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册第四章地貌【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考点一常见的地貌类型【知识回顾】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分布。2.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基本条件。3.喀斯特地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4.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及其成因。5.风沙地貌的类型、形成过程以及典型景观。6.海岸地貌的主要类型。7.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拱桥的形成过程。8.贵州平塘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选址条件【知识回顾答案】1.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溶沟洼地盆地平原(峰丛)(峰林)(孤峰)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在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广泛。地貌类型地貌特征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
地表喀斯特地貌石林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常高数十米,称为石林洼地分布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底部宽阔而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峰丛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呈锥状耸立,基座相连峰林峰丛被溶蚀形成的浑圆状成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孤峰孤立存在的石灰岩山峰残丘孤峰进一步被溶蚀残留的孤立石峰,比孤峰规模更小、更平缓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地下洞穴,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地下暗河由地下水汇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岩石裂隙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河石钟乳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的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倒锥状堆积体石笋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不断从溶洞底部向上发育的形似竹笋的堆积体石柱石钟乳和石笋相对生长连接在一起形成石柱石幔(或石帘)岩溶水沿洞壁或倾斜的洞顶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有弯曲的流纹,形如布幔2.岩石条件:延时成分易溶,可溶性强,并且岩石孔隙或裂隙较大,透水性强;流水条件:水中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含量较多,溶蚀力强,并且水的流动性强;气候条件:气候温暖降水量大。3.有利影响:喀斯特泉水和地下河是储量丰富,水质优良的地下水源;水能丰富的地下河段可以筑坝发电;喀斯特地貌多奇峰等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区矿产资源较丰富,如铝土矿;有些溶洞可作为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不利影响:修筑铁路和桥梁等工程时,要注意地基的她线,避开喀斯特溶洞和地下暗河区域;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的发展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卡斯特地区土层浅薄,容易产生水土流失,且很难恢复形成石质荒漠化;喀斯特地区土壤贫瘠,平地少,不利于农业生产;喀斯特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4.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洪积—冲积平原:形成过程——河流流经山区,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河道变得开阔,地势趋于平缓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多个冲(洪)积扇彼此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山前。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形成过程——河流中下游下蚀作用减弱,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分布——中下游地区。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形成过程——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分布——河口处。地貌特点——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5.类型形成过程典型景观地貌特点风蚀地貌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貌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长期的风蚀下,形成的孤立石柱风蚀蘑菇上部宽大,下部细小的蘑菇状风积地貌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气流受阻时,沙尘便降落到地表,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新月形沙丘平面图形呈新月形,沙丘的两侧有顺着风向向前伸出的两翼。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6.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主要分布在以基岩海岸为主,在我国山东、辽东半岛较为典型。海积地貌:沙滩、沙洲、贝壳堤及泥质滩涂等,主要分布在以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为主。在我国的杭州湾以北比较集中7.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叫海蚀崖;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称为海蚀平台;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因同时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8.工程量:地貌接近射电望远镜造型,工程开挖量小。排水:喀斯特地貌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不会在表面累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远离干扰:大窝凼附近5千米内没有乡镇,无线电环境理想。【典例解析】下图为推覆构造示意图,这种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A.⑥②⑦①B.⑦⑥③①C.⑤⑥③⑦D.④③②①2.图示断层两侧岩体运动方向正确的是A.B.C.D.3.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A.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D.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答案】1.A2.C3.D【解析】1.图中岩层有层理,是沉积岩,沉积岩沉积早年龄老的在下,沉积晚年龄新的在上,图中飞来峰处的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可知⑥岩层位于原地表最上部,形成最晚,结合图中岩层的上下排列关系可知,岩层由新到老依次为⑥③②⑦⑤④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2.断层线左上方岩层自上往下依次是⑦⑤④①,断层线下方⑦⑤④①之上还有⑥③②三个岩层,因此是左侧岩层上升,右侧岩层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3.结合岩层的弯曲形状可以推测,断层两侧的岩层为水平的相对运动,岩层因水平挤压发生断裂,左侧岩体向右推移上覆到原岩层的上面,形成推覆构造,后经外力侵蚀形成现在的地表景观,过程为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专项检测】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②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③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图中河流()①分叉多②多为地下暗河③流量稳定④易改道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3.图中扇三角洲()①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②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③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④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1.A2.B3.C【解析】1.读“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可知,甲处早期沉积物下细上粗,表现为进积,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后期沉积物下粗上细,表现为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减弱,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2.由图可以看出,河流分汊多,易改道,主要以地表径流为主,看不出有地下暗河,①、④对,②错;从“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明显,说明流量不稳定,③错。故选B。3.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即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①对;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②错;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③错;流水沉积作用,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④对。故选C。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图)材料二: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大化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岩溶地貌(或称喀斯特地貌),七百弄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几乎无人知晓。七百弄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49C~19.6°C,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雨水多集中于夏季,干旱明显。当地人的饮水,是依靠水柜解决的。水柜,就是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当地人称“水柜”,可能含有“珍贵”的意思。下图为七百弄地理位置图及峰丛和水柜景观图。(1)根据材料一,说明七百弄峰丛的形成过程。(2)分析七百弄峰丛洼地知名度低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分析七百弄建大量水柜的原因。(4)说明喀斯特区土层薄、土壤肥力低的自然原因。4.【答案】(1)在海洋环境时期,石灰岩大量沉积;紧靠云贵高原,地质史上地壳强烈抬升;地表水流通过石灰岩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丛。(2)位置偏远,远离经济发达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落后;推广宣传力度不够。(3)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渗漏多,地表蓄水性能弱,地表径流少;地下水埋藏深,开采难度大;人口多,增长快,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4)石灰岩广布,地表土层天生发育不充分;地势起伏大(坡度陡);降水多而且集中,侵蚀作用明显。【解析】本题以七百弄乡喀斯特地貌为材料,主要涉及地貌的形成过程、区域水资源分析以及土壤侵蚀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在海洋环境中,海洋中的钙离子与大气或者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石灰岩,石灰岩大量沉积,形成石灰岩沉积物;石灰岩收到地壳活动,抬升形成以石灰岩为主的高原地貌;在抬升的过程中,地表水沿着石灰岩的裂隙不断溶解、侵蚀,使得岩石之间的裂隙不断拓宽变深,导致山体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峰丛地貌。(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广西的西北部,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落后,前来旅游的游客较少;推广宣传的力度较低,导致国内国际知名度较低。(3)七百弄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由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渗漏多,地表蓄水性能弱,地表径流少,难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需求;人口多,且人口的增长速度快,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开采难度较大,所以地下水难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当地人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使用水柜蓄水,把雨季的水储存起来,在旱季时再用。(4)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该地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不充分,导致土层浅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坡度较大,土壤侵蚀强度较大;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土壤侵蚀能力强,土层易被侵蚀掉,导致土层薄、土壤风力低。考点二地貌的观察【知识回顾】1.地貌观察的顺序。2.地貌观察的内容。3.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知识回顾答案】1.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观察地貌时,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步骤: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如河岸、陡崖等)。
观察方法:除直接观察外,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工具辅助观察。2.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破。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3.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单位:m)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中间高四周低,符号▲四周低中间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四周高中间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由一对山脊等高线和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
【典例解析】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乙图小②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乙图大③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④EF处的坡度比E'F'处小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M点在N点的东北方②N点在M点的西北方③M点海拔可能是58米④N点海拔可能是58米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1.D2.A【解析】1.据图可知,甲图相邻两条纬线间隔30″,乙图相邻两条纬线间隔1′,所以乙图实际距离大,乙图实际范围大;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相同,但甲图实际范围小,所以EF之间坡度大,①③正确,②④错误,D项正确。故选D。2.根据经纬度排列判断甲图为北纬、东经,乙图为南纬、西经,两地经度差小于180°,可判断出M点在N点的东北方;M点海拔大于50米小于60米,N地海拔大于60米小于70米,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项正确。故选A。【专项检测】
下图为二战时欧洲西部某次战役使用的等高线作战图。主阵地负责伏击敌军,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汇报位置,开战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阵地协同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全局,为前后方通讯信息枢纽,且有一定后勤、医疗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最佳的前沿观察哨和指挥部位置分别是()A.①地和⑤地B.②地和⑥地C.②地和④地D.③地和⑧地2.伏击主阵地的布置可能主要考虑()①公路拐弯,车速较慢②陡坡凸坡,易守难攻③坡度平缓,易于出击④森林较密,利于隐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B2.C【解析】1.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应位于视线良好,不被地形阻挡,利于观察的地方,由敌军车队行进方向可知,②地可以在整个敌军行进线路上快速发现敌军,适合设置观察哨,②地符合;⑥位于主阵地西侧,在敌军行进路线的后方,较为安全,B正确。①和⑤在开战之后都无法安全撤回主阵地,A错误。④地是最晚发现敌军的地方,且距主阵地远,不利于指挥全局,C错误。③距离敌军不够近,不适合做观察哨,且⑧地在主阵地后方坡地上,不利于观察敌情,D错误。故本题选B。2.公路拐角,车速会变慢,有利于防止敌军加速逃跑,①正确。该地是陡坡凹坡,②错误。主阵地等高线密集度,坡度较陡,③错误。当地森林较多,利于隐蔽伏击,④正确。C正确,ABD错。故选C。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等高线最密集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图示区域()A.P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B.甲处河流流速比丁处快C.Q地为阴坡,光照条件较差D.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5.根据上图()A.可以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B.可以确定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C.可以确定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D.无法确定河流的流向【答案】3.A4.B5.D【解析】3.图中数值代表的是山体坡度,坡度越大,代表地势越陡,等高线越密集,图中甲地坡度在25-30之间,乙地坡度在15-20之间,丙丁地坡度在5-10之间,甲地坡度最大,等高线最密集,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4.读图可知,甲处的坡度大于丁处,故甲处河流流速比丁处快,B项正确。图中的等值线为等坡度线,其数值大小表示的是坡度大小,所以从图中无法得知各处海拔高度,故无法判断P和Q两处的坡向,AC项错误。图中丙处坡度在5-10之间,乙地坡度在15-20之间,故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慢,D项错误。故选B。5.由上题可知,由于无法确定坡向,所以也无法确定河流的流向,河流有可能是由东北流向西南,也有可能是由西南流向东北,但根据指向标,可知由西北流向东南,与图中河流延伸方向不同。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