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李清照(学生版)精选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1.下列关于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插梅花醉”,一个“醉”字将词人热爱梅花,为梅花陶醉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B.“挼”读nuó:采摘。上片三四句透露了词人生活坎坷,屡处忧患,但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不减。C.“看取”二句:“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应包含深层语义。D.李清照在词中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2.词人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不同的赏梅感受,请结合全诗来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①斜欹②,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注】①山枕:即檀枕。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②欹:靠着。1.下列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B.“柳眼梅腮”,用词极工,又一语双关,既是对初春梅柳的拟人化描写,又是对思妇美貌的形象化比喻。C.词作的下片,词人以细微的笔触,紧承上片末句,着重刻画自己具体的闺中寂寞生活。D.结尾二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相思了一天,到了晚上,还在剪弄着灯花,以此来排遣这“浓愁”。2.“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进行简要赏析。(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临江仙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为形容词,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后一个“深”字为动词,加强语气、强化情感。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2.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秫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③,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注】①“藤床纸帐”:“藤床”,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花纸帐。②“吹箫人去”:出自《列仙传》,写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③“一枝折得”: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赋诗以赠。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从这首词的小序看,词人似乎在咏梅;然实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丈夫赵明诚深切思念。B.词一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醒来,心中有说不尽的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感伤的基调。C.“沉香断续”二句,写词人只有玉炉相伴,玉炉中的沉香早已熄灭,而词人无心再续,心情如水一样平静。D.“梅心惊破”句,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用一“惊”字,将梅花开放时的形态和神情都活现出来。2.词的下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念奴娇·春情①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②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③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注】①这首词作于诗人南渡之前,丈夫赵明诚出仕在外。②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③扶头酒:容易饮醉的酒。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词的开头三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景象萧条,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兼以细雨斜风,则心境之凄苦,更觉怆然。B.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诗成酒醒之后,心境发生变化,一扫前愁,别有一番悠闲的欣喜。C.柳和花用“宠”“娇”来修饰,运用拟人手法,垂柳繁花,犹得天宠,备受人爱,表达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关心。D.下片写词人枯坐愁闷,恹恹入睡了又感罗衾不耐春寒,渐渐从梦中惊醒,辗转难眠的忧愁和凄然溢于言表。E.词中“征鸿过尽”句点上片主旨,实写丈夫走后,词人欲寄相思,而信使却都飞走了,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2.词中蕴含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新荷叶①
李清照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②须起,要苏天下苍生。【注】①该词是为一位友人祝寿而作,这位友人信息不详。②安石: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上片前四句交代了友人举办寿宴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秋分时节,地点是某处楼台。B.这首词上片末尾两句从多个角度描写侍女,表现了她们美好的形象,也表现寿宴场面热闹。C.这首词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如上片中的“簪笏”代指宾客,下片中的“东山”代指友人。D.这首词上片侧重于描写场景,下片侧重于抒发情感,整首词语言清丽,风格典雅,主旨深远。2.这首词的末尾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鹧鸪天·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
“骚人”句: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人认为桂花不以色彩明艳悦人,情怀疏淡,踪迹偏远,唯芳香常留人间。B.在词人眼中,桂花虽然没有美妙的浅碧、深红颜色,但仍是第一流的名花。C.写梅花嫉妒、菊花羞惭,是在衬托桂花这一中秋时节花中之冠的卓越形象。D.词人认为屈原缺乏审美眼光,情思不足,不识桂花名贵气质,竟将桂花遗漏。2.花品即人品,从这个角度分析,你认为词人写桂花的用意何在?(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好事近·悼春李清照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①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②。【注】①缸:灯。②鴂:鹈鴂。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B.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C.“长记海棠开后”二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
D.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妖娆,尤其是其高中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2.本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临江仙·梅①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②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注】①这首词为李清照效仿欧阳修《蝶恋花》所作的数阕《临江仙》之一。②玉瘦檀轻:谓梅花姿态清瘦,颜色浅红。檀:原为木名,此处指浅绛色。1.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起句效仿欧词,一字不改,以设问的口气连用三个“深”字,表现了庭院的深邃。B.“云窗”一句通过描写云簇窗前、雾绕髙阁的景象,描绘出庭院缥渺清幽的特点。C.上阕第二句中的“迟”字不仅客观交代春来得“迟”,也表现了对春来迟缓的厌恶。D.这首词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独居的幽思表现得淋漓尽致。2.本词除了运用设问的手法外,还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花自飘零水自流"比喻岁月流逝,词人不见丈夫归来,内心极度悲伤,感伤在夫妻分离中的年华易逝。B.“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把夫妻双方合到一起写,表明女词人也很理解丈夫此时的心情,是女词人特有的柔婉细腻的风格的具体表现。C.“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她内心绵绵痛苦的情感,“才”“却”的使用,真切地表现了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D.词人抒写别愁,不直接倾诉,而是通过环境烘托和感情变化来反映,从“红藕香残”到“花自飘零”烘托相思人的凄凉孤独。2.清朝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请分析这句诗在全词中的作用。(6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渔家傲·记梦①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②。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③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④去!
【注】①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南渡,这首词与这一段的生活感受有关。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③谩有:空有。④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接”“连”两字,将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B.“星河欲转”,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形象地传达了词人的感受。C.最后三句,词人化用典故,借大鹏鸟翱翔于九万里的高空并自在逍遥地飞去三山,塑造了一个豪迈壮伟的形象D.词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下片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2.本词传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分析。(6分)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添字丑奴儿·芭蕉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1.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有什么妙处?词中写出了芭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感怀李清照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①,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②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注】
①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莱州知州。②公路,袁术字公路。《三国志•袁术传》注引《吴书》:袁术兵败后,饥渴交至,叹曰:“袁术至于此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人到莱州看望丈夫赵明诚,而他整天奔波于应酬之中,诗人于几前想象二人以前相约为诗的场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B.本诗首联引用袁术走投无路的典故,来喻指丈夫所处的环境,明写赵明诚在物质上的缺失,实写其在精神层次上的缺失。C.从颈联中可以看出,谢绝尘俗,吟诗写作,追求一份清静简单的生活,是诗人此时的想法。寥寥数语刻画出诗人的形象。D.诗人以一种调侃的手法表现出自己向往的生活场景,写出了夫妻二人不同的追求,也暗示了心中的些许失落之感。2.请简要分析本诗中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6分)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题八咏楼李清照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注】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绍兴四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千古风流八咏楼”,可以说写尽八咏楼之气魄,笔调轻灵潇洒,比摹真写实更为生动传神。
B.“江山留与后人愁”紧承前句,通过写八咏楼这样千古风流的名胜,引发作者慨叹身世之苦。C.“水通南国三千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婺州水道非常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D.作者非常重视文字技巧,气势恢宏而又宛转空灵,这样写来,有助于作者作品风格的多样化。2.有人点评此诗歌“愁肠中充满豪气和壮阔”,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上枢密韩公①诗二首(其二)李清照想见皇华过二京②,壶浆夹道万人迎。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③前鹊定惊。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注】①韩公:南宋绍兴三年,尚书吏部侍郎韩肖胄奉表出使金国。②二京:指北宋时的东京(今河南开封)和南京(今河南商丘),为南宋使者出使金朝的必经之路。③连昌宫:唐宫殿。④花萼楼:唐玄宗时期的花萼相辉楼。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皇华”出自《诗经》,意谓极大的光华,后以“皇华”作为使者或出使的典故,在此指“韩公”。
B.在这首赠与韩公的诗里,诗人首先想象了韩公出使金国,受到旧都百姓夹道欢迎的情景。C.颔联中写连昌宫和宫内桃花,借指北宋宫殿满目荒败及人去楼空、花自开自谢的凄凉景象。D.颈联写皇帝对百姓的怜悯和上天顾念苍生,意在表明恢复宋朝江山社稷本就是众望所归。E.尾联诗人费美“圣君”,表达对南北统一充满信心,并对朝廷的会盟讲和之策表示理解之情。2.“花萼楼前鹊定惊”表达了哪些感情?如何表现?请加以分析。(6分)