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苏轼(学生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苏轼(学生版)

ID:938306

大小:26.5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3-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苏轼(学生版)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一、(2017年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第二部分:精选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竹阁①苏轼海山②兜率③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④。两丛恰似萧郎⑤笔,十亩空怀渭上村。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⑥更无言。【注】①竹阁:在杭州广化寺柏堂后,唐代白居易知杭州时所建。②海山:海中的仙山。③兜率:即“兜率天”,佛教用语,指人死后所登的天界。传说唐会昌元年有海商遭风至蓬莱山,见一宫院名日乐天院,故白居易《答客说》诗有:“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④“白鹤”二句:《旧唐书·白居易传》:“乐天罢杭州刺史,祷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苍龙:此指翠竹。⑤萧郎:萧悦,善画竹,曾为白居易画十五竿竹,白居易作《画竹歌》,赞美萧悦笔下之竹的逼真。⑥维摩洁:毗耶离城中的大乘居士,与释迎牟尼同时,曾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尼派来问询的含利弗、弥勒、文殊讲说大乘教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无人”二字,既是写眼前景,又是怀古,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B.颔联中以有竹(竹阁)衬无白鹤,抒发了“前不见古人”的“茫然”之感。C.颈联对句以白居易退居之地渭上村代指白居易,“空怀”二字点明了全诗主旨。D.苏轼诗题材广阔,多用比喻,并用得自然贴切,这首诗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2.诗中“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壶中九华诗①苏轼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②明处处通。念我仇池③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注】①苏轼南迁之时,在鄱阳湖口见李正臣藏石——“壶中九华”,十分喜欢,写成此诗。②玉女窗,嵩山古迹之一,宋时已不存在,传说汉武帝于此窗中见到玉女(仙女)。③仇池:是苏轼在扬州所蓄异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清清的溪流,斗折蛇行,迅转如电,舟行疾速,岸上入云的诸峰很快从眼中消失。B.“翠扫空”是说苍翠的山色,就像画家用大笔横扫,涂抹在广阔的天宇中的一幅画图。C.第三句说苏轼虽被贬千里之外的岭南,但他却不觉得愁苦,以此抒发了诗人的豁达之情。 D.壶中九华是一个“广袤尺余”的石山,经过诗人吟咏,此石和仇池石一样传为石中珍宝。2.这首诗的颈联历来为后人传诵,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石鼻城①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注】①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其四)苏轼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蘖。走寻荆与榛,如有宿昔约。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注】①此诗写于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期间,时苏辙留京侍父,这是兄弟俩第一次远别。三年多里,诗赋往还,唱和甚多。②萱草,又名忘忧草,俗称黄花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A.“亭亭”写萱草高高挺立的秀美姿态,突出其孤秀自拔的精神丰姿。B.“芽蘖”“走寻”写牵牛生长蔓延的生命姿态,是其“独何畏”的具体表现。C.“南斋读书”暗点园中主人的生活,“乱翠”“如泼”视听结合,突出景物特点。D.全诗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描绘景物,形象鲜明,既具情趣,又兼理趣。2.诗人借萱草、牵牛寄寓怎样的情感哲思?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石苍舒①醉墨堂(节选)苏轼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②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注】①石苍舒,字才美,京兆(即长安)人,善草隶书。②柳子,柳宗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交代醉墨堂的建造以及命名,第二句表现堂中练书心情。B.诗人借用柳宗元的形象比喻表现石苍舒对书法嗜好的极致程度。C.诗人认为石仓舒的书法技艺已达到完美境界,但也有不少瑕疵。D.兴致来时,石苍舒练习书法挥笔神速,如同骏马瞬间踏遍九州。2.石仓舒“醉墨”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①苏轼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②。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③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④魂。【注】①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②九重,指朝廷。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③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君王意。④玉梅,二度开放的梅花通体如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里诗人所写的黄州的环境特点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的浔阳的环境特点相似。B.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旧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C.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D.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2.《宋诗精华录》卷二评曰:“读五、六二句,觉《旄丘》(《诗·邶风》篇名,旧说诗为黎臣怨卫伯不救而作)之‘何多日也’,‘何其久也’,殊少含蓄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初到黄州① 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②不妨员外③置,诗人例作水曹郎④。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⑤。【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贬任黄州。此诗作于初抵黄州时。②逐客:贬谪之人,作者自谓。③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④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⑤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B.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D.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注] 苏轼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注】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诗人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却是柳丝披拂,春风荡漾。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溪流潺潺之声,小草新绿之色,用词准确形象,画面春意盎然。C.颈联写送别情形,作者用“留我住”“待君温”表达朋友们的盛情,突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D.尾联的“细雨梅花正断魂”,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2.汪师韩在《苏诗选评笺释》中说尾联“含蕴无穷”,请结合尾联说明之。(6分)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定风波 苏轼①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②作墨竹词。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③。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注】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②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引》曹希蕴《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③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集用他人诗句作词,写自己眼中之竹,自然贴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B.上阙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C.下阕中“先生”指王文甫,他画的竹子很形象,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D.苏轼借笔下的“墨竹”,暗表自己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怀。2.作者采用集句诗的方式,将竹子描写得形神毕肖。这些诗句是怎样描写竹子的?请结合上阕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点绛唇·杭州①苏轼闲倚胡床,庾公楼②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③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②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③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B.上片第三、四句运用了拟人、反问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悲伤、落寞。C.下片第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填词,相互唱和。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西江月 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过去种种努力奋斗终随流光归于破灭的恨事,表现了苏轼被贬后的消极和厌世的情绪。B.“人生几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则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C.“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是典型的秋色秋景,作者借此感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D.下片写酒贱客少,浮云遮月,中秋团聚无人,只好独自把盏北望,把作者中秋之夜独自一人居于异乡的孤寂落寞和伤时感事的愤慨、落寞之情表达了出来。2.本词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是写中秋,分别用“人生几度新凉”的“凉”字和“高处不胜寒”的“寒"字表达情绪意境,试比较这两个字的异同。(6分)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江城子苏轼前瞻马耳九仙山时。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勿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注】词人有自注云“丙辰十月,晚登超然台望月作”。当时苏轼已在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官别任。马耳九仙山:马耳、九仙山均为山名。联拳:(鸥鹭)群聚的样子,语出杜甫诗《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使君:此作者自指。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开头“前瞻”三句描写的是眼中实景,写作者登台远望,马耳山、九仙山连绵起伏,耸入云间。B.本词上阙“莫使”三句是虚拟之景,借写超然台昼夜美景和登临之际的超然之感,来表达留恋之情。C.词的结尾“垂柳下,矮槐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曾经娱乐歌笑之处,含蓄地表达了虚度光阴的懊恼。D.本词抒发了作者在即将离官别任时对密州山水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融入了些许人世沧桑的喟叹感慨。2.本词下片“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三句艺术手法多样。请简要赏析。(6分)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六幺令·天中节①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处。汩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通过描写“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菠”“诵赋祭吊”几个场面写出端午节的盛况。B.词中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准确贴切,是因为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C.本词咏今叹古,“借古而启今”。上片极力描摹端午诸种盛况,下片感怀屈原人生经历。本词的写作重点在上片。D.词中有景,景中寓境。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2.一般认为,词中的“异客”是指屈原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临江仙·惠州改前韵苏轼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注】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2.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6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