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1.[2021·阜新市高三模拟]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这不同于近代西欧农具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用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 )A.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农具制造技艺比较落后C.政府不注重对农具的改进D.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性2.[2021·青岛市高三联考]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汉代( )A.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3.[2021·温州市高三联考]在西亚乌尔第一王朝的王陵中发掘出大量铜制的头盔、斧子、标枪等,铜块已成为具有职能倾向的交换媒介。这可以佐证( )A.西亚最早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B.乌尔第一王朝已经进入青铜时代C.乌尔第一王朝促进了青铜技术外传D.铜铸币成为当时的流通主币4.[2021·汕头市高三模拟]欧洲中世纪一般的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再据《氾胜之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几十倍至上百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中出现的情况最主要得益于( )A.曲辕犁的使用B.精耕细作模式C.水利灌溉工具D.政府重农抑商5.[2021·四川遂宁市高三模拟]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6.[2021·聊城市高三一模]183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它比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要严苛很多,如规定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贫民习艺所中从事苦役的贫民,而贫民习艺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英国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B.减少政府开支以应对经济衰退C.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D.惩戒工人运动以维护民主政治7.[2021·枣庄市高三一模]19世纪中期,英国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到47.1%,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打破了两性分工的绝对界限,缓解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差异。-4-
妇女们多了工友、同事、上司等社会角色,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极大地改变了女性的生活B.使得传统家庭日益稳固C.动摇了传统的价值观念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8.[2021·杭州市高三一模]有学者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大科学家大多是业余人士,“例如1700~1800年的100多位英国杰出科学家中,以医生、技师、牧师为其生业的占到了45%”。这一现象反映出( )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阶层流动B.英国社会科学氛围较为浓厚C.市场的扩张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化D.英国工业革命以科学为先导9.[2021·淄博市高三一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据此可知,这些国家( )A.借助非洲已有的良好工业化基础B.接受了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C.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D.借鉴了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10.[2021·福建三明市高三期末]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科学技术带来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也使西方社会已经沦为人完全被社会总体控制的一个异化的社会。该论断( )A.批判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揭示科学技术进步的双重效应C.强调西方社会人类自身的异化D.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11.[2021·沈阳市高三一模]分析1987年至1994年527所美国企业数据,发现计算机化在短期内提升了生产率,并在长期产生更大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179所大型上市公司的商业实践与信息技术投资调查数据,发现由数据驱动决策的公司的生产率更高。材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显著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C.工业产值取决于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12.[2021·上海普陀区高三二模]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反映了( )A.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飞跃发展B.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C.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D.经济全球化已经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4-
第58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1.A 由材料中的“轻便、小型”可知,中国古代的农具比较适合个人或家庭使用,这与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相符,A项正确;B、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说法错误。2.A 中国境内多处边疆地区发掘出土了汉代铁农具,说明当时铁农具逐渐在全国范围普及,意味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汉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材料涉及的是铁农具范围的扩大,而非冶铁技术的普及,排除D。3.B 从材料可看出,王陵中挖掘出大量铜制的器皿,而且铜块已成为交换媒介,这说明当时铜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比,因此不能得出西亚最早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青铜技术的外传,故C项错误;材料中虽说铜块成为交换媒介,但没有涉及铜铸币的问题,故D项错误。4.B 中国古代农业中收获量远远超过播种量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模式,提升了粮食产量,B正确;曲辕犁出现在秦朝,排除A;水利灌溉工具和政府的重农政策有助于农业产量的提升,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5.B 蒸汽机大量应用以后,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工业城市,即蒸汽机推动了城市化,B项正确;材料是在说改良蒸汽机和工业城市间的关系,没有涉及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C项错误;材料是在说改良蒸汽机和工业城市间的关系,即蒸汽机是工业生产逐渐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不是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D项错误。6.C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材料中的法案实际上是希望贫民进入工厂从事劳动,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故C项正确;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故A项错误;当时英国还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其经济是快速发展而不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为当时的工厂提供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和维护民主政治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7.A 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贡献以及其在社会关系网中扮演的新角色,说明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女性的生活,使得其走出家庭,进入社会,A正确;工业革命提高了女性的家庭地位,冲击着传统家庭结构,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女性-4-
社会地位的提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8.B 据材料“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大科学家大多是业余人士”,可见当时英国社会科学氛围较为浓厚,B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A;市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联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以科学为先导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典型特征,排除D。9.D 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借鉴他国发展经验发展本国经济,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这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些国家多参加不结盟运动,不会接受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故B项错误;“充分利用”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10.B 马克思主义者在肯定科学技术增加物质财富同时也使得人被异化,这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B正确;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排除A;人类的异化是科学技术导致的,而非自身发生,排除C;D与材料主旨脱节,排除。11.D 根据“计算机化在短期内提升了生产率”“发现由数据驱动决策的公司的生产率更高”等信息可以看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司企业的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升,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计算机化的作用,与国际经济秩序无关,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12.C 依据近现代生活的变化来看,图片反映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等科学技术产品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冲击,C正确;采用节能的交通工具与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飞跃发展无关,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B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经济的全球化,D错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