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讲练测06 现代诗歌鉴赏(新高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讲练测06 现代诗歌鉴赏(新高考)

ID:938037

大小:382.38 KB

页数:51页

时间:2022-03-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现代诗歌鉴赏 阅读指导考题突破壹贰叁肆考点概述知识构建目录 壹考点概述 现代诗歌鉴赏“三问”考不考?考什么?怎么办? 高考现代诗歌考查现状:2021年高考、2020年高考均未涉及现代诗歌鉴赏,但2019年的年的山东2020高考样卷中出现了现代诗歌鉴赏类题型。大部分人认为,在新高考改革浪潮中,将现代诗歌纳入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范畴中,是大势所趋。从现状而言,现代诗歌阅读在高考语文中处于“将考未考”的状态。考不考?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价”。——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4-3侧重于整体感知,赏析评价。考什么? ①夯实基础,加强积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中,认真积累相关基本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抓住诗歌的关键信息和主要内容。②古今相连,彼此对照;现代新诗虽然在表现形式上迥然不同,但在语言、情感、手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而诗歌中的意象或是文化传统,在推陈出新之余,也有许多与古代诗歌呼应与共鸣之处。而作为理解现代诗歌重要钥匙的概念——意象与意境,也是阅读和理解古典诗歌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现代诗歌的阅读中,往往可以与自己积累的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彼此对照,加深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怎么办? 壹知识构建纲要概述语言特色思想情感手法技巧 一、现代诗歌概述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诗,主要是指新诗,即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现代诗歌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有着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以及形式的自由性。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从五四运动到现在,现代诗歌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形成过许多流派,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现代诗歌创作者。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在现代诗歌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 二、现代诗歌的语言“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是诗歌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因此,诗歌语言整体呈现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在遣词造句上,现代诗歌主要呈现以下主要特点:①特殊的语法结构,主要是“语序倒置”和“词性转变”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雨巷》语序倒置,往往是为了强化某种感情或者出于押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在理解诗句意思时,可以将其还原成常规的语序,以更清楚地把握其中的内容。同时,又通过对倒置语序的关注,感受其中可能被强调的某种情感。 示例:“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的鞋印已黄昏了”——《烟之外》洛夫“下午”“黄昏”本是表示时间的名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得诗歌猛然变得新奇又活泼示例: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余光中《碧潭》“玻璃”“舴艋”本是名词,这里用作形容词,取“玻璃”的透明极言水面的清透,而“舴艋”(小船)的轻巧表现忧伤使得小船难以承载的沉重。词性转变,能精准而传神地表现事物的特征或传递作者的情感,往往能出人意表,给读者以惊奇新鲜之感。 ②语言高度凝缩,极富跳跃性。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因此诗歌语言常常会违背一般的语法规则,显出极大的跳跃性来,在俭省凝练的语言里,铸就了诗歌的“空白美”,使得非常有限的篇幅容纳极为丰富的内涵,产生意蕴无穷、耐人琢磨的阅读体验。示例: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卞之琳《距离的组织》五点钟的时候,天空灰暗苍茫,带有雪意,此时此刻,我的友人来了。这样凝缩的诗句就具有“弹性”,留给人想象的余地。 ③反常的搭配示例: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海子《西藏》石头“坐满”整个天空,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孤独的巨大和冷硬顽固,同时“坐”这一动作,又使得石头仿佛有了人的姿态。示例: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辛笛《风景》“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表现社会问题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与伤害,将风景的描绘机智地加以变形,引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形成特殊的反讽效果。示例:凄凉胡琴拉长了下午。——余光中《算命瞎子》“胡琴拉长下午”的搭配具有双关含义,既指算命瞎子拉了一下午胡琴,又写出了等待主顾的辛苦与寂寞。 ④语言的锤炼与修辞,韵律的统一或变换因为文体本身的特征,诗歌在语言和情感上存在着巨大的“简”与“繁”的对比。因此,在诗歌中,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常常会注意字词的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圆满,又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强化诗句的整体内容,产生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而韵律的有意使用或者灵活变化,则让诗歌产生和谐流畅的音乐美。 三、现代诗歌的思想情感相对于古典诗歌,现代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更加丰富复杂。整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个人之情包括独属作者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具有普遍时代意义的个人情感体验。示例: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属于徐志摩个人对母校康桥的惜别之情。示例: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热爱生命》此诗写于1986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文学爱好者汪国真,面对90%的退稿率,满心焦灼却找不到方向,满心愤懑却无处用力,但又坚信未来光明值得期待的汪国真写下了这首诗。既是个人的情感体验,又表现了坚持奋斗、不畏艰难的时代价值观。 2、个人命运、个人情感与时代社会相结合示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示例:请还给我那扇没有装过锁的门/哪怕没有房间也请还给我/请还给我早晨叫醒我的那只雄鸡/哪怕被你吃掉了也请把骨头还给我/请还给我半山坡上的那曲牧歌/哪怕被你录在了磁带上也请还给我/请还给我/我与我兄弟姊妹的关系/哪怕只有半年也请还给我/请还给我爱的空间/哪怕被你用旧了/请还给我/请还给我整个地球/哪怕已经被你分割成/一千个国家/一亿个村庄/也请你还给我。——《还给我》严力 3、世间百态,家国情怀很多诗人把自己目光投向世间百态或者生活瞬间,或呈现、或思考、或赞美、或批判、或同情、或反思;也有一些诗人把笔触放在家国情怀上,为祖国、为民族放歌,在诗歌中表现了大视野、大境界。示例: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食指《相信未来》示例:相信中国人的力量吧!因为没有退路,我们必须前进。朋友,在中国。在你身边。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2020央视元宵晚会抗击疫情诗朗诵《相信》 4、宇宙自然,人生哲理借助诗歌的语言,与宇宙、与自然、与人生、与心灵进行对话,传达生活感悟,表现人生哲理。示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示例: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木心《从前慢》示例: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顾城《杨树》 四、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1、章法结构艺术现代诗歌的章法结构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分节中。著名诗人闻一多曾经提出关于新诗创作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其中“建筑美”就是从诗歌章法结构而言,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好的诗歌,不但在内容上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形式上,往往也具有美的美丽。 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非马《醉汉》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戴望舒《烦忧》 2、抒情①抒情人称第一人称——和小说不同,现代诗歌中的“我”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和寄托。即使有时候用敌人成的对象不是“人”,在其背后的,也还是诗人自己。示例: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舒婷《致橡树》第二人称——往往与抒情主人公能形成显性或者隐性的对话情境,便于抒情主人公进行感情倾述,或者向对方表示质疑、否定等情感态度。示例: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远和近》第三人称——作为诗人客观观察并倾注了情感的对象而存在,能够灵活自由的表现生活,便于诗人表达出对其的情感态度。当第三人称的指代对象是物象时,往往会具有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象征意义。示例: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旋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林徽因《笑》 ②抒情方式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思想感情或者表明情感态度示例: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示例: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神女峰》间接抒情——借助诗歌中的形象或意象抒发情感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示例: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闻一多《死水》 3、描写手法现代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和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大部分是相通的,主要又如下种类:①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艺术效果。②虚实结合——现代诗歌中主要指具体的形象描写与想象的情景描写相结合。③感官结合——在描写中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结合在一起。 ④渲染映衬——本来是两种手法,结合在一起,就是通过渲染达到映衬的目的,反映的是此物与彼物的关系。⑤点面结合——“点”的描写和“面”的描写相结合。“点”,一个焦点、一个细节的描写;“面”,群体性、普遍性的描写。⑥明暗结合——明色调画面描写与暗色调画面描写相结合。⑦远近结合——由近到远、由远到近,远近结合。⑧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4、修辞手法现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通感、反复、夸张、排比、对比等。①比喻:现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板滞为灵动、生动自然等效果。②拟人:现代诗歌的拟人,不仅是个别的字词,还常常将要表达的主题或物象、形象的人格化,有时候还可以借人物的个性特点来咏物,通过虚实结合、借物喻人、象征等手法,取得意蕴丰富、含蓄深沉的艺术效果。 ③通感: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是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通感有以下三个作用:其一,抒难写之情,述难言之感;其二,把一种感官的感受用另一种感官表达出来,突破常规,使感觉陌生化,造成新奇可感的艺术效果;其三,更好地传情达意,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总之,通感在诗歌的整体结构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作为诗歌结构的发展环节,它把美妙新颖的立意、精细的感觉、饱满的情绪、奇妙的想象有机地组织起来,使诗歌结构灵韵生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④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在诗歌结构上,反复手法能够让诗歌在整齐中又产生变化,呈现圆合复沓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增强情绪的感染力。示例: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⑤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示例: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余光中《乡愁四韵》 ⑥对比——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示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臧克家《有的人》 5、象征现代诗歌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但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因为象征体的属性是多侧面的,在不同的场合,同一事物也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叁阅读指导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或写作背景、是我们理解和鉴赏诗作的钥匙。对作者、背景有明确的认识、能够使读者从整体上感知、领悟全诗的内容,对作品给予观而又全面的分析评价。作为考生,我们可能没有现成的背景资料可循,但我们可以尽量从卷面上有限的注释中获取一些信息,以帮助我们理解。示例: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郭沫若《炉中煤》背景:本诗写于一九二O年前后。当时,郭沫若因为远在日本,没有能够亲身参加国内“五四运动”,但是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同样地冲击着他,振奋着他。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激发起对祖国无限的深情。激动之下,一气写成了这首诗。 二、细读慢品,读懂每句要读懂一首诗,先要读懂每句诗,从每句诗到每节诗再到整首诗。反过来,从整首诗来看每句诗,就会加深理解读的时候,要从诗句的表面意思入手,去领悟诗句真正的意思。我们特别要注意具有特殊形式和特殊表达作用的词句把握它们的意义。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我们在理解时,要在头脑中形成诗歌语言和理解语言的转换,同时,诗歌语言中语序倒置、词性转变、搭配反常的部分,要细心琢磨品味。在跳跃的诗行当中,既要试着理解单独的词语与意象,更要关注内在的勾连与照应。示例:“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刈禾女之歌》)如果说前四行还有一点儿线性连接的话,那第五行就“跳跃”了。如果我们孤立地看这些“跳跃”,就不知道哪一句有着怎样的意义。比如整首诗是写“刈禾”,那“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与此有什么意义关联呢?如果我们把握住现代诗歌“跳跃”中的照应,就会明白,“水瓶”是用来给劳动者送水的,而“车水的深深的井”是庄稼成熟的必要设施,都与后面的“刈禾”有关。 三、意象为钥,咀嚼内涵1、概念意象: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意”)的客观物象(“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感的融合。“诗的使命是唤醒感觉、复活语言。内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情绪,外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意象。复活语言,就是使平常的词在一种全新的组合中产生不同寻常的魅力。所以诗就是通过语言的巧妙搭配把情绪翻译成意象。”——周国平(著名作家)需要注意的是,现代诗歌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不属于意象。而所用到景物形象都可以说是意象。如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可以说是艺术形象,但一般不称其为意象。意象与意义常常不可分割,每一个意象都有其内在的表达意义。在解读诗歌时,我们要把握住意象这把钥匙,读懂了意象以后,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就水到渠成。 2、意象的分类①比喻性意象比喻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之一,比喻的主要任务是使诗歌作品形象化。在诗歌中,用作比喻的意象可称之为比喻性意象。示例: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闻一多《死水》诗歌中的“死水”就是一个比喻性意象,作者把黑暗的旧中国比作“一沟死水”,用隐喻的方式表现了当时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比喻性意象和修辞中的比喻并不是一回事,在具体的阅读与鉴赏中要注意区分,区分的标准,是看这个物象在诗句中是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被描写的物象。如“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席慕蓉《青春》)这句诗中,“书”是“青春”的喻体,却不是意象。 ②象征性意象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蕴。现代诗歌中,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诗篇中的象征性可以是不同的。例如“麦子”这一意象,既可以象征食物与资源,也可以象征农村故土与故乡人情、象征生命延续的希望与火种,还可以象征田园牧歌式的理想与追求......所以,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其象征性往往是不确定的。从读者阅读与接受的体验而言,意象的象征性可随着读者的不同角度、不同背景而转移,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示例: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海子《麦地》诗歌中的“麦子”这一意象,象征着纯粹简单的乡村生活,是纯净而充满温情的农业家园,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 3、描述性意象写诗不能事事比喻,处处象征,所以在比喻性意象与象征性意象外,诗人用得最多的还是描述性意象。意象最基本、最普遍的作用还是被诗人用来描述景物与事物,并借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示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这节诗句中,“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都是描述性意象,渲染康桥校园中的美丽风景,为表现作者的惜别之情服务。 小结:意象与意义常常不可分割,每一个意象都有内在的表达意义。解读诗歌时,我们要把握住意象这把钥匙,读懂了意象以后,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就水到渠成。①分析诗歌的意象时,找出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意象的自身特征及特殊内涵,抓住意象与情感的“契合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景物暗含的寓意。②借助传统文化的信息理解经典的“中国化”意象,即使是现代诗歌中,也有一些意象带有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以及民族特殊的审美习惯,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③善于利用联想和想象,联系意象本身的特征,寻找背后可能蕴含的情思。 四、体味意境,领悟感情阅读诗歌的关键和着眼点在于体味出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古典诗词非常注意“意境”,那么意境是什么呢?诗歌的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指作者在诗作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现代诗歌同样如此,诗歌的思想、情感,通常都是借助意境来表达。要想准确地理解并鉴赏诗歌,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诗的意境。而诗歌的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所以体味意境必须先领悟意象。由“象”到“境”,都是可观的,关键是要捕捉“象”和“境”里面蕴含的“意”,这就需要我们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5、分析艺术,鉴赏手法鉴赏诗歌时,既要领会作者浓烈的情感,又要揣摩作者抒发情感的艺术手段,从而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获得美的享受。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很强,因此,诗歌中表现手法也很丰富。有词语选用、句式选用方面的,有章法、结构方面的,有角度和人称方面的,有艺术技巧方面的,有修辞手法方面的,等等,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熟悉并能准确分析诗歌中常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对准确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肆考题突破 刈禾女之歌辛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在苏格兰高原(2020·山东高考夏季模拟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共4小题,16分) 第一步:知人论世,了解背景对绝大部分考生而言,辛笛是完全陌生的作者,从日常积累中得不到有关信息。诗歌中只有“1937年”的时间背景和“在苏格兰高原”的地点背景。补充:本诗作者辛笛是现代诗歌“九叶派”九位创始者之一。“九叶派”诗歌的核心观点是超越。在诗与生活的关系上,他们主张既要潜入现实深处,又不必直接粘于现实,力求表现上的客观性和间接性;在艺术表现上,他们既反对硬邦邦的写实,又避免赤裸裸的抒情,尽力营造一些实而又虚的新鲜意象,以表达自已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独特体悟和深切感受。辛笛的这首抒情短诗,就是一篇意象清新明丽、情调委婉柔和、意蕴深沉玄虚、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现代诗风的佳作。第二步:细读慢品,读懂每句标题:“刈麦”——割麦子,开篇两句点明了她的家乡原在远离大城市的乡村,进而回忆家中的情景后描绘麦子成熟的景象,第二节则是描述刈麦女劳作时的丰收景象。 第三步:意象为钥,咀嚼内涵第一节:水瓶(送水)、井(灌溉)、金黄的穗子、雨、日光(农家的典型意象,又始终围绕“刈麦”这一主题)第二节:风、镰刀、头巾、麦浪、天空、白云(劳作时的意象)第四步:体味意境,领悟感情意境:清新明丽、宁静和谐感情:愉悦满足第五步:分析艺术,鉴赏手法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结合抒情:第一人称修辞:通感、比喻、想象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局部诗句的表达内容。指向的是对诗句的领悟能力。每一句都领悟了,全诗也就领悟了;反过来,对全诗有一个完整把握,又会加深对诗句的领悟。解此类题,既要从局部着眼,更要从整体入手。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说明抒情主人公是立足于“大城”想“山外”,而“我”就是山外的人,那么,“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是正确的;想家的本身,就暗含了“大城”生活与“山外”生活的对比,那么,“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是正确的。B.“我想”说明这是抒情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所以“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是正确的;“我是原野上的主人”明显透露着自豪感,所以“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是正确的。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的是劳动时的一种感觉,阳光下刈禾,吹来一阵凉风,比较爽快,所以“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是正确的;“风”好像有情有义,对劳作者很是眷顾,所以“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正确的D.“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不正确。从孤句来看,似乎也说得通;但放到整体去理解,就说不通了。从整首诗看,刈禾女从来没有面对原野的渺小感,而是在欢呼原野、拥抱原野。所以这一句应该是写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幸福感。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D.“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局部的艺术特色。指向的是对诗歌局部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对诗歌局部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是建立在对诗句的领悟能力上的。一首诗的艺术特色,既有整体上的,又有局部的,本题着眼的是后者。A.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带有急切的向往,节奏肯定会快一些,思绪转到家中的物象心灵就会静一些,节奏也就会舒缓一些。表述正确。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全是动态描写,没有静态描写。“空间与时间的结合”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诗句没有体现出空间与时间的转换。全诗从整体上说确实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而这句诗没有。表述不正确C.“眼”是不能唱歌的,所以这是视觉与听觉的相通,是通感;“唱着原野之歌”,可以从中感受到刈禾女愉悦的心情。表述正确。D.“你听是祈使语气的标志;“奔骤而来”加快了节奏。表述正确。 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局部诗句的内容探究指向的是对诗句的内容的探究能力。解此类题不能就句论句,而要上下勾连。“水瓶”和“井”没水时是空的,有水时就是满的,“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一个“也是”就照应了前面的“水瓶”和“井”。这是其一。“水瓶”和“井”或空或满都是因为水,那我的心或空或满又是因为什么呢?从全诗来看,“我”是一个曾经的刈禾女,现在久居大城市,现在在神往故乡,所以可以感知,久居大城市的现状使“我”心“空”,而神往故乡又使“我”心“满”。这是其二。这样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诗句充满了思辨性和哲理性,这种说法带有评价的性质。这是其三。参考答案:①“水瓶”和“井”“空而常满”,刈禾女的内心也“空而常满”;②“空而常满”指“我”内心因现状而空阔,却又因神往故乡而十分充盈,感到满足;③这样的说法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 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全诗整体某一艺术特点的探究分析。指向的是对诗歌的整体鉴赏能力。解此类题,就要从诗歌整体着眼。本题选择的是全诗的抒情角度,换种说法,也可以叫视角或人称,也就是常说的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有共性的好处,但具体到某个作品,又要转换为个性的好处。第一人称便于抒情,便于揭示心理活动,诗歌中的第一人称还往往是抒情主人公与诗人自己的统一,这是共性的,这与小说的第一人称不甚相同。但我们在探究分析时,要把这些共性融入本诗的个性之中 【参考答案】①可直陈内心,并将眼前所见与个人记忆结合起来,让刈禾女的形象更为丰满;②通过刈禾女情绪的起伏变化,形成内在的韵律感;③充分调动个人感官,多角度呈现人与原野的关系;④从“我”的角度抒情,“我”既指刈禾女,部分地方也可指诗人,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