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生物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ID:938300

大小:29.22 MB

页数:67页

时间:2022-03-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提示:这是拟态现象,使枯叶蝶不易被天敌发现。1.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有什么适应意义?2.从进化的角度,怎样解释这种适应的形成?提示:枯叶蝶的祖先种群中出现翅似枯叶的变异个体后,由于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这种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留下后代的机会多,久而久之,使这类蝴蝶具有翅似枯叶的适应性特征。问题探讨 3.同一环境中不乏翅色鲜艳的蝴蝶,这与你刚才所做的解释有矛盾吗?如果有,又怎样解释?提示:这与对枯叶蝶适应性的解释看似矛盾。其实,翅色鲜艳的蝴蝶可能具有其他防御敌害的适应性特征,如翅上有类似猛禽眼睛的眼斑,等等。 1.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主要内容: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细长,是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鼹鼠的眼睛因为长期不用而退化用进废退 用拉马克进化学说解释一下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是因为草地退化后要吃树叶,当然颈长的有优势,它们想要长颈,于是天天使劲地将颈伸长,终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请评价拉马克的进化论先进之处(优点)不足之处最早提出“进化”,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查理·达尔文(1809-1882)达尔文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的环球航行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并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和矿物标本,经过深入研究,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自然选择学说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鳕鱼的年产卵量是500万粒。有人计算过,如果鳕鱼所产的卵全部能孵化长大成鱼,那么不出6年,整个大西洋就会被鳕鱼塞满。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事实2: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事实3:资源是有限的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各种生物都有极强大的生殖力。但是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事实4: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事实5:许多变异是可能遗传的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过度繁殖有限的生活条件+导致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导致适者生存+有利性状遗传导致生物新类型出现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 结合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达尔文认为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__________;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_________;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__________;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__________。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积极意义:局限性:1.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2.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原因3.解释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拟态、保护色、警戒色)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解释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无法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进化理论的发展 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材料一:1984年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寒武纪里大爆发式的出现,动物的演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动物新的构造模式或许能在“一夜间”产生。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当时几乎都已经存在,只是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达尔文认为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加强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但是此材料表明许多新物种的产生不是微小的变异漫长的积累,而是呈现为大爆发式地出现。 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材料二:生物群落中,个体之间不仅有激烈的生存斗争,也有和谐的合作。小鸟会帮助鳄鱼清除牙缝中的肉,母狮子会合作哺乳别的幼狮子,老斑马甚至在群体被狮子追逼的时候迎上去,以自杀来保护群体。达尔文认为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但是本材料表明,生物群落中不仅有生存斗争,还有广泛的互助、全面合作,通过互助和合作使微弱小的个体得以生存,从而使“不适者也生存”。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主要观点先进性局限性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首先提出了系统的进化理论,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合理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改变人们思想。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思想是错误的。无法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物种大爆发,对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性状水平深入基因(分子)水平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形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多数人摈弃。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1.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分析这一解释有什么不够完善之处。提示: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做如下解释: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使用抗生素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时间以后,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这一解释未能深入到基因水平,没有说明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 2.人类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会不会干扰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提示:在自然界,物种的绝灭速率本来是很缓慢的,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物种绝灭的速率。现在的许多濒危物种之所以濒危,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一般来说,人类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是在弥补自己对自然界的过失,不能说是干扰了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当然,如果某一物种的濒危纯粹是由于这种生物适应能力的低下,或者源于自然灾害,则当别论。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传。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例如,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做含有2个基因,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由此可知: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0%PA=×100%2×AA+Aa2(AA+Aa+aa)Pa==60%2×aa+Aa2(AA+Aa+aa)×100%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种群总个体数。例如,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做含有2个基因,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由此可知:AA基因型频率为:Aa基因型频率为:=60%PAA=×100%AAAA+Aa+aaPAa==30%AaAA+Aa+aa×100%aa基因型频率为:=10%Paa=aaAA+Aa+aa×100%基因型频率 1.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各是多少?(2)子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亲代基因型频率AA(30%)Aa(60%)aa(10%)配子的比率A()A()a()a()子一代基因型频率AA()Aa()aa()子一代基因频率A()a()36%48%16%60%40%30%30%30%10%基因频率 (4)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想一想,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亲代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基因型频率AA30%Aa60%aa10%基因频率Aa36%48%16%60%40%36%16%48%60%60%40%40%36%48%16%60%40% AA30%Aa60%aa10%自由交配AA:Aa:aaAA◊AA3/10◊3/10=9/100AA◊Aa3/10◊6/10=18/100AA◊aa3/10◊1/10=3/100Aa◊Aa6/10◊6/10=36/100Aa◊AA6/10◊3/10=18/100Aa◊aa6/10◊1/10=6/100aa◊aa1/10◊1/10=1/100aa◊Aa1/10◊6/10=6/100aa◊AA1/10◊3/10=3/100=36%:48%:16%方法一:组合类型法自由交配 AA30%Aa60%aa10%自由交配A:30%A:30%a:30%a:10%A:60%a:40%♀♂A:60%a:40%A:60%a:40%AA:36%Aa:24%Aa:24%aa:16%方法二:配子棋盘法AA:Aa:aa=36%:48%:16% 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提出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见解。他们指出,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这5个条件是:①种群大;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自由交配);③没有个体的迁入和迁出;④没有自然选择;⑤没有突变发生。又称哈迪-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 哈迪-温伯格定律处于平衡状态的种群,一对等位基因A、a,A的频率为PA,a的频率为Pa,AA的基因型频率为PAA,Aa的基因型频率为PAa,aa的基因型频率为Paa,则:哈迪-温伯格定律可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为:PA+Pa=1PAA+PAa+Paa=1PAA=PA◊PAPAa=2PA◊PaPaa=Pa◊Pa(PA+Pa)2=1PAPA+2PAPa+PaPa=1 AA30%Aa60%aa10%自由交配PA=60%Pa=40%方法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基因频率PAA=60%◊60%Paa=PAa==36%2◊60%◊40%=48%40%◊40%=16%AA:Aa:aa=36%:48%:16% 2.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五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成立吗?你能举出哪些实例?提示: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在自然条件下,哈迪-温伯格定律所需的五个条件是难以满足的,因而基因频率总是要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进化在任何种群中都是必然要发生的。 3.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基因型为A2a或A2A2),也就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2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提示: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例.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A.18%,82%B.36%、64%C.57%、43%D.92%,8%答[]C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达尔文曾明确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突变与基因重组 我们知道,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突变大多是有害的,那么,它为什么还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呢?别忘了,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例如,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对于一个中等大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来说,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将是:2×104×10-5×l08=2×107(个) 此外,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也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例如,有翅的昆虫中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是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类昆虫却因为不能飞行而避免被风吹到海里淹死。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9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因(S)频率为5%,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95%20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因(S)频率为95%,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5%生物进化的实质 问题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决定浅色性状)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呢?作出假设根据前面所学知识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探究思路你可以用创设数字化问题情境的方法来探究。以下问题情境供参考。创设情境示例(其中数字是假设的):1870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如下:SS10%,Ss20%,ss70%,S基因的频率为2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第2〜10年间,该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每年的基因频率是多少?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1.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2.计算,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如下表)。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基因型频率SS10%11.5%13.1%14.7%Ss20%22.9%26%29.2%ss70%65.6%60.9%56.1%基因频率S20%23%26.1%29.3%s80%77%73.9%70.7%升高降低 3.根据计算结果,对环境的选择作用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把浅色个体每年减少的数量百分比定高些,重新计算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与步骤2中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分析计算结果,是否支持你作出的假设,得出结论。支持: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1.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吗?为什么?提示: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这是因为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为什么?提示:是表现型。比如,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髙;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注意:〠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从根本上来说)如果没有突变,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也就没有意义,生物就不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也就不可能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界门目科属种纲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奇蹄目马科马属马哺乳纲驴属驴动物界脊椎动物门食肉目猫科豹属虎哺乳纲狮物种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隔离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上面所说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常见的隔离类型。在一个山谷中,有一个鼠种群在“快乐”地生活着。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暴发了,山谷中形成一条汹涌的大河。鼠种群的个体,一半在河这边,一半在河那边,就这样过了几千年。后来,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会合在一起。它们发现彼此大不相同。它们之间还能自由交配吗?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而在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上,却看不到这13种地雀的踪影。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洲附近的太平洋中,由13个主要岛屿组成,这些岛屿与南美洲大陆的距离在160~950km之间。不同岛屿的环境有较大差别,比如岛的低洼地带,布满棘刺状的灌丛;而在只有大岛上才有的高地,则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提示: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提示: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3.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有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不同岛屿的地形和植被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4.如果这片海域只有一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吗?提示: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是说明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著名实例。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提示:最先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的植物往往是地衣,地衣的出现促进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被子植物的出现为传粉昆虫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后者又成为食虫鸟类繁盛的前奏。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1)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2)骤变式——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 (3)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薯)、多倍体远缘杂交(如甘蓝—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与原生物关系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两者联系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②新物种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了注意:〠判断生物进化的依据是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只要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生物就发生了进化。判断物种形成的依据是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进化并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但一般来说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进化。 突变和基因重组种群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基因库的差别时间地理隔离种群间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扩大积累改变扩大导致标志着注意:〠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提示:假说甲: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湖I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混杂在一起。1.在假说甲和假说乙中,湖泊I和湖泊Ⅱ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技能训练 提示:假说甲没有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洪水的作用。2.关于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种群的形成,假说甲和假说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DNA分析表明,湖泊I中红褐色鱼与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I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提示: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提示: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和天蛾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花矩的顶端贮存着花蜜,可以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协同进化 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和天蛾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并不少见。想一想,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提示:特定昆虫给特定的植物传粉,这样可以提高传粉的效率,并且昆虫也可得到较多的食物或保护等好处。但这种一对一的关系建立在不受影响的环境条件下,如果环境遭受破坏,一种生物的灭绝就会导致另一种相关生物的灭绝。 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生物的进化与进与无机环境的变化也是相互影响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生物的多样性 35亿年前——古细菌化石15亿年前——蓝藻和细菌15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生态系统是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两极生态系统5.7-5.0亿年前——寒武纪大爆发无脊椎动物-生态系统第三极消费者4亿年前——原始陆地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随后原始两栖类动物2.3亿年前——恐龙出现400万年前——原始人类出现 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古细菌化石 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提示: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2.多细胞生物大约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提示:多细胞生物大约在寒武纪出现的,它们也生活在海洋中。3.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提示: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4.同今天你所看到的地球相比,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提示:当时陆地还是一片荒芜,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5.恐龙是什么时候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恐龙是在中生代后期灭绝的,物种的灭绝对生物的多样性的影响是复杂的。恐龙灭绝有利于哺乳动物的繁殖。 突变和基因重组种群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生殖隔离协同进化生物进化(量变)物种的形成(质变)导致改变标志生物多样性注意:〠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非害即益的,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突变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因此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根据许多物种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现象,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总之,生物的进化是如此复杂,现有的进化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比已经解释的问题还要多。生物进化在发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