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高考大题规范解答系列4立体几何课件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高考大题规范解答系列4立体几何课件新人教版

ID:937669

大小:3.71 MB

页数:98页

时间:2022-03-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必考部分第七章 立体几何 高考大题规范解答系列(四)——立体几何 考点一线面的位置关系与体积计算(2017·全国卷Ⅲ)如图,四面体ABCD中,△ABC是正三角形,AD=CD.(1)证明:AC⊥BD;(2)已知△ACD是直角三角形,AB=BD.若E为棱BD上与D不重合的点,且AE⊥EC,求四面体ABCE与四面体ACDE的体积比.例1 【分析】①看到证明线线垂直(AC⊥BD),想到证明线面垂直,通过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②看到求四面体ABCE与四面体ACDE的体积比,想到确定同一平面,转化为求高的比. 【名师点评】1.核心素养: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及表面积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主要考查考生“逻辑推理”及“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2.解题技巧:(1)得步骤分:在立体几何类解答题中,对于证明与计算过程中的得分点的步骤,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对于得分点步骤一定要写,如第(1)问中AC⊥DO,AC⊥BO;第(2)问中BO2+DO2=BO2+AO2=AB2=BD2等. (2)利用第(1)问的结果:如果第(1)问的结果对第(2)问的证明或计算用得上,可以直接用,有些题目不用第(1)问的结果甚至无法解决,如本题就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得到DO=AO. 考点二线面的位置关系与空间角计算(理)例2 【分析】①在平面A1B1C内构造与OM平行的直线,并证明;②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平面MOB1、平面CB1A1的法向量,求两法向量夹角正弦值即可. (2)思维发散:①注意到O、M分别为BC、AA1的中点,考虑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证明(1).连BM并延长与B1A1的延长线相交于H,连CH,由M为AA1的中点,∴AM=MA1,又AB∥A1B1,∴∠ABM=∠MHA1,又∠AMB=∠HMA1,∴△ABM≌△A1HM,∴BM=MH,又O为BC中点,∴MO∥CH,又MO⊄平面CB1A1,CH⊂平面CB1A1,∴OM∥平面CB1A1. 解法二:由三棱台ABC-DEF得DF∥CO,所以直线DF与平面DBC所成角等于直线CO与平面DBC所成角,记为θ.如图,以O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C,OD为y,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考点二线面位置关系与空间距离的计算(文)例2 【名师点评】核心素养: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及利用体积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 [解析](1)取A1B中点F,联结AF,EF,AE,∵ABC-A1B1C1是直三棱柱,∴CC1⊥A1C1,CC1⊥CB,又∵E是CC1的中点,A1C1=BC,∴A1E=BE,又∵AB=AA1,∴A1B⊥EF,A1B⊥AF,∴A1B⊥平面AEF,∴A1B⊥AE; 考点三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理)(2021·启东模拟)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E⊥CD,BF⊥CD,AB=1,AD=2,∠ADE=60°,沿AE,BF折成三棱柱AED-BFC.例3 【分析】①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即可证明;②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二面角两个面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 【评分细则】①由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给2分.②同理再推出一个线面平行,给1分.③由线面平行推出面面平行,给1分.④由面面平行得到线面平行,给1分.⑤由线线垂直证出线面垂直,为建系作好准备,给2分. ⑥建立适当坐标系,写出相应点的坐标及向量坐标,给1分.⑦正确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给2分.⑧利用公式求出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并正确写出二面角的余弦值,给2分. 【名师点评】1.核心素养: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定理,考查二面角的求解,考查的数学核心素养是空间想象力、推理论证能力及数学运算能力.2.解题技巧:(1)得分步骤:第(1)问中的DE⊂平面CDEF,MG⊄平面CDEF,要写全.(2)得分关键:第(2)中,证明线面垂直从而得到线线垂直,才能建系. (3)折叠问题的求解,关键是分清折叠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一般地,折叠前位于“折痕”同侧的点、线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折叠后不变,而折叠前位于“折痕”两侧的点、线间的位置关系折叠后会发生变化,对于不变的关系可在平面图形中处理,而对于变化的关系则要在立体图形中解决. 〔变式训练3〕(2021·河北质检)如图1:在△ABC中,AB⊥BC,AB=2BC=4,点E,F分别是线段AB和AC的中点.如图2:以EF为折痕把△AEF折起,使点A到达点P的位置.(1)证明:平面FPC⊥平面BPC;(2)若△PEB为等边三角形,求二面角C-PF-E的余弦值. 考点三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文)例3 【分析】①线线垂直推出线面垂直,进而得到面面垂直;②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求解. 【评分细则】①由线线垂直推出线面垂直,给3分.②由线面垂直得面面垂直,给2分.③根据已知,求出BP的长,给2分.④证明QE为三棱锥Q-APB的高,并求出它的值,给3分.⑤利用体积公式正确求解,给2分. 【名师点评】1.核心素养: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及三棱锥的体积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解题技巧:(1)解决翻折问题的关键①一般地,翻折后还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不发生变化;②翻折后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翻折过程中长度、角度和平行、垂直关系是否发生改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计算几何体的体积时,关键是确定几何体的高,若是不方便求,要注意进行体积的转化. 〔变式训练3〕(2021·河北省衡水中学调研)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O为三角形的重心,EF过点O且与BC平行,将△AEF沿直线EF折起,使得平面AEF⊥平面BCFE.(1)求证:BE⊥平面AOC;(2)求点O到平面ABC的距离. [解析](1)因为O为三角形ABC的重心,所以AO⊥BC,因为EF∥BC,所以AO⊥EF,因为平面AEF⊥平面BCFE,平面AEF∩平面BCFE=EF,AO⊂平面AEF,所以AO⊥平面BCFE,因为BE⊂平面BCFE,所以AO⊥BE,因为O为三角形ABC的重心,所以CO⊥BE,因为AO、CO⊂平面AOC,AO∩CO=O,所以BE⊥平面AOC. 考点四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理)(2021·陕西省模拟)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PA⊥平面ABCD,∠ABC=60°,E是BC中点,F是PC上的点.例4 【评分细则】①证出△ABC是正三角形得1分.②证出AE⊥AD得1分.③由线面垂直性质证出PA⊥AE得1分,不写AE⊂平面ABCD不得分.④由线面垂直的判定证出AE⊥平面PAD得1分.⑤证出平面AEF⊥平面PAD得1分,条件不全不得分.⑥建出空间直角坐标系得1分. 〔变式训练4〕(2021·陕西省质检)如图所示,等腰梯形ABCD的底角∠BAD=∠ADC=60°,直角梯形ADEF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平面ABCD,且∠EDA=90°,ED=AD=2AF=2AB=2. 考点四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文)例4 【分析】①看到平面AMD⊥平面BMC,想到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寻找条件证明;②看到MC∥平面PBD,想到利用线面平行的定理进行分析. 【评分细则】①由平面CMD⊥平面ABCD推出BC⊥DM,给3分.②由线线垂直得到DM⊥平面BMC,给2分.③由线面垂直得到,平面AMD⊥平面BMC,给1分.④点明P为中点时,MC∥平面PBD,给1分.⑤正确作出辅助线并证得MC∥OP,给3分.⑥由线线平行证得MC∥平面PBD,给2分. 【名师点评】1.核心素养:探索性的立体几何问题在高考中虽不多见,但作为高考命题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掌握其解决思路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此类问题主要考查考生“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2.解题技巧:(1)得分步骤要写全:如第(1)问中,面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应用,BC⊥CD,BC⊂平面ABCD,不能丢.(2)得分关键:明确探索性试题的解题要领是先假设存在,然后采用相关定理或性质进行论证;第(2)问中,把假设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推理论证,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平面ABCD⊥平面BCE,四边形ABCD为矩形,BC=CE,点F为CE的中点.(1)证明:AE∥平面BDF;(2)点M为CD上任意一点,在线段AE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M⊥BE?若存在,确定点P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证明: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OF.∵四边形ABCD是矩形,∴O为AC的中点,又F为EC的中点,∴OF∥AE.又OF⊂平面BDF,AE⊄平面BDF,∴AE∥平面BDF. (2)当点P为AE的中点时,有PM⊥BE,证明如下:取BE的中点H,连接DP,PH,CH.∵P为AE的中点,H为BE的中点,∴PH∥AB.又AB∥CD,∴PH∥CD,∴P,H,C,D四点共面. ∵平面ABCD⊥平面BCE,且平面ABCD∩平面BCE=BC,CD⊥BC,CD⊂平面ABCD,∴CD⊥平面BCE.又BE⊂平面BCE,∴CD⊥BE,∵BC=CE,且H为BE的中点,∴CH⊥BE.又CH∩CD=C,且CH,CD⊂平面DPHC,∴BE⊥平面DPHC.又PM⊂平面DPHC,∴PM⊥BE. 您好,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