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故事史料应用引发的思考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器”与“道”
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史料教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何成刚《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更关乎史料实证素养能否“落地生根”。
设问:1.宋代的制度设计是否可以让宰相限制君权?2.李沆为什么要这么做?宋真宗时代,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存量而随意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实际上限制了皇权。
史料运用过度史料缺乏辨析史料指向模糊史料解读随意李惠军史料泛化导致教学异化
形而下者谓之器史料实证素养是“道”道是无形的素养是无形的史料教学过程是“器”器是有形的教学是有形的器道形而上者谓之道有形的史料教学要为无形的素养培养服务
道器以观立足素养培养正确辨析史料的价值
站在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角度,思考这则史料的价值何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第14页质疑与批判
疑问1宋代相权能制约皇权吗?疑问2宋代的制度设计能帮助宰相限制君权吗?制度设计:相权进一步分散制度反映:皇权进一步加强史料反映:相权加强皇权受制演变趋势之一: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从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继续思考这则史料还有什么价值?疑问3:李沆这么做真的是为了加强相权,限制君权吗?
朱熹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人民版教材必修三史载: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这对于稳定宋初的内政外交、抑制奢侈、安定民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场与角度
从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思考这则史料还有哪些价值?理解与超越?视野与见识?
道器以载深入探究史料精心设计素养的培育
史料教学,只有深入探究史料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逻辑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用终身。——苗颖《逻辑课堂深度教学》提出一个问题,确切地说乃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与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费弗尔《为史学而战斗》
熊熊燃烧思维烈火史料“干柴”问题“火种”
1.李沆不让皇帝知道库存量的直接目的是什么?——防止皇帝随意花销2.李沆经常向皇帝汇报各地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的直接目的是什么?——为了让皇帝了解民间疾苦,不敢随意花销3.李沆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了引导皇帝用好权,治理好国家4.结合所学,谈谈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认识?——李沆是位忠君爱国的宰相,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爱国情怀。——中国古代相权与君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君权受到限制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为这段史料设计“问题链”
道器一合实现史料教学与素养培育的有效融合
一节课中运用史料,培育素养的教学活动时长需要史料支撑教学,以培育素养的有效节点时间空间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因需而定
遇重点难点需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增强历史理解的“信度”重点难点学术前沿讲学术前沿需要应用最新研究成果以拓展历史理解的“宽度”造思维冲突需要对比分析不同史料以提高历史理解的“效度”思维冲突
量史料筛选要经典精炼史料呈现要简明扼要史料体量要短小精悍度数量:宜精不宜多长度:宜短不宜长形式指向难度史料形式要生动多样史料指向要清晰明了史料难度要循序渐进
史料的选择不应过于狭窄,有时可以理解为“证据”忠孝人为什么要讲仁义道德?
目录1历史是不可复现、不可还原的。我们依托史料构建的历史解释,都不过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言说,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吧!里面的差别在于,有的摸得全面、准确一些,有的摸得不全面、不准确。盲人摸象
目录2我们对于历史必须抱持一份应有的谦卑,不能过于自负,摆出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须知,任何一种历史解释都是有限的,哪怕最佳的范式和切入角度,它在敞开的同时也会造成对其他的遮蔽,有洞视也有不可避免的盲区。正视盲区
目录3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寻找适合教学需要、有利于素养培育的史料,做到个性化与开放性结合,追求一种开放对话的历史情境。教师更像是一个“主持人”而非裁决者,特别是对于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还没有经过严格筛选的近现代历史来说,还是多留下一点弹性和余地为好,不要把话讲得太满太绝为好。这样的历史,至少可以允许存在,这大概也是一种“真”吧!主持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