2•分)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大气逆辐射B.地面热量的支出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C.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D.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6.影响甲、乙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拔高低D.沿岸洋流【答案】5.D6.B【解析】5.地面长波辐射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地面辐射,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支出越多,A、B错,D正确。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C错误。所以选D。6.甲地纬度较高,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气系统热量收入较乙地差异缩小,地气系统发送到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多,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为负值;乙地纬度低,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地气系统热量收入会减少,与甲地比收入差异缩小,但发送到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少,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为为正值。所以,造成甲、乙两地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出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B正确。纬度位置、海拔高度主要影响收入部分,A、C错误;沿岸洋流对于甲乙两地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B。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8.在①地层中,最有可能找到()A.恐龙化石B.三叶虫化石C.爬行动物化石D.鸟类化石【答案】7.C8.B【解析】7.由所学知识可知,地质作用形成的先后顺序循“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和“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的规律,地层形成最早的是丙,最晚形成的是甲,C正确,ABD错误。故选C。8.由图例可知,①地层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因此可能找到三叶虫化石,B正确。爬行动物(如恐龙)、鸟类繁盛于中生代,其化石应最可能存在于②地层中,因此ACD三项错误。故选B。辉腾锡勒湖区位于内蒙古中部,为现代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该湖区地层出露完整、沉积厚度较大,是研究全新世地层、沉积特征及古气候变迁的理想场所。下图示意辉腾锡勒湖区沉积地层的年龄与深度对应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湖区沉积速度最快时段对应的深度为()A.0-50cmB.50-100cmC.100-200cmD.200-300cm10.从沉积地层上分析,图示时段该地经历的气候演变过程主要是()A.湿润—干旱B.湿润—干旱—湿润C.干旱—湿润D.干旱—湿润—干旱【答案】9.C10.B【解析】9.依据图中不同深度沉积物的历时可知。0-50cm深度沉积物的历时约3800年;50-100cm深度沉积物的历时约2200年;100-200cm深度沉积物的历时约2000年;200-300cm深度沉积物的历时约3000年。所以该湖区沉积速度最快时段对应的深度为100-200cm,故C项正确。故选C。10.由图可知,距今约8000年以前,该地地层主要是湖泊沉积物,说明当时气候湿润;距今3800-8000年,该地地层主要是沼泽环境下的沉积物,说明当时气候较为干旱;距今约3800年以来,该地地层主要是湖泊沉积物,说明该时期气候又变湿润。所以图示时段该地经历的气候演变过程主要是湿润—干旱—湿润。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图示不符,故排除。故选B。
【点睛】湖泊是陆地上的积水洼地,湖泊的大小和深度相差悬殊。湖泊一旦形成,就受到外部自然因素和内部各种过程的持续作用而不断演变。入湖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和生物残骸年复一年在湖内沉积,湖盆逐渐淤浅,变成陆地,或随着沿岸带水生植物的发展,逐渐变成沼泽;干燥气候条件下的内陆湖由于气候变异,冰雪融水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等,补给水量不足以补偿蒸发损耗,往往引起湖面退缩干涸,或盐类物质在湖盆内积聚浓缩,湖水日益盐化,最终变成干盐湖,某些湖泊因出口下切,湖水流出而干涸。此外,由于地壳升降运动,气候变迁和形成湖泊的其他因素的变化,湖泊会经历缩小和扩大的反复过程,不论湖泊的自然演变通过哪种方式,结果终将消亡。下图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11.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A.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D.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12.岩石圈是()A.地壳和地幔的全部B.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的全部C.硅铝层连续分布D.全部有生命存在【答案】11.D12.B【解析】11.有蒸腾作用的是生物圈,说明乙表示生物圈;丙处有径流可以判断为岩石圈;丙处径流最终汇入河流或海洋,说明丁为水圈;乙、丙、丁都可以蒸发形成水汽到大气圈,甲为大气圈,甲为大气圈,所以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构成并未包括地幔的全部,A错误,B正确;地壳由硅镁层和硅铝层组成,其中的硅镁层连续分布、硅铝层不连续分布,C错误;岩石圈中不是全部有生命,D错误。故选B。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4.“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反映体现的圈层作用是()A.①→②B.②→③C.③→①D.②→④【答案】13.B14.D【解析】13.根据图中个圈层的关系,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①为③供水,可推断①水圈,①水圈向②渗透,可推断②为岩石圈,③为④供氧,④提供降水至②,可推断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岩石圈与生物圈之间的圈层关系。故选B。14.“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体现了大气圈与岩石圈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即②→④,故选D。新华社海南文昌电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与我国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的优势条件是()①纬度低,利于节省燃料②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③良好的气象条件,晴天多,风速小,混度高④海运便利,便于大型设备的运输⑤科学技术发达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15.D【解析】15.卫星发射基地需要考虑初始速度,地势地形、天气、交通条件,技术等,结合海南文昌的地理位置,与我国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太原,酒泉)相比,当地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可节省燃料,当地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交通便利。①④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阳能发电主要有光伏、光热两种方式,光伏发电技术相对成熟,光热发电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热发电是利用大规模定日镜场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将熔盐物质加热并进行储存(可储热7--15小时),再根据电网调度指令,利用熔盐与水进行热交换后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发电机24小时不间断发电。2018年12月30日中国首个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在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市发电并网成功,该项目占地相当于36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由太阳岛(有25万片共62万平方米反光镜收集热量,为保障集热效果,镜面需不定期清洗)、储热岛、发电岛等组成。图是太阳岛和储热岛景观图甲,图乙是德令哈市及周边地区图。(年太阳辐射单位:兆焦/平方米)(1)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指出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优势。(2)说明德令哈兴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析德令哈兴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不利的区位条件。
(4)大型工程建设对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问题①:简述建设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问题②:推测大规模建设太阳能光热电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16.【答案】(1)(对天气的依赖减弱,热能易储存)可在多云条件下稳定发电;可在晚上连续发电;可根据电网负荷需求调峰发电。(2)年太阳辐射量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戈壁、荒漠广布或可利用土地广阔;周边盐湖众多,盐类资源丰富;靠近河湖,供水条件较好。(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小;距东部(用电市场)距离远,输电成本高;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施工困难)工程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问题①: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发电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生产生活提供电能。问题②:(侵占、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高温、蒸汽伤害空中飞鸟)生物多样性减少;(清洗反光镜面,生产水蒸汽驱动发电机,水冷发电机)加剧水资源紧张;(反光镜面)产生光污染【解析】本题以太阳能发电为背景,考查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优势,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其工程建设产生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及其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1)由材料信息“光热发电是利用大规模定日镜场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将熔盐物质加热并进行储存(可储热7--15小时),再根据电网调度指令,利用熔盐与水进行热交换后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发电机24小时不间断发电”可知,天气对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影响较小,热能较易存储,可以产生稳定的电量;可在晚上连续发电,实现24小时不间断发电;可根据电网需求,进行调峰发电,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2)由图乙及所学知识可知,德令哈位于柴达木盆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年太阳辐射量大,太阳能资源丰富;盆地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戈壁、荒漠分布面积广,建设太阳光热电站的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大;由图例信息可知,周边盐湖众多,盐类资源丰富,为太阳光热发电提供了原料;靠近河湖,供水条件较好,满足镜面需不定期清洗的条件。(3)由所学知识可知,德令哈兴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不利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来回答。由于德令哈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所以对电的需求较小;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加之当地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输送电力成本较高;地处青藏高寒区,施工困难较大,工程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较高;由于当地经济较为落后,面临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4)由所学知识可知,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往往是有利的,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利的。有利的影响:建设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从而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建设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带动与发电相关的产业发展,也可以促进就业;可以带动区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可以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用能,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建设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会占据大面积的土地,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恶化;高温高压及蒸汽,会误伤空中飞行的飞鸟,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由材料信息“利用熔盐与水进行热交换后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发电机、镜面需不定期清洗”等可知,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张;由于反光镜面的聚焦会产生光污染,损伤人们及其它动物的视力。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材料二: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形成盐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除了考虑地月位置关系外选择在凌晨发射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17.【答案】(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2)③地。
原因: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利于晒盐。(3)减少太阳活动(特别是太阳风)干扰电子信号传播,直接影响科研人员对探测器的操控;凌晨天气状况比较稳定,基本不会出现突然变化,对发射任务更为有利。此外,云层更少,更有利于信号的传播;方便观测.凌晨整体环境亮度较低,运载火箭喷射着火焰飞向太空时非常显眼,有利于地面光学和测量设备跟踪目标,收集相关信息;凌晨空气比较凉爽,能让火箭整流罩温度更低。【解析】本大题以“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太阳辐射的分布、盐场的形成条件、载人飞船发射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由图可知,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是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分析其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和天气两方面分析,海南岛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故南部的太阳辐射量高;由图可知,海南岛中部是山地,沿海地区多平原,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且日照时间短,年太阳总辐射量低。(2)盐场的位置及成因主要从降水、蒸发和地形等角度分析判断。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晒盐;气温高,有利于水分蒸发;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①②③④四地中,③地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有利于晒盐;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有利于水分蒸发,盐分析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提供晒盐场地,方便晒盐,故四地最可能形成盐场的地点是③地。(3)选择在凌晨发射的原因可从太阳活动、天气变化、目标追踪、温度等方面分析;凌晨正值晚上,太阳活动少,有利于减弱太阳风对电子信号传播的干扰,减小科研人员对探测器的操控的影响;凌晨相对于白天温度较低,大气对流弱,天气状况比较稳定,基本不会出现突然变化,对发射任务更为有利,此外,形成的云层更少,对信号的影响小,更有利于信号的传播;凌晨整体环境亮度较低,运载火箭喷射着火焰飞向太空时非常显眼,有利于地面光学和测量设备跟踪目标,收集相关信息,利于观测;凌晨气温较低,空气比较凉爽,能让火箭整流罩温度更低,减小发射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